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间最温暖的归途——孙道荣散文精选集

世间最温暖的归途——孙道荣散文精选集

1星价 ¥20.5 (5.7折)
2星价¥20.5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827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68082785 ; 978-7-5680-8278-5

本书特色

★ 作品《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纷纷转载,全网阅读量过亿 ★ 著名暖心作家丁立梅老师感动推荐。中国新闻奖得主、著名作家孙道荣作品精选集。 ★ 语文特级教师推荐的散文阅读范本。书中文章连续10余年被30多个省市选作中考试题。 ★ 本书文字温暖纯净,读来令人动容,值得阅读、收藏的名家散文。 ★ 封面特邀知名插画师手绘插图,随书附赠精美书签1枚! ★ 孙道荣作品入选中考试题情况 2009年湖北省天门市初中毕业考试卷:《听一场电影》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试卷:《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2010年浙江省东阳市中考试卷:《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试卷:《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试卷:《每朵花本应芬芳》 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试卷《花朵本应芬芳》 201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试卷《命运可以随时拐弯》 2011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试卷《瞄准》 2012年湖北仙桃等四市中考试卷《改变世界的力量》 2012年云南大理丽江等八市中考试卷《倾斜65度的阳光》 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试卷《多说一两句话》 2013年湖北襄阳市中考试卷《转角遇到爱》 2013年辽宁盘锦市中考试卷《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201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试卷《城中河上的“清道夫”》 2015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试卷《美的对视》 2015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试卷《美的对视》 2016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试卷《谁关注你的背影》 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试卷《悬在空中的疤痕》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自主招生试卷《补丁也开花》 …… ★ 孙道荣精彩文摘: 一个流落外乡的人,为什么总喜欢带走故乡的一捧土?那捧土,不够种一棵树,也不够栽一朵花,在他想家的时候,他拿出来嗅一嗅,他就能嗅到妈妈的味道,村庄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根的味道,那是他在别的地方,别的大地之上,所闻不到的。 ——《大地的味道》 溯游而上的鱼,它们能找到热爱的活水,能抵达诗和远方吗?我不知道,但只要有水流,我就能看到那些溯游的鱼,在奋勇奔跃,它们的一辈子,就是向死而溯,因溯而永生。 ——《一条鱼的诗和远方》 如果你常从美好的事情中睁开眼睛,你的眼神就一定是明亮的,你的神情就一定是美好的,而你的心就一定是灿烂的。 ——《在美好中睁开眼睛》 总有一粒种子,它飞进了你的心田,并在你心中*柔软的地方,扎根,发芽,成长。心中这样的种子多起来了,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内容简介

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温暖的归途。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本书精选《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好看的对视》《错过季节的西瓜秧》《淬炼过的金子才会发光》等孙道荣经典散文作品。也许你有幸,可以一直留在出生长大的故乡,但如果你也像作者一样,背井离乡,四处奔波,也请不要失望,故乡总有一盏灯,遥遥地为你点亮着。从文字回到故乡,这是一个写作者*便捷的通道,关乎它们的每一个文字,都藏着一个回乡的密码。如果你无处可去,那么,就回到故乡吧。

目录

**辑 故乡是一盏不灭的灯

002 —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006 — 大地的味道

010 — 父亲们的铁锹

014 — 我的娘墩儿

019 — 田野里的浪

023 — 错过季节的西瓜秧

027 — 我在城市遇见了稻草

030 — 一条鱼的诗和远方

034 — 一棵树的生命哲学

037 — 田野里的小动物

040 — 那些爬满地头的藤

044 — 被鸟唤醒,被鸡吵醒

第二辑 在美好中睁开眼睛

048 — *美的对视

051 — 温暖的手语

054 — 在美好中睁开眼睛

057 — 织梦的纸盒子

060 — 我记得你年轻的样子

064 — 给孩子的生命教育

068 — 这个春天的花呀

071 — 看小孩子走路

075 — *美的姿势

078 — 师恩

083 — 书香长存

086 — 悬在空中的疤痕

090 — 树叶之美

第三辑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094 — 开在路口的花

098 —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101 — 一点点收集起来的阳光

104 — 人心是有眼儿的

107 — 看见自己生命的惊人光芒

111 — 与你在一起的日子

114 — 穿着爸爸的大鞋

117 — 大花脸

121 — 放风筝的父与子

124 — 花早枯了,它还绿着

127 — 只是不忍它离去

130 — 雨树下

134 — 边上坐着一个天使

第四辑 今天是个动词

140 — *宝贵的人生智慧

143 — 淬炼过的金子才发光

147 — 一张纸的玩法

151 — 身体里的木桶效应

154 — 蜜蜂的工作并不甜蜜

157 — 补天的人

162 — 今天是个动词

166 — 交换成长日记

171 — 我们画出了一个城市

175 — 发芽的心

179 — 命运可以随时拐弯

182 —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186 — 在行走中长大

第五辑 世间*温暖的归途

192 — 寻人启事

195 — 谁关注你的背影

199 — 你在我身边,但我想你了

203 — 妈妈的家,忽远忽近

207 — 妈妈,喊您千声也不倦

210 — 父亲都是艺术家

214 — 老母亲的**次

218 — 我以为母亲什么都不知道

222 — 我是你的“痒”

