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

1星价 ¥47.2 (5.3折)
2星价¥47.2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2637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1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62263739 ; 978-7-5622-6373-9

内容简介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纷纷开展了旨在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的教育改革。在人才的培养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应试教育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中,大量题海战术的运用,催生了学习过程中负迁移的频繁发生。本书关于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和矫正的研究就是基于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负迁移境况的分析而后进行的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有助于达成《纲要》中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二)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应试倾向加深的原因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三、研究现状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的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与比较
(二)调查研究
(三)诊断测验法
(四)出声思维法
(五)作品分析法
(六)实验法
(七)统计法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一)广泛性
(二)肤浅性
(三)顽固性
(四)自发性
(五)特异性
(六)表象性
(七)隐蔽性
(八)重叠性
(九)复杂性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对象与载体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整体研究思路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平行班级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三)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一)高度的概括性
(二)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三)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教学方式
(二)训练因素
(三)学业成绩
(四)性别因素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二)学生化学前概念的误导
(三)学生学习需要诱因的异化
(四)学生记忆定势的干扰
(五)学生迷思概念的影响
(六)学习概括能力的欠缺
(七)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八)教学过度情境化
(九)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一)基础性
(二)生活化
(三)繁杂性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教学方式
(二)训练因素
(三)学业成绩
(四)性别因素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思维阶段的局限
(二)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三)学生理解定势的误导
(四)学生简单认知的处理方式有差异
(五)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六)学生近因效应影响
(七)师生“法蒂玛法则”
(八)教师德育教育缺失
(九)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
(十)教师教学方法呆板
(十一)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一)抽象性
(二)探究性
(三)方法性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教学方式
(二)训练因素
(三)学业成绩
(四)性别因素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三)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四)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五)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六)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七)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八)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九)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十)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一)理解的多元化
(二)类型的多样性
(三)机制的复杂性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一)教学方式
(二)训练因素
(三)学业成绩
(四)性别因素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二)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三)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四)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五)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六)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七)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八)化学反应阶段隐喻的误导
(九)思维“相似块”膨胀
(十)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四、化学问题解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世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项目组核心专家,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主要从事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化学教学诊断与矫正、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编撰、参编教材十余部,主持、参与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曾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第七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全国首届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