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躲进房间的孩子: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诊疗笔记

躲进房间的孩子: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诊疗笔记

1星价 ¥42.8 (6.3折)
2星价¥42.8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320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68932011 ; 978-7-5689-3201-1

本书特色

鹿鸣心理·心理自助系列;精心挑选的37个真实案例,抽丝剥茧,细致解读失控孩子背后的家庭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运用家庭治疗技术,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了不同家庭的互动模式,让我们看到每位孩子症状背后深层次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缺失、纠缠、边界不清,糟糕的夫妻关系等,是如何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帮助家长学会重新审视关系,反思自我,从而改变相处模式,恢复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以及帮助家庭治疗师更好地理解家庭及其问题。

目录

1 多动与不动
2 拒学小小孩
3 站在父母肩膀上的女孩
4 做自己的“活菩萨”
5 做个好玩星人
6 妈妈的“核武器”
7 丢失睡眠的孩子
8 不写作业的小女孩
9 你不看医生我也不看
10 需要翻译官的女孩
11 我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妈妈也没有安全感
12 妈妈的泪,就是我心里的痛
13 我总是为了妈妈,跟爸爸打架
14 我是班上的定海神针
15 拿刀割手的快感
16 情绪失控的高三男孩
17 我们不是亲人,是仇人
18 不写作业的小女孩返场记
19 二娃家庭的苦辣酸辛
20 竞争的父母,退缩的孩子
……
展开全部

节选

  《躲进房间的孩子: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诊疗笔记》:  妈妈的回答更有意思:“女儿在摸肚子,我问问她是否不舒服。”  果然女儿也说确实有点不舒服。  “好奇怪,爸爸一说话,女儿常常会肚子疼吗?”我要追问。  女儿翻个白眼:“反正看他不舒服,恨死他了。”  妈妈连忙解释女儿和爸爸的各种矛盾,爸爸总是惹女儿不开心,怎么说都不改。  父女冲突也很常见啊,可是妈妈每一句话都是指责爸爸惹恼了女儿,平时劝架也是一边倒,总是帮女儿说话。  被母女联手打压,这会不会是爸爸大打出手的原因呢?我不能放过这个问题。  关键时候,又是女儿回应:“我一直劝妈妈离婚,可惜她没同意。上次爸爸打妈妈,我觉得这是个劝她离婚的好机会。妈妈明明答应离婚,都把爸爸赶出去了,可是后来她又喊爸爸回来。我后面才知道,我觉得她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  这是一个操心父母婚姻的孩子,看上去是为妈妈伸张正义,出谋划策,其实是已经和妈妈粘连,不仅在情绪上和妈妈纠缠,在行为上通常也是和妈妈一个鼻子出气。虽说人类的婴幼儿时期就是靠母子粘连,来保障孩子得到足够的照顾,顺利成长。可是,如果快成年了,还是和妈妈密不可分,孩子就可能无法发展自己,不能应付外面的世界,甚至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心理疾病。  女儿承认,父母的矛盾是她抑郁的主因,要占百分之五十;自己经常有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不知道怎么排解,要占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原因也是问题年轻人*常见的:无法应付学校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家庭治疗认为,孩子如果不能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先看看他(她)是否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家庭关系上面,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太过于关注家庭,就很少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处理家庭之外的事情。  另外,孩子也会把与家人相处的关系模式,复制到家庭外的人际相处方式中,可是家里家外,总是有很多不同,所以,孩子可能会遭遇很多困难,也会越来越不愿出去应对外面的世界。  当然,夫妻总是会有矛盾的,而且太和谐的夫妻,往往也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遗憾,因为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冲突。  可是,当夫妻有冲突的时候,如果某一方总是和孩子诉苦,要求孩子支持自己,就会让孩子淹没在父母关系的张力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不能发展自己,而是变成父母中一方的打手,甚至是“核武器”。  有趣的是,女儿纠正了我的用词:“确实一直都帮妈妈,不过,也没‘核武器’那么严重。”  核武器的特点就是同归于尽。“明明是自己不想活,可是还要拉上父母,为什么你的爱恨那么矛盾?”我决定挑战她。  没想到,女儿马上红了眼睛,她点点头:“天下孩子都对爸爸有感情的,我也是放不下他。可是,我又受不了妈妈天天对着我哭。”  看到女儿流泪,妈妈立刻悲痛万分,两个人又哭成一团。  这对母女十分地情意相通,而我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够让母女分离,不再互相纠缠。  我只好问爸爸:“你究竟有多么难说话,需要母女两个联手,才能像天平一样,跟你平衡?”  结果爸爸缩头缩脑,小心翼翼地问老婆:“我,我也没那么难讲话吧,家里都是你说了算的。”  我干脆不出声,看他们两个怎么对话。因为在家庭治疗中,家庭成员讲什么,其实不重要,怎么讲的,对方有没有听,反映了他们的互动模式,这才是*重要的。  可是,妈妈根本不置可否。女儿一口咬定:“你打过我妈妈,我就恨你,我也恨我自己不能保护妈妈!”  真是奇怪,多年前的夫妻打架,变成今天死活绕不过的梗,谈话总是进入死胡同。我只好问妈妈:“你需要女儿保护你吗?喜欢女儿这样为你出头吗?”  妈妈擦擦眼泪,连声检讨自己,认为之前的事情是自己没有处理好,影响了女儿。爸爸也连忙承认错误。  可是,家庭治疗不是追责父母的失责,而是要让大家看到每个人为心理疾病贡献了哪些力量:三个人的舞蹈,大家是怎么样举手投足,互相配合的。  比如,女儿维护妈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妈妈的授意,可这也是爸爸导致的,而爸爸的大打出手,通常也是被其他成员激怒的结果。很多爸爸看到母子两个关系密切,常常会感觉自己多余,也会流连在外,不愿回家,而爸爸回家越少,妈妈就会越发失落和愤怒,越发只和孩子亲近。  一般而言,夫妻的相处方式通常和他们父母的夫妻关系模式密切相关。家庭大师维特克说过,婚姻就是两个家庭派出各自的替罪羔羊,去复制自己的家庭模式,而活着就是为了看看,到底哪个家庭的选手会赢得*后的胜利。  因此,接下来,我和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成长环境,看看从原生家庭中,他们继承了哪些家庭关系模式。(出于隐私保护的原因,不方便透露更多家庭细节,请读者们理解)  我们谈了五次,孩子终于出院了。有意思的是,女儿认为心理治疗对妈妈有作用,因为妈妈的情绪好了很多,不过对她自己没什么作用。  而我考虑的是:好在这个家庭愿意来谈,孩子的病,为家庭提供了一个对话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谈话中,重新认识自己和家庭,至少让孩子认识到不要选择用生病的方式解决问题。  ……

作者简介

  葛毅,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16-017),注册督导师候选人(DH-004),中德第四期家庭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德第二期系统式督导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国心理学会第五期注册督导师培训项目学员,国际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亲传弟子(自2015年至今,定期接受其家庭治疗督导),临床工作以心理动力学治疗和家庭治疗为主,积累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