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119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3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30711960 ; 978-7-03-071196-0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青年医师或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及家属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新希望,新患糖尿病回归正常,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不得糖尿病,是真的!作者的研究表明,6年是个期限。高危人群6年变为正常人群,以后20年60%不会发生糖尿病。

内容简介

《和糖尿病说再见:李光伟十说糖尿病(第2版)》从认识糖尿病、糖心病、蜜月期入手,讲解糖尿病、糖心病的科学防治理念,包括看病找专家、少吃多动、正确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远离低血糖及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等。内容新颖,语言风趣、流畅。 书末设有附录。附录一、二为糖尿病个案解析及糖尿病小常识补遗,供患者及家属阅读;附录三为李光伟教授糖尿病治疗专题讲座,可供青年医师或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及家属参考使用。

目录

目录
一说:糖尿病,你是谁 1
1.糖可敌国 1
2.糖尿病是花钱又遭罪的病 2
3.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病 4
4.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 7
5.糖尿病高危人群 8
6.糖尿病是“好”基因和“赖”环境的错位 8
7.糖尿病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异常的病 11
8.糖尿病老人,你能和正常人一样颐养天年 12
9.糖尿病并发症比高血糖更害人 12
10.用你的责任感战胜糖尿病 16
11.糖尿病专家的苦恼 17
12.糖尿病早发现,疑似之迹不可不查 18
13.大庆糖尿病预防 30年研究的启示 20
二说:“糖心病”——死亡之谷 21
1.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早知晓早获益 21
2.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打断骨头连着筋 22
3.糖尿病和心肌梗死一样危险 23
4.糖心病——必须认真应对的“杀手” 24
5.糖尿病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伤” 25
6.糖尿病足——糖心病的“堂兄弟” 26
7.仔细照看你的脚 27
8.留意你的眼睛和肾脏 28
9.你桑拿了吗 29
10.住别墅可能不适合你 29
三说:“蜜月期”——新患者的新希望 30
1.是“糖尿”病还是“糖血”病 30
2.新诊糖尿病患者有个蜜月期 31
3.生产胰岛素的“工厂”并不是那么娇嫩 32
四说:“三高”和“一胖”是亲兄弟 34
1.高血糖与死亡四重奏——早期诊断,“一叶知秋” 34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肥胖——又一个“百慕大” 35
3.重视糖尿病,也不能怠慢血脂异常 36
4.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殊之处 36
5.降脂治疗中不得不说的话 37
6.脂肪肝是糖尿病的“传令官” 37
五说:看病找专家,不找“砖家” 39
1.别在电线杆子上找医生 39
2.和专家做朋友 40
3.看病听医生的,不听秘书的 40
4.初始胰岛素治疗——听医生安排,不生搬朋友老经验 41
5.别看“250”医生 41
6.别忘记检查完做记录 42
7.帮忙还是添乱——老年人安全多种药物治疗的分水岭 42
六说:少吃多动,违者必究 45
1.饮食治疗是一切药物发挥疗效的基础 45
2.不吃主食就算控制饮食吗 46
3.无糖食品也不可以随便吃 46
4.治疗糖尿病莫忘减肥 47
5.肥胖让你“刀枪不入” 48
6.得了糖尿病也不要对自己太狠 49
7.与糖尿病绝交——“丢舆弃辇”,古训难违 50
8.吃饭的技巧 52
9.健康体重——饮食和运动治疗的靶目标 53
七说:细节决定成败——正确选择口服降糖药 55
1.你知道的降糖药不是“一家人” 55
2.用降血糖药还是用抗高血糖药 56
3.磺脲类降血糖药——雷厉风行,宝刀未老 56
4.格列奈——降糖短平快,不惧肾功能不良 57
5.二甲双胍——抗糖尿病治疗的常青树 57
6.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肠道内阻击高血糖的能手 58
7.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降糖并直击“死亡四重奏” 59
8.二肽酶抑制剂——聪明的降糖药,舒适降糖 59
9.胰高血糖素类似物受体激动剂——让降糖兼减肥不是梦 60
10.列净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 61
11.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61
12.降糖药伤肝伤肾——确有其事还是空穴来风 62
13.保健品不是药 63
八说: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保护神” 64
1.胰岛素是个好东西 64
2.胰岛素治疗需要软着陆,需要一顶降落伞 65
3.胰岛素——好东西要有好人用 65
4.胰岛素治疗从哪里开始,在哪里停泊 66
5.糖尿病患者一天需要多少胰岛素 67
6.胰岛素能降血糖也能升血糖 67
7.胰岛素降糖治疗需要好帮手 68
8.胰岛素治疗——要“智能式”也要“傻瓜式” 69
9.注射胰岛素者,请离驾座远一点 71
10.糖尿病母亲请注意,胰岛素会保护你的孩子 71
11.胰岛素会成瘾——非不懂即瞎说 72
12.晚期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是健康生存必需 74
13.老年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慎用加法,多用减法 74
14.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去强化治疗 75
15.利拉鲁肽加胰岛素——肥胖糖尿病患者的克星 76
九说:给降糖系上安全带——远离低血糖 77
1.血糖控制不是越低越好 77
2.你为什么老是饿 77
3.从“床上死”看低血糖之害 78
4.低血糖面面观 79
5.低血糖是脑功能问题 81
6.酒醉勿忘测血糖 81
7.司机朋友,请在车上预备一包糖 82
8.有低血糖,血糖控制就不可能达标 82
十说:糖尿病治疗要“量体裁衣” 84
1.职业不同,对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不同 84
2.对治疗“刀枪不入”的患者怎么办 85
3.因人而异,个体化达标——糖尿病专家奋斗的目标 86
4.糖尿病回归正常不只看血糖 87
5.老年糖尿病的理性达标——三个鸡蛋上的舞蹈 88
6.老年糖尿病患者怎样才能在降糖的同时让心血管获益 89
7.器官衰老的老年人应如何控制血糖 90
8.假日欢愉勿忘健康 91
9.类固醇糖尿病治疗的奥秘 92
附录一 对号入座——糖尿病个案解析 98
附录二 糖尿病小常识补遗 101
1.打胰岛素不痛的小窍门:为什么自己打针会比护士打针痛 101
2.正确使用血糖仪,不要让血糖仪欺骗了你的双眼 101
3.你会吃降糖药吗 102
4.胰岛素注射的“大、小轮转法” 103
5.你的胰岛素储存正确吗 104
6.月经、天冷、发热可致血糖骤变 104
7.血糖自我监测:做与不做,结果大不同 105
附录三 李光伟教授糖尿病治疗专题讲座 109
1.既要“开门红”,又要“软着陆”——漫话糖尿病的降血糖治疗 109
2.糖尿病达标治疗中的低血糖不容忽视 113
3. B细胞唤醒——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话题 115
4.像重视高血糖一样重视低血糖 119
5.远离糖尿病危害应该从哪里着手 124
6.达标个体化,力避低血糖 127
7.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糖治疗 130
8.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预防的破冰之旅——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 135
展开全部

