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话术技巧

父母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话术技巧

1星价 ¥9.0 (2.5折)
2星价¥9.0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63760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49637607 ; 978-7-5496-3760-7

本书特色

三千万词汇的力量|孩子*早学会的50个词| 语言的社会化训练 通过改变父母和孩子在沟通时的方式、重点、谈话行为甚至词汇使用,让孩子在幼儿成长阶段可以建立更强大的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执行力乃至对科学世界的认识。

内容简介

3岁前的孩童具有强大的学习潜力,而随着时间增长,他们的学习能力差距会逐渐显露出来,这很大程度受到其幼儿期父母语言引导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有意识对话的方式,开发1~5岁儿童的词汇量,让孩子掌握上千万词汇能更好地开发大脑。

目录

**章 父母的语言:你不知道的力量

    欢迎你,听见世界的声音 \\ 002

    度过儿童语言敏感期 \\ 006

    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是基础 \\ 011

    基因不一定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 015

    三千万词汇的力量 \\ 020

    创造“富有”的语言环境 \\ 023

  

第二章 提升语言质量,促进大脑发育

    神经可塑性:经验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 029

    贴近孩子的自我中心式思维 \\ 033

    表达丰富是高质量语言的表现 \\ 039

    像孩子一样说话没有什么不好 \\ 044

    改变描述方式,提升语言质量 \\ 049

    有效地拓展语言:从已知延伸向未知 \\ 053

  

第三章 有原则地沟通,建立语用能力

    语言的“工具性”:运用是*强的驱动力 \\ 060

    调动共情力的聚焦和思考 \\ 064

    强调对话中的话轮转换规则 \\ 069

    让孩子学会维持对话 \\ 073

    肯定语言与禁忌语言的运用 \\ 078

    避免语言暴力,创造信念差距 \\ 083

  

第四章 闲谈中的语言技巧

    目的性语言与闲谈 \\ 089

    接下来,是闲言碎语时间 \\ 093

    聊天时少用代词,孩子理解得更快 \\ 097

    日常闲谈,不要替孩子创设答案 \\ 101

    开放式提问,提升互动的主动性 \\ 105

  

第五章 用动词和形容词修饰孩子的语言世界

    孩子*早学会的50个词 \\ 110

    动词越准确,语言质量越高 \\ 113

    做“手舞足蹈”的夸张父母 \\ 117

    拓展形容词,让孩子加深对生活的体悟 \\ 121

    诱导孩子自发创造 \\ 126

    适当修辞,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与美感 \\ 130

  

第六章 用日常活动来强化语言场景

    不一样的儿童认知图式 \\ 136

    挑战新环境,刺激认知结构循环 \\ 140

    专注场景下,聚焦主题的沟通 \\ 145

    角色扮演能刺激亲子交流 \\ 150

    观察不平凡的一天 \\ 155

  

第七章 态度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成长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 162