225 — 妈妈牌闹钟

229 — 我在心里说过了

233 — 我有多久没抱过你了

237 — 每朵花本应芬芳

240 — 世间*温暖的归途


展开全部

节选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亲戚的孩子结婚,邀请他去喝喜酒。欣然应允。 先坐飞机,再改乘绿皮火车,又坐了近两小时的客车,总算辗转回到了故乡。从车站走出来,他却有点恍惚了,喜宴是明天,他不知道是直奔亲戚家好呢,还是该先找个酒店落下脚,明天再赶过去? 这是母亲过世后他**次返乡。父亲10多年前就去世了,3年前,母亲也走了。办完了母亲的丧事,他在县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几日。临别时,妹妹对他说,哥,以后回来你就上我家住吧。当时他点点头。他没有完全从丧痛中走出来,也没有体会出妹妹的话的意味。当他再一次回乡,站在熟悉却又陌生的车站出口,他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去了。 以前当然不是这样。以前,父母在时,每次从外地回来,不管多晚,他都不着急,不担心,更不会茫然不知去处,他会打个车,直奔县城二十里外的家,那个他从小长大的乡村。有时候,他会提前告诉父母,我回来啦!有时候,忘了事先跟父母说一声,忽然就出现在了家门口,让年迈的父母又惊又喜,嗔怪他老大不小了,还搞突然袭击。 也有时候,并不急于回家,先到县城的妹妹家歇个脚,见见城里的亲朋,然后,再和妹妹妹夫一起,带着他们的子女,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地下乡,回家。一到村头,就看见了手搭在额头眺望的老母亲,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天知道她从几点钟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诉了老母亲他回来的消息。陈旧的老宅,忽然又被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站立不稳的样子。他们兄妹几个长大成人后,都像鸟儿一样飞离了老巢。只在他们回来时,老宅才再一次呈现出欢乐的、饱满的样子。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处。 他自然还可以像以往那样,先到妹妹家去。他和妹妹从小就关系很好,妹妹的孩子们,还有妹妹的孩子的孩子们,也都与这个不常见面的舅舅、舅爷爷很亲,但是,那终归是妹妹的家。以前落个脚,甚或小住几日,都没有关系,他是有自己的家的,父母在家里等着他呢,他随时可以回家。现在,再去妹妹家,就只能住那儿了,而不是落个脚,中转一下,歇息一下,真正成了一个借居的客人,与去别的亲戚家、朋友家,并没有什么两样。 他也考虑过,直接去那个办喜事的亲戚家。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被他掐灭了。人家要办大事,忙都忙煞,却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前招呼自己,他自觉甚为不妥。 还是先回老屋去看看吧。他在心里,用了老屋这个词,而不是家。父母都不在了,那已经不是家了。他叫了辆车,回到乡下。对司机说,你路边等等我,我还要回城的。他没有老屋的钥匙,老屋的一个墙角已经坍塌。母亲去世后,他和妹妹们将母亲的遗物整理好,锁上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看样子,县城的妹妹也不怎么回来。他绕着老屋转了几圈,残破的老屋,和心中那个家一起,再次坍塌一地。 在村口,他遇见了一个面熟的村民。村民说:“回……”话说了一半,咽了回去,变成了邀请:“要不,上我家坐坐吧。”他谢了村民,那一刻,他意识到,对这个他从小长大的村庄来说,他是个客了。 他乘车回了城,订了一家酒店。他知道,他是这家酒店的客。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给妹妹打了电话,告诉她,他现在县城,住在某某酒店。妹妹嗔怪说,哥,住什么酒店,咋不来家里住呢?他讪笑笑。妹妹说,那你过来吃晚饭吧。他答应了。 从酒店走到妹妹家。在门口,遇见了刚刚买菜回来的妹妹。邻居看看他,对妹妹说:“家里来客啦?”妹妹看了一眼邻居,抢白她:“什么客,我哥!”妹妹的话,让他感动,可是,他知道,那个邻居说的没错,他就是一个客。在妹妹家,他是客;在这个县城,他是客;在故乡,他也是个客。 那天晚上,在妹妹家,他与妹夫喝了很多。回到酒店,迷迷糊糊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问:“爸,你明天在家吗,我们回家来哦。”他告诉儿子,他回老家了,但是,你妈在家呢。 放下电话,他泪流满面。他已是客了,但是,他在,妻子在,那就是儿孙们的家呢!

作者简介

孙道荣 中国新闻奖得主,《读者》《青年文摘》等国民级杂志签约作家,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其中《寻人启事》入选人教版全国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另有多篇文章入选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