节选

一说:糖尿病,你是谁 1.糖可敌国 如果哪一天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变为世界**,那必定是国人的一个噩梦。我不愿相信事情会到这步田地,遗憾的是不止一个人在告诉我这“噩梦已成真”。“中国已跃为糖尿病**大国”,这是《医师报》新闻学术版 2010年 4月 1日告诉我的;《健康报》也给了我们一个黑色星期二,它以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糖尿病患者六年翻两番多》告诉我们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多达 9200万,糖尿病的后备军多达 1.48亿。这支规模浩大的“后备军”正在以“超英赶美”的速度汇入糖尿病的洪流,媒体正争先恐后地以“井喷”和“海啸”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发出警告。 我非常同意《参考消息》上“中国无小事”的说法。因为以中国之大,任何小事都可能会被放大到无穷。对糖尿病这件大事我们要格外关注。可越是关注,越觉得纠结、忧心,甚至有些无奈。我们看到不少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哪怕是*少的治疗,还有不少人身患糖尿病却毫不在乎。更加让人心痛的是,我曾亲眼看到一位患糖尿病的老母亲因为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已经酮症酸中毒了却断然拒绝住院治疗 糖可敌国,糖尿病的生死威胁和沉重医疗负担是对我们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严峻考验。面对远虑和近忧,我们能做些什么?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何时能完成这些改变? 面对着糖祸洪流,我们医生的责任不能只是天天、月月、年年地喊“狼来了,虎来了"。狼来了,虎来了,打虎的武松在哪里? 在糖尿病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我们能否说服那些大人物从“发展烟草工业的钱袋”里拿出真金白银做糖尿病筛查?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更省钱、省力的方法来发现糖尿病,去避开那个全世界哪怕是*富裕的国家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际应用的“糖耐量试验”?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糖尿病这股洪流能在它汇入茫茫人海之前被拦截? 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断言:“我们可能打嬴降血糖的战役却输掉征服糖尿病的战争。”希望这凶险的预言不要被言中。 终于等来了一则好消息!它来自浙江模式调查,时间为2010年7月~11月。消息报道浙江省糖尿病患病率远远低于全国的记录:该省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5.94%;2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6.03%。值得人们深思的是,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52000元,约合7800美元,其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浙江模式证明:富裕了也可不得糖尿病! 2.糖尿病是花钱又遭罪的病 “糖尿病很凶残,不认尊卑妄唐人。偏瘫心梗不住手,失明肾衰不留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糖尿病患者80%死于心血管病。许多﹖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存在冠心病,甚至早在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已经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心绞痛,但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多为无痛性或不典型性。胸闷、胸痛、心悸的症状不明显,极容易给医生的判断带来困扰,延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 在我国,糖尿病脑血管病变致残、致死率比西方国家更高。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90%,导致患者偏瘫。 糖尿病眼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糖尿病患者的致盲率是普通人的25倍,一旦致盲就不可逆转。全世界有一半失明者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患病20年后,几乎所有的 1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眼部并发症。我国“大庆糖尿病研究”显示,经过糖耐量试验检出的新糖尿病人群 1986~2006年 20年随访期有74%发生了视网膜病变,已经威胁到视力的视网膜病变人群高达 35.4%。需要警醒的是,糖尿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近年来年轻人日渐受其“青睐”。 肾病是老糖尿病患者难以躲避的又一灾难。近年来,由糖尿病引发的肾衰竭呈上升趋势。有报道说,尿毒症患者中超过 1/3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与肾衰竭有着密切的关联。早期糖尿病肾病时,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不容易知道自己已经患有肾病,等到有所察觉时,可能已经处于糖尿病肾病晚期,病情已很难逆转。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主席曾断言:“糖尿病是有史以来人类所面临的*大的健康灾难之一,这个灾难正日益逼近我们。”糖尿病的高致死率仅列位于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占第三位。糖尿病患者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失明、偏瘫、尿毒症,苦不堪言 这些致残性并发症的治疗是终身的,其医疗花费足以因病致贫。我见到的不少糖尿病患者每月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的治疗费用已经与其工资收入相当,住院治疗花费就更多了。我们都恨糖尿病,因为它让人们又遭罪又花钱。“遭罪无边界,花钱不封顶”。 3.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病 糖尿病很可恶,长期不治疗的后果也很可怕。但是现代科学证明糖尿病却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您患上了糖尿病,不必悲观失望,只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按时用药、监测血糖、接受教育,“五管齐下”,就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避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像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关于治疗的细节,我们会在本书中详细交代。