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7414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47741436 ; 978-7-5477-4143-6

本书特色

1. “世界因欲望而存在,摄影则因欲望得以发明。”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追探寻摄影的起源——从架上绘画、蜡像、全景画、透视画馆到摄影,“描摹”世界的技艺步步精进,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人类“让时间停止”的根本欲望。 2. “什么才是*绝妙的事情呢?如果能让自然自己将样子显现在纸上,那才叫绝妙。”讲述摄影史上的两位关键人物——达盖尔与塔尔博特发明摄影术的因缘际会,及其将世界形象“定格”的努力,回望这个世界与“摄影的初夜”。 3. “我讨厌被人当成摄影家,我觉得,其实我只是由着自己的兴趣来创作而已,而用摄影这种手段比较多罢了。”杉本博司涉足古董、电影、绘画、装置、建筑等多个领域,而他在这些方面的耕耘亦反哺摄影——由古董而洞察日本历史与哲学,将装置、建筑、电影转化为摄影作品,从绘画中领会对细节的把控之道…… 4. “我,是被耽误了千年光阴才出生的。”杉本博司作品系列重版出来,《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现象》同步上市。

内容简介

“现象”,既是指现实之“象”,也是指将现实之“象”显“现”的摄影术。《现象》中的文字,呈现了杉本博司对摄影与人心欲望、造型艺术、现实世界、历史时空之关系的深入思考。例如,《停止吧,时间》两篇作为追溯摄影诞生的考据小史,揭示出人类让时间停止的欲望,以及在此欲望驱动下的努力;在《狐眼女子》中,杉本博司讲述了东西方绘画中的细节处理对自己摄影的启发;在《母亲》中,顺着母亲的讲述,谈禁忌与文明、性欲与艺术、死亡与生命;《利休·现代》则讲述了杉本博司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尝试……杉本博司以摄影为媒介,不断地将现实之形象显影定格,也从未停止对作为现象的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哲思的追问。

目录

中文版序

神成为佛之时

停止吧,时间(一)

停止吧,时间(二)

