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于他处
读者评分
5分

思于他处

豆瓣8.1分,原鲁迅博物馆馆长、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孙郁先生的全新随笔作品集。品评了包括鲁迅、卡夫卡、周作人、普希金、钱锺书、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

1星价 ¥35.8 (5.5折)
2星价¥35.8 定价¥65.0
商品评论(1条)
ztw***(一星用户)

这本书包装很有质感,尤其是封面,是我喜欢的高级调调。纸张摸起来蛮舒服的,印刷也非常清晰。

2023-01-09 22:23: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3290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16832905 ; 978-7-5168-3290-5

本书特色

1. 原人大文学院长孙郁,写给当代读者的阅读进阶指南、思维独立宣言。
2. 展示孙郁教授近年在文学领域里新的阅读路径、研究和思考。
3. 32篇散文,深度探讨鲁迅、周作人、钱锺书、王小波、莫言等诸多名家名作。
4. 全书藉由文学写作、创作评论进而进入这些人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
5. 文字优美洗练,表达别开生面,毫不枯燥,读来趣味盎然。
6. 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倾心设计,特种纸环保印刷,精美雅致,舒适阅读。

内容简介

《思于他处》是原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鲁迅博物馆馆长、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年度文学评论家孙郁先生的全新随笔作品集,共三辑三十二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品评了包括鲁迅、卡夫卡、周作人、普希金、钱锺书、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多位形作家及其作品,也藉由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进入这些人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从“他处”迸出新思,重构语言的生命力,展示思想之美。全书文字优美洗练,表述别开生面,读来酣畅淋漓。

目录

自序


**辑 思于他处


卡夫卡的城堡

思于他处

略谈黑塞

萧红的传记

雪日读“聂诗”

