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

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982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20198219 ; 978-7-5201-9821-9

内容简介

法律实践是一种语言实践,不仅立法需要借助语言工具来进行规范表达,司法活动也是一个语言操作的过程。法律可以被视为人类为实现自我控制而创设的一种制度技术,这种技术就是要将社会的权力和权利进行必要的非常不错性分配。本书收录了作者的8篇论文,集中反映了他对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问题的深入思考。法学是一个讲求严谨性的学科,作者在书中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感,对法律用语的规范性做了探讨,闪耀着理性思辨的色彩。

目录

书斋里的法学家

一法学家:从缺席到入场

二法学:从学问到实践

三法学如何实践

四推开书斋的窗户

法律的理性之维

一法律与理性的一般关系

二法律是一种制度

三法律是一种技术

四法律的目的性

五法律:人类自我控制的技术

六结语

法律之道:在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

一法律之治:确定性的追求

二正义观念:创造性的冲动

三法律之确定性与灵活性的观念纠缠

四法律的成长:一种妥协的智慧

适应性:变动社会中的法律命题

一人类法律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法律之适应性: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

三法律之适应性概念的理论内涵

四法律之适应性观念的理论价值

五法律之适应性问题发生的原因

六适应性机制:法律生命力的源泉

法律语言的规范机能

一语言对法律发展的影响

二语言在法律中的技术意义

三语言作为一种权力:规范机能的生成

四语言的短板:法律中的“理性不及”

五权力的再分配:司法中的语言工具和语言权力

六结语

法律解释的观念与方法

一法律解释的形态问题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三法律解释的基本观念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与规则

五判例制度:法律解释的规范化模式

从同案同判到差异化判决

一“同案”解析

二“同案”判定的实践难题

三“同案同判”正当性理据之批判

四差异化判决之理性审视

五如何理性看待“同案不同判”

六结语

法学的自主性与反思性

一法学:面对“社会效益”之问的羞愧

二法学家的社会角色与公众形象

三反思性:法学知识的内在品格

四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少华,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科带头人,法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法律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7项成果分获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曾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