本歌取

狐眼女子

临刑者小曲

应有的样子

无尽的黑暗

母亲

利休·现代

连载结束


展开全部

节选

狐眼女子 “写真”这个词语从江户时代后期开始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所谓逼真的技法,在大洋的东西之间是存在根本差异的。为了考证摄影能否成为逼真的技法,我重新回顾了自己在东西方绘画中所得到的体验。 中国山水画的宗旨是表现万物气韵,而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事物的表象是虚的,不是真实的。通过捕捉表象之中的气韵,才能将生生不息的世间万物中的风雅意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看看南宋时代的禅僧画家牧溪的《潇湘八景图》。画作选取中国洞庭湖一带潇水与湘水合流处的景观,绘制成潇湘八景,在宋朝时为室町将军家所获。因为画中有足利义满的印章,可见在义满那个时代便已备受珍重。画作后来成为东山御物,据推测,足利义政为了能把画挂在壁龛里面,就将卷轴切断了。现在流传于专家手中的只有四幅。我恰好有机会见到实物,当时我便被墨色浓淡间潜藏着的可谓神秘的无限色调深深地吸引住,沉溺于忘我境地之中。 看看其中的《远浦归帆图》。两艘小船满帆横渡湖上,广阔的湖面上阵风吹拂。淡墨一笔,便将清风吹拂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岸边垂柳,枝干在风中剧烈摇摆鸣动,将大风中那无可名状的生机表现得栩栩如生,虽然不做任何的细节描绘,但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在想象中感受到柳枝上的每一片叶子。以一笔之墨风,令森罗万象分毫毕露,这样的笔势,不显力道却又非常自由,让我感到身心自在洒脱,有如亲临画境一般。 在另一幅《烟寺晚钟图》中,整个画面几乎被清一色的淡墨覆盖。画面中部,墨色挥洒之余,在白色烟霞中浮现出些许景物,有山寺、钟楼掩映于树木之中。在烟寺晚钟这种诗意回响之中,整个画面开始从心底浮现出来,而水墨画面只不过是补全了那种烟雾缭绕的想象而已。这样的境界才可称得上是诗画合一。整幅画面,云蒸雾绕笼盖四野,烟寺钟声仿佛在人心中久久回响。这幅画以视觉享受引导听觉,真是世间少有。 这是我*初接触东方绘画时的印象,然而对于西方绘画,完全是另一种体验。那要从我**次看到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彼得鲁斯·克里斯蒂所画的《年轻女子的肖像》开始说起。画中狐眼的少女微微有点倾斜,让这幅画的观赏者反而觉得自己是被她凝视着。当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偶然邂逅这幅画时,就感觉到她投射过来的视线,我就像是被吸住了似的站在画前,牢牢地钉在那里。这位年轻贵族女孩的肖像散发着某种气质。虽然她的容貌并非极为出众,但是一旦遭遇她的视线便难以摆脱,进入一种对峙的状态。而对峙的胜负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因为对方的眼神是不会动摇的,所以注定我是失败的一方。这是一幅几十厘米大小的四方形小品画。然而,当我摆脱了她的视线之后,又马上被这幅画的其他细节所吸引。挂在脖颈上的珍珠项链,其中每一颗珍珠都闪耀着斑斓的光芒,还闪烁着白点似的高光。而这一切全都呈现在直径不到两毫米的珍珠上。左上方好像有光线从窗外照射到少女身上。如果仔细观察珍珠上的高光,就可以看到,上面还反射着那道从窗外照射进来的光。这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连少女房间的内部也全都被描绘在这些光滑的球面上。虽然,要将这些事物描绘在两毫米的球形上是不可能的,但观者却能感觉到这些并没有被画上去的东西。不仅这些珍珠如此,那些银制发饰以及织物的细小皱褶也是如此,她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更是如此。如瓷器一般白亮的肌肤表面上,有许多细小纹路,这就是时间的力量。而这位狐眼女子的视线历经五百多年沧桑而不变,从时间的另一边穿透了我的视线。 彼得鲁斯·克里斯蒂是继凡·艾克之后的尼德兰画派画家,在他的作品展览期间,我每个星期天上午都会去观看。会场人很少,非常安静,我站在这幅没有用玻璃保护的画面前,注视着它,心里甚至想“看尽所有值得看的东西”,结果却是看不尽、看不完。在我看来,“神灵存于细节”这种“陈词滥调”,恰恰体现在这幅小小的绘画中。而所谓的“对细节的执着”,在我自己身上,也已经到了几近病态的程度。这也是我选择落伍的大型干版照相机的原因。银盐摄影就是将银粒子集合起来形成图像。利用小小的胶片拍摄的图像,就像点彩派的绘画一样,每一颗粒子都可以看见。这让我恍然大悟 :世界就像印刷一样,仅仅用点便可得到还原。 例如我拍摄的海景照片。全无可看之处,却正是可看之处,当视线全都集中于摇荡的波涛时,眼睛很快就会被一个波涛所吸引。再凑近一点看,就会隐约看到这波涛之中还摇荡着其他小的波涛。如果再看更细节的部分,就有可能看到其中的银颗粒了,只不过这已经太细微了,远远超出了我眼睛的能力。而银的颗粒与光的颗粒合为一体,能够直接透过这薄薄的纸张表面,穿透观者的内心。世界是无限丰饶而又充满细节的,当这一切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安静、放松、单纯。为了让自己获得这样的体验,我才想去环游世界,去拍各大海洋。而想要完全容纳这些细微的部分,无论如何都需要老式的大画幅相机,才能表现那种无限丰富的层次。至于完全建立在0与1的基础上的数字技术,是没有神存在的空间的。

作者简介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日本当代摄影家,亚洲当代摄影拍卖纪录保持者。1948年生于东京。1970年毕业于立教大学经济系,之后赴美留学,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习摄影。1974年移居纽约,获得多项奖学金,从事摄影创作。此后十年中,身兼古董商,来往于日本和纽约之间,逐渐培养起对日本古代艺术和文物的爱好。1977年,于日本颇具影响力的“南画廊”举行首次个展。1980年,于纽约索纳本德画廊举办首次海外个展,并陆续在洛杉矶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柏林古根海姆美术馆、伦敦蛇形画廊、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等地举办展览。2001年,获“哈苏国际摄影奖”,该奖素有“摄影诺贝尔奖”之称。2014年,获“野口勇奖”。2017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百年纪念勋章”。2018年,获“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摄影荣誉勋章”。代表作有系列作品:透视画馆(Dioramas)、剧院(Theaters)、海景(Seascapes)、佛海(Sea of Buddha)、建筑(Architecture)、阴翳礼赞((In Praise of Shadows)、肖像(Portraits)、观念之形(Conceptual Forms)、影之色(Colors of Shadow)等。著有《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现象》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