在表现主义风潮里

汪曾祺的语言之风

三十年的群像

散文六十年

另一种文学教育


第二辑 走出迷宫


鲁迅小传

《野草》研究的经脉

普希金的艺术

托洛茨基余影

巴别尔之影

文字后的历史

走出迷宫

在“文学改良”的背后

关于“苦雨斋”文脉

陈衡哲的《西洋史》

色彩之舞

混血的时代

志怪与录异

凝视东北


第三辑 远去的群落


《读书》上的文章

语言的颜色

谈方鸿渐

王小波二十年祭

远去的群落

莫言小记

文体家的小说

笔记三则



展开全部

节选

卡夫卡的城堡
写作的人,诗意地看着别人,不是太难,而看后因了那无望,不断地拷问自己,则是难过的事。我在接触卡夫卡的汉译本时,印象是他看的本领的高强。但他没有满足于看,自己却要去看那些看不到的存在,于是便拥有了别人没有的紧张。现在,我读着曾艳兵的《卡夫卡的眼睛》,便感到“看与挣扎”这个话题。这不是在译本的轮廓里旋转的书,而是进入思想躯体的对白。书中有着一种热流在自己的躯体里,似乎被它穿透了。我记得卡夫卡的眼神,忧郁的、略带羞涩的样子。曾艳兵觉得自己也在那个目光里走进城堡的边缘,却不能进去。或者一旦进去又不能出来。我觉得那是一种暗示,深味卡夫卡的人,多少懂得这种暗示。
于是,我感到了卡夫卡和我们的可怜。我们阅读他,不觉得是异域的生活,似乎也是我们命运的写真。的确,卡夫卡不像一些作家的文本给我们以强迫接受的感觉。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想干扰他人的事情。可是他述说的,可能都与我们有关。他的迷失在路上的低语,仿佛是替我们这些宿命者在表达着什么。
曾艳兵对这个德国作家的把握,是困惑中的体悟与寻觅。他的陈述绝无学院派的僵死气,心灵对撞着,精神在盘诘。他的气质里,也略微可以见到卡夫卡式的焦虑和不安。而那体验,就是彻骨的,流动着《城堡》《变形记》式的迷雾。我终于懂得,理解别人,是一种灵魂的对接。理解是一种进入,在对象世界里,可以发现我们忽略的自己。只有把日常的幻象撕裂的人,才可以进入世界的本原。那些既定的逻辑常常欺骗了我们。卡夫卡因为身份的复杂,以及存在的复杂,感到语言的无力与表达的无力。他曾说:“我写的与我说的不同,我说的与我想的不同,我想的与我应该想的不同,如此这般,陷入*深的黑暗之中。”恰恰由此,他进入了现象界的玄奥地带,多致的存在的原色调被召唤出来。人是一个多么矛盾的存在体,而真实恰恰靠矛盾所表现。许多年前我阅读《失踪者》,被那迷一般的情境感动了。
那个被抛弃到美国的孩子一系列荒诞的经历,是偶然的与特例吗?显然不是。我们就在这样的迷阵里。存在就是悖谬的组合,只是被我们常态的格式条理化了。我们偶然的选择,就意味着没有回路的迷宫的开始。于是永远在隧道里,一个怪圈套着一个怪圈,一个可能连着另一个可能。而心绪的流淌又是那么无常,现象界的面影在那里也不甚清楚了。卡夫卡在此流露出他的虚无、痛楚的感觉,那些都是不经意的。
写作意味着自己的存在,至于别人的感觉如何,并不在意的。他甚至不希望自己的文字被人阅读,连发表的渴望也没有。这个忠实于自己内心感受的作家,与虚伪、自恋的名字毫无缘分。
在中国,有相当多卡夫卡的知音,有的借其意象而得神,小说家如是;有的靠其哲思而悟意,研究家这样。像曾艳兵这样的研究家,是少数的深解卡夫卡的人,也是进入卡夫卡世界的引导者。他对那些无法归类的精神因子进行了超逻辑的归类,开启了认识这位天才作家的另一扇门。有趣的是,他在其文本里浸泡了多年,以致无法脱身,那个巨大的光环把他罩住了。神秘的低语与体验,连通着上苍,与混沌、阴阳初始混杂在一起。他敏锐地发现了自己研究对象的内在冲突的缘由,细致的解析里有他生命之流别样的存在。我在其文字里感到诗意与哲思的缠绕。比如身份问题、语言问题、国别问题、职业问题、爱恋问题,都不是清晰可解的存在,永远纠缠着可能与无助、合理与悲情、承认与否定等分裂的话题。人在失去家的地方,才可能感受到空间。在母语被压抑的角落,或许才会进入母语的内核。而这些,都靠心灵的体味。卡夫卡的迷人在于他“在”而不属于自己的同类。人类诸多神圣的概念,在他那里已经失去意义。
我有时候想,十分喜欢写作的卡夫卡,其实与我们的世俗写作理念大相径庭。如果从日常思维进入这个世界,也许我们一无所获。我很喜欢曾艳兵对卡夫卡的气质的描摹,那里有许多存在让我快意。比如他说:“卡夫卡孤独,因为他失却了自己固定的身份和位置。他什么都不是,但他又什么都是;他无所归属,但他又是超越了归属的世界性的作家。”一个不能为自己定位的作家,写着人们所难以归类的文字,就有了另类的审美意味。在分析这位作家的身份时,有这样一段话:
卡夫卡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奥匈帝国,但他显然不是奥地利人;他虽然用德语写作,但他不是德国作家;按说他应该属于资产阶级,但他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却嗤之以鼻;他虽然出身犹太民族,但他与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却有着深刻的隔膜……
