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祯农书(精)/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王祯农书(精)/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196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2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030719676 ; 978-7-03-071967-6

内容简介

《王祯农书》由元代王祯编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解读。《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目前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农业的《农桑辑要》和代表南方农业的《陈旉农书》为主要蓝本,抢先发售融合南北农业的内容,被后世《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大量引用。原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其中《农桑通诀》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农器图谱》收录农具百余种,并辅以插图三百余幅,是我国古代农具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所宗。本书以孙显斌、攸兴超点校整理的《王祯农书》为底本,精选价值较高的若干章节,进行词语注解、随文旁批和篇末点评,全面阐释和解读原著的精义。

目录

目录
导读
一、作者介绍 1
二、王祯《农书》的成书及体例 6
三、王祯《农书》的成就、流传和影响 10
王祯农书
自序 19
《农桑通诀》
集之一
农事起本 21
牛耕起本 26
蚕事起本 28
授时篇** 33
地利篇第二 37
孝弟力田篇第三 46
集之二
垦耕篇第四 54
耙劳篇第五 68
播种篇第六 72
集之三
锄治篇第七 81
粪壤篇第八 87
灌溉篇第九 92
集之四
劝助篇第十 100
收获篇第十一 107
蓄积篇第十二 113
集之五
种植篇第十三 118
畜养篇第十四 128
集之六
蚕缫篇第十五 142
祈报篇第十六 150
《农器图谱》
集之一
田制门 157
集之二
耒耜门(节选) 183
集之三
??臿门(节选) 205
集之四
钱镈门(节选) 213
集之五
铚艾门(节选) 221
集之六
杷朳门(节选) 231
集之七
蓑笠门(节选) 241
集之八
蓧蒉门(节选) 244
集之九
杵臼门(节选) 250
集之十
仓廪门(节选) 260
集之十一
鼎釜门(节选) 268
集之十二
舟车门(节选) 274
集之十三
灌溉门(节选) 280
集之十四
利用门(节选) 301
集之十五
麦门(节选) 313
集之十六
蚕缫门(节选) 318
集之十七
蚕桑门(节选) 334
集之十八
织纴门(节选) 337
集之十九
纩絮门木绵附(节选) 345
集之二十
麻苎门(节选) 356
造活字印书法 365
《谷谱》
集之一
百谷序引 373
谷属(节选) 374
集之三
蓏属(节选) 378
集之五
蔬属(节选) 381
集之八
果属(节选) 383
集之九
竹木(节选) 387
集之十
杂类(节选) 392
集之十一
备荒论附 397
主要参考文献 403
展开全部