    认知方式决定语言模式 \\ 166

    控制好情绪的语言力量 \\ 170

    语言的社会化训练 \\ 174

    影响思维和人生观的力量 \\ 179

展开全部

节选

1.父母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丰富,就是一种高质量语言的表现。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在孩子耳边重复新鲜的词汇越多,孩子的知识面就越广,语言的认知建立也越完全;而你输出的词汇种类越少,生动表达的程度越低,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就越局限。 2.当对婴幼儿说话时,6个月以下的宝宝往往会关注你的眼睛,因为那里传达着你*直观的情绪;6~8个月的宝宝更喜欢盯着你的嘴巴看,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好奇“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和“怎么发出同样的声音”;12个月以上的宝宝,盯着大人嘴巴看的概率又下降了,说明他明白了人是怎么说话的。但当你说一些宝宝没听过的词汇,他又会盯着你的嘴巴,这就是下意识学习的过程。 3. 语言资源易得,出自父母之口便能入得儿童之心,无须耗费任何人情与金钱。但它也是*难得的,同样是跟儿童咿咿呀呀地交流,为什么有的亲子交流能促进儿童语言认知的发展,有的亲子交流效率却大大降低呢? 可见,掌握好的交流方法,对儿童成长关键期的影响可见一斑。 4. 当我们说话时像孩子一样抑扬顿挫,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能让孩子快速感受到不同词汇的情绪、褒贬,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一个隐藏的影响是,孩子能建立很好的语感,懂得句子在哪里断句、怎样说话才有韵律。 孩子*早学会的50个词 语言学领域一直有个说法,当孩子认识了50个词后,他就会开始尝试组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语言发育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50个词,孩子要怎样组织呢?它体现了孩子怎样的思维,又能给我们的语言教育带来什么启发? Part. 1 语言,从场景中逐渐走出来 *开始,孩子眼中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词汇,而是跟某个特定的场景结合在一起、从属其中的一个元素。 妈妈抱着宝宝,唱着歌哄他睡觉,然后说:“宝宝睡觉,乖乖睡觉。” 对孩子来说,“睡觉”这个词不是孤立的某个动作,而是跟妈妈的拥抱、摇晃、耳边响起的歌声结合在一起的,属于这个场景的某个细节。 这一时期,孩子不明白语言的含义,也不会使用语言。你说的每个词,跟摆弄婴儿车时发出的咯吱声,或者摇铃铛时发出的叮咚声没有什么区别。那怎么才能引导孩子意识到“语言”的存在,让它从场景中走出来呢? 在不同情景下不断重复这个词,让孩子意识到它不仅仅出现在某个整体环境里,还有属于多个情景的共同之处。 当宝宝发现,妈妈指着趴在沙发上闭着眼的小狗会说“狗狗睡觉”,晚上关灯后妈妈躺在床上也会说“妈妈睡觉”,他就会将“睡觉”这个词从具体的情景中提炼出来,认为它属于这些场景中表现出的共性事物——所说对象都在躺着,闭上眼睛在休息。 宝宝对称谓的认识也是这么形成的。当他接触到一个温柔的女性,就会想起“妈妈”这个词时,他就会逐渐意识到“妈妈”与具体对象的联系。 所以,要让语言从场景中走出来,就要在不同的情境里重复它。只有创造丰富的、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才能让孩子尽快意识到“语言”与“场景”的不同。 Part. 2 *初的50个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当语言从场景中走出来,我们就可以给它划分类别了。语言学家尼尔森通过观察孩子的语言特征,总结了对儿童*初学会的50个词的分类。 名词:指向某个具体对象,如“爸爸”“妈妈”“桌子”等。 动词:表示某个具体的行为或者指令,如“坐”“躺”。 “走”“上”“下”等。 形容词:进行修饰或描述,如“干净”“软”“蓝色” “香”等。 断定词:表示某种交际活动中的态度,如“对”“错” “不能”等。 尼尔森对这些词进行划分之后,发现不同类型的词所占的比例,大概如下图所示。 *先认识的词中,占绝对优势的是名词,孩子会先认识身边的人和物“是什么”;其次是动词,孩子大多会将注意力放在吸引他的动作、响动上,喜欢热闹的场景,所以对动作的捕捉更灵敏;再次是形容词,意味着孩子不仅能观察周围的环境,还会总结出共同点,知道它们各自用什么词来表示;*后是表示态度的断定词,一般只需几个词就能表达清楚孩子的想法,相对比较简单。 Part. 3 逐步扩大修饰词的占比 语言运用中,名词不可以修饰任何词,但是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作为修饰词来用。修饰词的存在,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说话生动的人,一定会灵活运用精巧的动词和准确的形容词。所以,从*早学会的50个词开始,孩子的语言中,修饰词的占比一定会逐渐增大。 嘟嘟很喜欢拍皮球。一开始,他的表达能力比较差,每次都结结巴巴地对妈妈说:“玩,玩……球球。” 嘟嘟不管形容什么玩具,都用“玩”这个词。妈妈也不着急,一边做出拍打皮球的动作,一边告诉嘟嘟:“好,妈妈带嘟嘟去拍皮球。” 当嘟嘟拍打皮球的时候,妈妈就在旁边“直播赛况”:“拍球球,打球球,让球球从地上弹起来。” 时间久了,嘟嘟就会使用更准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拍球球,嘟嘟要拍球球,软软的。” 虽然嘟嘟说的话中只是多了两个词,但是拍皮球的动作、手感都被传达了出来,更容易想象嘟嘟拍球时的样子。 所以,认识名词只是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状态和变化都需要用修饰词来形容。这就要求家长教会孩子使用更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锻炼孩子对修饰词的认识和使用能力,这样他才能灵活、生动地运用语言

作者简介

蔡芳,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硕士,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北京市家庭学校校长,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院长,北京市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负责人。策划、编辑出版《让孩子快乐学习的52个方法》《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家长手册》《生涯指导36问——给高中教师的生涯指导建议》《乐学国学系列教材》等书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