这或许是进入卡夫卡精神城堡的入口。他在迷雾里呈现出别人所没有的存在。一切和尼采、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有关联,又都不相近。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以冲突的目光审视对象的存在,也许就真的可以亲近于他。
也许,在真正的意义上,卡夫卡是我们生活奥妙的朴实的书写者。那原因是作者的简单,以及我们的复杂。我们这些自以为得到天际的人,其实是精神的盲者。*简单的人格可能才看见了世界的原色,那些色调不是七彩的,可能更多更多。而我们只领略了几种。《卡夫卡的眼睛》分解着那位单纯的小说家的纷纭的世界。爱意的、惊恐的、隐逸的、茫然的,都在那目光里。你能够感受到那多色的辐射吗?我每每与其相遇,总觉得被电了一般,好似感到了躯体的隐痛。而那时候,才会从庸碌的状态醒来,看看自己的周围,便也觉得,自己也是被卡夫卡寓言之簇不幸射中了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城堡。但我们这些俗人的居所无甚可观。卡夫卡的精神城堡是另类的。我们难以进去,而一旦临门,又不知路向,好像陷在迷津里。我想,这位以德语写作的人,在迷津里完成了自我。那些无望和紧张却有美的灵思飘动。而我们呢,在看似清楚的空间,却放飞不了思想,实则乃真正地迷失了自我。阳光下的迷失之哀,有甚于暗夜里的走失。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卡夫卡的看与挣扎的能力。 巴别尔之影
有时候看到域外作家的惊人的审美之思,会感叹虚构文本的妙处。这些人带来的陌生的图景,拽出了黑洞里的精神之光,盲态里形体便浮现出来,我们会随之而进入神异之所。比如,像伊萨克·巴别尔的小说,就让人如见天书,那些出奇的人间之思,一遍遍冲洗着我们日趋凝固的意识。
我至今记着*初阅读巴别尔小说的感受,摇晃的苦路上的马蹄声,起伏土地的流浪者和乌克兰小镇的喧嚷,跳动着血色的交响。而濒于死亡者绝望的眼,折射着暴力、凶悍的野气里的梦幻之影。一切都是那么诡异,时光过滤着无尽的哀怨,在无法解析的困顿里,却刻出作者直面人间的爱意。
*早介绍伊萨克·巴别尔的鲁迅先生,没有像对待俄罗斯“同路人”作家那么耐心,只是对于其价值做了简单的描述,余者则语焉不详。我觉得鲁迅对于这位俄国作家的存在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似乎不能够以卢纳察尔斯基和托洛茨基的逻辑审视对象世界,而后来文学话语中的巴别尔是另一个色调,他的形象还多是隐在迷离的历史之雾中。
但鲁迅之后的许多中国作家对于其看法日益清晰起来。
王蒙、莫言的读书经验里,巴别尔的记忆连接着精神的解放之旅。他们不止一次谈到这位作家对于自己的影响,在这个犹太人那里嗅出智性的浓烈之味,这些无意中也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生态的变化。《檀香刑》之于《骑兵军》,都在印证这一点。
现代的中国作家对于俄国文坛发生的一切,很长时间只能以表层的方式解之,看到了文本的奇异,惊叹十月革命后俄国文学的伟大。鲁迅在翻译《竖琴》时,体味到的只是小说里感伤、灰色的风景,但那深处的原因则知之有限。那些“同路人”作家的文本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一面也哀怜失去的岁月。仅仅从没落阶层的不适感讨论这样的问题,可能流于表层,因为译者对他们具体的情形鲜为了解。关于苏联文学的描述,也多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其间遗漏的东西,恰现出流行理论的尴尬之处。
巴别尔的创作始于一九一三年,那时候正是俄国革命的前夜。他的文化记忆有许多非革命的元素,犹太教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国近代激进意识以及东正教的遗产,都集叠在其审美的逻辑里。他带着复杂的历史记忆进入革命年代的时候,对于文学的表达,自然与流行的理念有别。他的奇异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都非革命观念的结果,而是革命观念的原因。这种别于常人的思考和创作,是逸出时代模式的一种精神演进。作为革命队伍的一员,他有着政治家之外的神奇的思维。既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又讨厌知识分子;理解革命,但反对革命中的残暴;欣赏法国文化,但更加爱护苏维埃的实践。巴别尔在纵横交错的经纬里居于忽隐忽现的地方,但似乎又不属于身后的世界。难怪鲁迅在翻译“同路人”的作品时放弃了对巴别尔的深度打量,那可能是他的定位极为模糊的缘故吧。
