×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9辑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9辑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171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448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010217116 ; 978-7-01-021711-6

内容简介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是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丛刊,现已被收录为CSSCI来源期刊(集刊类),自2020年起改为季刊。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以关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为宗旨,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倡导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专业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目录

一、纪念阿多诺逝世50周年专辑
对形而上学的沉思(节选)
论社会科学的逻辑
阿多诺论社会科学的逻辑——从“实证主义争论”切入
社会事实何种程度上是艺术的一种特性?——从阿多诺美学思想出发的一个考察
反对表征主义:德勒兹的自在差异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概念辨析
阿多诺与现象学
私人存在与现代伦理生活的可能性——对《*低限度的道德》的重新考察
欲力操纵与情感救赎——论《启蒙辩证法》的情感批判理论

二、资本批判与经济学哲学研究
本雅明对历史主义线性时间观的批判与重构
价值形式与社会形式——阿瑟“新辩证法”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从交换习性看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资本论》的有关分析及其讨论
论交换行为抽象基础上的自然科学认识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商品交换的阐释
立足资本逻辑的近代主义批判——日本宇野弘藏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探
卡尔·波兰尼对于复杂社会里的自由的探索

三、社会理论与政治哲学研究
“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缘起、代际发展与理论意义——访乔治·科米奈尔教授
公平是一种社会燃素吗?——对恩格斯《论住宅问题》中交换公平的争论的解读
自然、自主与认同:情感再奠基的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与斯宾诺莎的一种比较
福柯论对自我和他人的治理
时间理论:理解列斐伏尔的另一把钥匙
关系性身体观:吉登斯生活政治学的理论基点
何以走出黑格尔法哲学的“过度制度化”?——基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视角
关于消灭分工的另类思考——论阿里·拉坦西对马克思分工思想的解读

四、民族主义专题
民族主义研究的类型学考察
复杂性与民族主义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大众传播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主要论文的英文目录及提要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9)》:  这就赋予这个要求——与形而上学一起从头开始,或者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对形而上学进行彻底质疑——以诱惑力;并消除失败的文化用来掩盖其罪责和真理性的幻想。但只要这个所谓消除满足于完好无损的基础层面的渴望,那么它就刚好与自夸要消除的文化结成了同盟。在法西斯主义者激烈地反对解构性的文化布尔什维主义时,海德格尔则令人尊敬地将解构当作渗透进存在中的活动。文化批判与野蛮并非没有一致性。这在实践中迅速得到了检验。那种试图摆脱围绕着它的、被中介的文化因素之形而上学权衡,否定了其所谓纯粹范畴与社会内容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无视,鼓励形而上学以现存形式继续生存;相反,这种现存形式又阻碍着真理性认识及其实体化。纯粹原始经验的偶像完全像文化上被预选的东西一样,是选错了的、作为存在的东西之范畴资源。唯一的出路是,在它们的中介性中从两个方面加以规定:作为废物之覆盖的文化;与作为绝对的文化要求(它必须在所有的变化中始终保持自身)之投射的自然,即使它将自身视为存在之基石。甚至死亡经验也不足以作为*终的、无可怀疑的东西,作为笛卡尔曾经从无效的“思维”中推演出来的类似于形而上学的东西。  死亡形而上学无论是退化为对英勇死亡的宣告。还是退化为“人必有一死”这种显然是纯粹无聊的重复,其全部意识形态之恶或许奠基于这个事实中:人的意识至今都持续性地虚弱,以至于难以承受死亡经验,或许根本不能接受这种经验。任何公开地、自由地对待客体的人的生活,都不足以完成在每个人的精神中作为潜在的东西而存在的东西;生命与死亡彼此分离开来。那些给予死亡以意义的反思像同语反复的反思一样无济于事。人的意识越多地摆脱动物性并成为固定的、在形式上持久的,它就越固执地反对所有使它怀疑自身永恒性的东西。  “主体似乎是不可丢弃的”,这种欺骗与主体历史地提升为精神是交织在一起的。早期财产形式与想消除死亡的神奇的实践叠合在一起,人的所有关系越是完全地为财产所决定,理性就越像从前的仪式一样固执地去驱走死亡。在*终阶段上,死亡本身在绝望中成为财产。死亡形而上学的拔高解除了死亡经验。流行的死亡形而上学不过是社会对下述事实的无力的安慰:通过社会变化使人们失去了对他们来说曾经应该忍受的东西即死亡,失去了死亡与生命从根本上说如史诗般统一的感受。  即使这种感受也只想用老年人和生活富足者的疲倦来美化死亡支配。生活富足者因此敢于去死,因为他们从前艰难的生活甚至不是生活,因为生活给予他们自身的力量还不足以抵抗死亡。但在社会化的社会中,在社会内部不可逃脱的密网中,人们只是将死亡感受为一个外在于、异于他们的东西;而没有关于死亡与他们的生命具有通约性的幻想。他们不能接受“他们一定要死”这个事实。与之相联的希望,是反常的、破碎的:正是因为死亡不能构成此在的整体,就像在海德格尔那里一样,只要这个人不是愚钝的,他就会将死亡及其征兆,即疾病,体验为异质的、异于自我的。  人能够灵活地对此进行论证,即自我不过是与死亡相对立的自我保护原则,因而自我不能被“它本身就是自我”的意识所吸收。但这个意识经验很少支持这种观点。面对死亡,意识经验并不必然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采取抗拒姿态。“凡是存在的就一定要灭亡”,黑格尔的这个学说几乎不为主体所确认。即使对那些已经觉察到身体虚弱症候的老年人来说,“人总是要死的”这个事实似乎更表现为一种由自己的身体引发的偶然事件,具有与今天典型的外在的事故同样的偶然性特征。  这就强化了与客体优先性见解相对立的思辨:精神是否不拥有独立的、未混合的要素。恰恰当精神未吞噬所有这些要素并从自身出发再生产“死期至矣”时,这种要素才是自由的。自我保护的兴趣无论多么骗人,如果没有这种要素就几乎不能解释(如康德珍视的)灵魂不朽观念的抵抗力。但正如在衰老的个体中一样,在类的历史中那种抵抗力似乎也下降了。在曾经许诺要驱赶死亡的、(早已被秘密认可的)客观宗教衰落之后,死亡今天彻底变成了完全异化的东西,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通过社会决定的连续性经验衰落而变成的。  越多的主体越少地生活,死亡就越突然、越恐怖。从字面上看,死亡使主体变成了物。这使主体觉察到它们永久的死亡、物化,以及由它们共同的过失而造成的关系。文明对死亡的整合,没有战胜死亡的力量,也没有在死亡面前可笑的、装模作样的对待死亡的力量。这种整合形成了对商品交换社会之笨拙的、尝试性的社会反应,它试图堵住商品世界敞开的*后一个漏洞。  死亡与历史,尤其是个体范畴的集体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星丛。个体,例如哈姆雷特,曾经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的朦胧意识中推导出来死亡的绝对本质。这样,个体就与整个市民社会的定在结构一起毁灭。被毁灭的是一个自在的或许甚至是自为的虚无。因此,面对死亡是持久的恐慌。除了通过死亡压抑之外,再也无法平息这种恐慌。这种绝对的死亡,或者说。作为生物学上的原现象,不能从历史的缠绕中抽出来。所以,承载死亡经验的个体更多的是历史范畴。“死亡总是一样的”,这个说法既是不真实的又是抽象的。意识容忍死亡的方式,连同具体条件都是变化的,就像一个人的死亡归根到底是肉体的死亡一样。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