节选

导读 一、作者介绍 本书的作者是元代的王祯,他的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能看到的*早记载就是元代戴表元写的《王伯善农书序》,另外,因为王祯在各省任职,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也有一些其事迹的零星记载。例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王祯《农书》明嘉靖本前有元大德八年(1304)龙兴路官府刻书公文,里面就有对王祯生平简要的介绍:“承事郎信州路永丰县尹王祯,东鲁名儒,年高学博,南北游宦,涉历有年。尝著《农桑通诀》《农器图谱》及《谷谱》等书。”诸书记载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学者周郢发现与王祯相关的碑刻四通,有一通为《东平府路宣慰张公登泰山记》,此碑立于元至元二年( 1265),杜仁杰撰,碑题“奉高晚生王祯书并题额”。王祯自称“奉高晚生”,奉高为泰安旧称,那么王祯应为泰安人。据《元史 地理志》载:“泰安州 元初属东平路。 (至元)五年析隶省部。”至元五年( 1268)之前称王祯为东平人亦可,只是后来东平与泰安分立,则称泰安人更为准确。从其他碑刻得知王祯在元至元十二年( 1275)即十年后已为泰安州教授,至元十三年仍在任,这与《[乾隆]泰安府志》记载相合。 此后,王祯先后任旌德县和永丰县县尹 ①,在明清地方志中有零星记载。关于王祯在旌德和永丰的任职年限,《[万历]宁国府志》与《[万历]旌德县志》皆称王祯于元贞元年( 1295)开始任旌德县尹,这与戴表元《王伯善农书序》称王祯丙申岁即元贞二年为旌德宰相合。《[乾隆]旌德县志》卷十《杂记志》“祥瑞”记载,“元大德元年东鲁王侯祯尹旌”。那么大德元年( 1297)王祯仍为旌德县尹。戴序又称“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后六年,余以荐得官信州,伯善再调,来宰永丰”。据袁桷《戴先生墓志铭》载:“大德甲辰,先生年六十一矣,会执政荐于朝,起家拜信州教授。秩满授婺州,以疾辞。 ”戴表元《戴剡源先生自序》称“大德丙午冬,归自信州”,那么戴氏信州教授任期为大德八年甲辰( 1304)至大德十年丙午(1306)。从元贞丙申年(1296)算起“如是三年”,即两年后大德二年( 1298),王祯仍任旌德县尹,“后六年”正是大德八年戴氏出任信州教授。又《[康熙]江西通志》《[康熙]广永丰县志》等记载王祯“大德四年尹永丰”,大德四年即 1300年,清康熙年间顾嗣立编《元诗选》小传称王祯“官旌德宰,六年再调永丰”,应该从元贞元年推算,六年后正是大德四年。依戴序所述大德八年其任信州教授时王祯应还在永丰任上,王祯在《农器图谱》所附《造活字印书法》中称“予迁任信州永丰县 今知江西见行命工刊板”,是江西刻书时王祯应还在永丰县任上,而元代刻书公文落款为大德八年( 1304),与戴序相合。总结一下,王祯于元贞元年任旌德县尹,大德四年调任永丰县尹,至大德八年还在任。 王祯在元至元十三年仍任泰安州教授,之后至元贞元年近二十年间事迹没有记载,元代刻书公文称王祯“南北游宦,涉历有年”,正是说他前前后后在南北方各省做官。王祯在《农书》中多次提及“江”“淮”“浙”“中土”“燕赵”“秦晋”等地,一定程度上是其“南北游宦”的写照。按戴表元生于南宋淳祐四年( 1244),卒于元至大三年(1310),其《王伯善农书序》称王祯为“王君伯善”,则年辈大抵相仿,王祯至元二年自称“晚生”,应该与戴氏年纪相仿,二十岁余,到大德八年( 1304),则亦为六十岁余,刻书公文称王祯“年高学博”也正合适。清《四库全书》本《农书》前有王祯自序,落款为“皇庆癸丑三月望日东鲁王祯书”,则皇庆二年癸丑( 1313)王祯仍在世,以后事迹则湮没无闻。戴表元《王伯善农书序》(见《剡源文集》卷第七)记载王祯事迹*详细,原文如下: 世人尝讥嘲儒者无所用心,以为必不得已,宁退而躬耕山野间,为农以毕世,犹为无所愧负。余每隘而非之。使儒者诚用,将无民不得业,而农预其数矣,安在栖栖然亲扶犁负耒而后为善。昔者仲尼鄙樊须,孟轲辟许行,良为此耶?丙申岁客宣城县,闻旌德宰王君伯善,儒者也,而旌德治。问之其法,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苎、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获,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耰耧、耙釟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民初曰:“是固吾事,且吾世为之,安用教?”