巴别尔小说篇幅甚短,但内容的丰富超出常人。在短小的篇幅里往往有多致的调子,无数灵魂的震颤在瞬间弥漫开来,简约里的繁复,停顿里的奔涌,还有消失中的遗音,缭绕在文字的背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宁静。鲁迅曾收藏过一部德文版的《敖德萨故事》,那里的嘈杂、凌乱而高远的情致,都非简单的逻辑可以绘之。仅以《德·葛拉索》为例,一个剧团的演出引出无数的故事,“我”与老板的背后,竟是艺术里的虚构之影的魔咒般的力量,它竟在现实里发酵。巴别尔看到了现实之外的精神之力对于人性的辐射,而我们于此领会的不仅仅是词章之美,还有意境所带来的人间幻象。小说在片刻里集叠的无穷远大之影,带来的是一种审美的突围。
《敖德萨故事》是一部混杂着善恶的乐曲,不同民族的习惯和人生图画,有书斋里的理论不能说清的隐含。邪恶、粗俗、残忍和柔情弥漫于时空之间,人间的爱欲情仇在破碎的影像里晃动。这里展示的是两个世界的故事,一是江湖里的人生,一是童年的碎影。前者如《国王》中的火光中的报复,《父亲》中的一桩秘密的婚姻计谋,还有《日薄西山》中的父子之争,都流动着蛮气。后者像《我的鸽子窝的故事》《醒悟》《童年与祖母相处的日子》《德·葛拉索》,闪动着纯然目光下的凄苦,以及浪漫的感伤,犹太人放飞梦想和受难的故事扑面而来。敖德萨充满了扭曲的旋律和腥味的气息,巴别尔写出了不同人等的苦楚的人生。他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荒诞性里看出人性的真色彩来。而又于粗野放荡的江湖人的选择里,引人们到思考的路径去,浑浊里的灵动的爱意之光,成了那作品里的灵魂。
给他带来巨大荣誉的是短篇小说集《骑兵军》,出人意料的精神维度,覆盖了一时流行的僵硬的话语体系。以一种反本质主义方式记录苏波战争,这给历史学家一种难堪的讽刺,它刻画的世界与后来教科书相距甚远。作者写的苏联红军,是鱼龙混杂的队伍,人们带着不同的记忆来到战争的前沿。不仅仅有战场的诸种痕迹,重要的是写出战场内外不同的人生轨迹。《家书》的片段极为惊恐,在儿子给母亲的信中,描述了父子的对立。父亲是反革命者,几个儿子是苏联红军。父亲曾愤怒地杀害了自己的一个儿子,而后来另一个儿子参与了对父亲的追捕,*后使自己的父亲受到惩罚。一个时代的不幸导致了家庭里的厮杀,在遥远的地方演绎着故乡里所罕见的悲剧。这一切对战争之外的旁观者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书写,战争的本然露出人性的凶险。而小说描述“我”的行为与思想时,也极为震撼。《我的**只鹅》的“我”进入哥萨克的营垒时,知道士兵往往会欺负弱不禁风的文人士兵,于是将自己变成匪徒般的人物,无理地杀死一只鹅,以粗暴的举止赢得同行的认可。这种撕裂造成内心的痛楚,“我的心教杀生染红”,久久不得安宁。小说的许多片段冷风习习,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官兵,面对无辜的百姓,没有逻辑可言,《战马后备处主任》军痞式的傲慢,置苍生于不顾的残忍,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在整个战场上,人已经失去温和与儒雅,大家似乎在变态的波浪里涌动。《寡妇》描写团长死前的惨景,自己的妻子的背叛,引来与其有染的马车夫的不满,他在亵渎了团长后还残存着一丝柔情,狠狠地教训了漠视遗嘱的团长的妻子。这仅有的人性的余光,将野蛮与恐怖的屠场另一种韵致托现出来。《骑兵军》是一曲绝唱,它在血腥的马蹄声中踏飞苍凉的梦影,画面碎片横飞,呼唤遥远的灵思抚慰着死去的冤魂。这是“同路人”作家也未曾有过的书写,难怪他的作品遭到苏联将军的指责,对于前线的报道,如此出格和不逊,也证实了彼时思想的混杂和认知的差异。

作者简介

孙郁,1957年出生于辽宁大连。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民国文学十五讲》《鲁迅忧思录》《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鲁迅与周作人》等。曾获第12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2014),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2018),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2018)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