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能治病不如不得病。糖尿病高致死、致残率和高的医疗花费使人们认识到仅靠治疗远远解决不了糖尿病的根本问题。比治疗更重要和更有效的是糖尿病的预防。如何有效地预防糖尿病也是2005年6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专家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哈佛大学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的EdwardS. Horton教授说:“肥胖和糖尿病在美国的双重流行给了人们重要的启示。” 美国现在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总人群的65%。预计2000年出生的美国男性33%、女性39%会在某个阶段发生糖尿病。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双重流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的丰富,劝人多食的商业广告,运输工具的发达,机械代替手工劳动,使得许多人肥胖。肥胖者更易饥饿,导致多食;更少动,导致肥胖 这一切把人们引向一条不归路,走向糖尿病。 Edward S. Horton教授指出,国际上已经有几个临床试验尝试用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去预防糖尿病,其中包括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及美国和芬兰的三个实验,都成功地证明少食多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成功地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勤以瘦身,俭以抗糖”,如合理限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体重能减轻5%~7%,对预防糖尿病特别有益。 问题是:干预能否成功地用于实践?人们能否长期坚持?美国匹兹绘大学Andrea Krisk教授发表了如下看法:为了更加有效,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必须采取必要的方式增加人们对运动干预的适应性。 (1)运动量应从少到多逐渐增加。 (2)强调做一些就比不做好。 (3)不强调单一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提侣适合于各位患者具体情况的各种运动,点点滴滴累计各种运动的总量,总量越多效果越好,犹如“集腋成裘”。 (4)不仅强调项目性的运动,应将工作的、业余的、职业性的、家务性劳动的增加都计算在内,计算器可能是*简便有效的帮手。 Andrea Krisk教授说:“我有两个医生,那就是我的左腿和我的右腿!”他对人们的忠告是: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强度视个人的情况而定。 正确认识了糖尿病,就能很好地防治它。“止惊涛骇浪于涓涓细流”是抗争糖尿病的*好策略。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是当今世界历时*长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这个研究已经做了30年。结果证明,如果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经过短短6年的干预会有1/5的糖耐量减低的人恢复正常,另有1/3的人继续留在糖尿病前期。两者相加,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发展为糖尿病。 这项糖尿病研究试验于1986年在大庆启动,总共筛查了11万人,从中发现577名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患者。他们被分成4组:饮食干预组,要求限制糖和酒的摄入,每天摄入热量低于每公斤体重25 kcal,肥胖者须适当减重;运动干预组,1周运动5天,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进行等量的其他运动;饮食运动联合干预组,要求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联合进行;对照组(不干预组),则不做任何要求。坚持6年后发现,各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出的结论是,通过简单的生活干预可使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51%。此研究结果一发布,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掀起了全球关于糖尿病预防的研究热潮。 对这577人追踪观察20年后发现,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受试者93%发生了糖尿病,且 17%已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此外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而经过干预者,20年间糖尿病的发生率比前者低43%。6年生活干预能带来14年的预防效果,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30年的随访发现,饮食与运动都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但是,凡是与限制饮食有关的干预,其预防糖尿病的

作者简介

李光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曾任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 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1990年及1991年先后在日本长崎大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研究所学习糖尿病临床及流行病研究方法。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是著名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 1995~2011年曾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杰出贡献奖。2000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并入选国务院有贡献专家。 热心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兼任国家卫健委慢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健康之路》、《健康北京》和《养生堂》等健康节目宣讲糖尿病、糖心病的科学防治理念,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