他县为宰者群捓揄之,以为是殊不切于事,良守将、贤部使知之不问,问亦不以为能也。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而旌德之民,利赖而诵歌之。盖伯善不独教之以为农之方与器,又能不扰而安全之,使民心驯而日化之也。后六年,余以荐得官信州,伯善再调,来宰永丰。丰、信近邑,余既知伯善贤,益慕其治加详。伯善之政孚于永丰又加速,大抵不异居旌德时。山斋翛然,望田家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墨竹图题诗》中自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和王祯一样,也曾历任各地县令,做百姓的父母官,关心民间疾苦,他们都是古代杰出士大夫的代表。 同时,王祯也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乾隆]旌德县志》卷六《职官志》“政绩”记载王祯“惠爱有为,凡学宫斋庑尊经阁及县治坛庙桥道,捐俸改修,为诸绅士倡。莅任六载,山斋萧然”。说他总是为修县里的坛庙路桥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禄,以倡导乡绅捐款,在旌德做官六年,家徒四壁,没有积蓄。又记载“每暇日躬率家童,辟廨西废圃,构茅屋三间,引鹿饮泉水,注为清池,以种莲芡,四面树以花草竹木,仍别为谷垄稻区,环植桑枣、木棉,示民种艺之法,扁其居曰山庄,命其圃曰偕乐”。说他亲自率领家童开垦荒地,种植花草竹木、果蔬木棉,为民示范之余也能自给自足。王祯的农学知识不是书本上的,而是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得来的,他动手能力极强,是个实干的农学家。这在他开发制作各种农具,创制木活字印刷县志等种种生产活动中充分展现出来。王祯除《农书》外,存世著述只有上文提到的四通碑刻中的一通《泰安重修灵派侯庙碑记》。另,王祯《农器图谱》所附《造活字印书法》中称“前任宣州旌德县尹 命匠创活字 试印本县志书,约计六万余字,不一月而百部齐成”,即王祯还曾主持编撰并创木活字印《旌德县志》,可惜该书早已散佚不传,其事在大德二年( 1298)左右。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以后,地方长官为官一任都要编修当地的地方志,表彰先进、倡导良善的乡风之余,还详细记载风土人情、名胜物产,使得后继者能够通过阅读地方志快速了解地情民情,以便更好地施行治理。这是因为在古代,基层地方长官一般都要异地任职,避免在自己家乡碰到亲朋的事难于秉公处理,这样来到一个新地方就要尽快熟悉地方情况。而编修刻印地方志就成了为官一任的责任,而且往往是通过筹资来完成的,不能动用公款。尽管王祯为官清贫,但还是想办法动手造活字完成自己编修地方志的义务。 二、王祯《农书》的成书及体例 王祯所撰《农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四库本称《百谷谱》)。王祯在《农器图谱》所附《造活字印书法》中称,“前任宣州旌德县尹,时方撰《农书》 命匠创活字。二年而工毕,试印本县志书 后二年,予迁任信州永丰县,挈而之官。是《农书》方成,欲以活字嵌印。今知江西见行命工刊板,故且收贮,以待别用”。王祯于大德四年( 1300)调任永丰,那么前二年即大德二年活字印刷《旌德县志》完成,再前二年即元贞二年( 1296)“时方撰《农书》 ”,就是说王祯元贞元年任旌德县尹不久就开始编撰《农书》。戴表元书序称王祯“自永丰橐其书,曰《农器图谱》《农桑通诀》示余”。似乎戴氏看到的时候《谷谱》还未完成。王祯原本计划创制活字自印《农书》,所以向戴氏索序很可能和创制活字同时进行,其后因“知江西见行命工刊板”,所以也就放弃自印。王祯自称“予迁任信州永丰县 是《农书》方成”,其迁任永丰在大德四年,不知此时所称《农书》是否包含《谷谱》。而元代刻书公文已提到“尝著《农桑通诀》《农器图谱》及《谷谱》等书”,则至迟元大德八年今《农书》所含三部分已完成。 按戴表元序,《农器图谱》《农桑通诀》编撰早于《谷谱》。《农桑通诀 收获篇第十一》有小注“沤麻法见《谷谱》 ”。这种标注应为后加。《农桑通诀》小注多处标注见《农器图谱》,皆称引为《农器谱》,而《谷谱》称引为《农器图谱》,亦有称引为《农器谱》,《农器图谱》又可以称引为《农器谱》。另,《农桑通诀 收获篇第十一》有小注“麦笼、麦绰、钐刃并见《农具谱》 ”。此《农具谱》应指《农器图谱》。《农器图谱 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