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0657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100206570 ; 978-7-100-20657-0
本书特色
打破诗歌与戏剧的壁垒,以新的视角品读汉语新诗读翟月琴的《以戏入诗》让人感动和惊喜。卞之琳和袁可嘉的“戏剧性”批评犹如现代诗论的闪烁星座,经由作者跨世纪照亮20世纪80年代之后汉语新诗的舞台,通过对动作、人物、事件、冲突、场景等要素的分析,恢弘构建了“戏剧情境”的理论体系。这是一本展示批评技艺和理论创意的力作,为抒情传统的自我救赎、诗歌与戏剧的先锋实践开拓了足以期许的空间和愿景。 ——陈建华(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无论是在理论议题方面,还是在批评实践领域,翟月琴的论著《以戏入诗》都对汉语新诗中戏剧性的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具有标杆性的价值。作为翟月琴对当代新诗戏剧性进行长期深入探索的丰硕成果,本书填补了对新诗与戏剧关系的系统化研究的空白。此外,对当代诗的戏剧性在两岸创作中的表现所予以的普遍关注,也体现出广阔的视野和产生启示意义的文学史指向。 ——杨小滨(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政治大学教授)本书把诗歌视为和戏剧一样的“立体而综合的文本形式”,以新的视角解读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内容生动有趣,文本翔实,例证丰富,是研究汉语现代诗的优秀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同时讨论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点。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接、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目录
**章 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问题
**节 创作实践趋向
第二节 相关理论探索
小结
第二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
**节 形体动作
第二节 语言动作
第三节 静默的动作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场景
**节 场景的类型
第二节 镜像、梦境的错序
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声音
**节 独自诗:戏剧角色与人物的声音
第二节 傀儡诗:提线木偶与面具的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
**节 同题异体的改编热潮
第二节 以诗人戏的原创诗剧
第三节 诗(歌)剧场的空间展演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个案研究
附录二 诗人访谈
节选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首先,“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谈论戏剧情境的首要元素就是动作,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既是行动又是象征,牵动着情节与矛盾冲突的发展。而具体的戏剧情境则是生成和促发动作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静默的动作,前者为外部动作,后两者为内部动作。形体动作专指可见的肢体动作,语言动作包括语言形式的动作性和人物台词的动作性,静默的动作可区分为以静制动和以静促动两个方面。以上三种动作,由外部行为动作至内部心理动作,或隐或显,或强或弱,或有声或无声,牵动情节,引发冲突,是汉语新诗中*直接而基础的戏剧情境构成要素。 其次,“汉语新诗的戏剧场景”。诗人以场景营造戏剧情境,重点在于如何组织场景。探讨汉语新诗的戏剧场景,就是从诗篇的结构里发现一幕幕场景的流动过程,观察各个场景中的具体事件,并传达出与心理动作有关的情感激变。从诗篇结构出发,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可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的戏剧场景:日常生活场景,凭借片段拼贴式,体现的是诗人的散点透视与视角变换;家族历史场景,体现为重复叠加式,不乏疾病的痛感以及创伤的记忆;都市文化场景,采用多点跳跃式,蕴含着新旧错动的心理变化。除了以上三种类型之外,又专设镜像和梦境两个方面,分析诗歌意象与戏剧场景的互动:镜像不单是意象的呈现,更是人称的变化,在“你”“我”“他”的缠绕中感受现代都市两性关系的微妙之处;同样,梦境不单是意境营造,更是心理结构,诗人置身颠倒错乱的梦境里,遵循的是非秩序中的秩序,其诗作渗透着浓郁的死亡意识。 再次,“汉语新诗的戏剧声音”。戏剧声音是诗歌中发出的多重音效,包括诗人主体及塑造对象的对话或者独白。其中,角色和人物,木偶和面具,作为诗篇内部发出声音的另一主体,是诗人创造的形象、挑选的道具。结合几位诗人与剧本、剧场之间的微妙关系,可见他们在短小诗篇里所要处理的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间多元复杂的矛盾。戏剧独白诗和傀儡诗,是传达这些复杂性的有效诗歌门类。戏剧独白诗指的是诗人创造出戏剧角色、人物,与其完成对话:丑角频频登场,暗指诗人的边缘化处境;想象古典、历史人物,像是喧嚣语境里的幽深独语。傀儡诗主要谈诗人笔下的提线木偶、面具,由此展开线里线外、假面以歌的遐思:提线木偶尤其强调因“提线”的动作而产生的灵肉对话,面具则是以鬼神面、兽面和人面激荡出传统文化的回声。 *后,“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就“同题异体的改编热潮”而言,主要考量诗文本改编为剧场表演的过程,涉及文本的重组与删改,包含声音与肢体的舞台表现力,还关乎意与境的艺术追求;就“以诗入戏的原创诗剧”而言,讨论的是诗歌文本在戏剧演出过程中的意义,无论是还原无意识状态还是吟唱情思意绪,向内在心理空间深掘是诗剧之恒久追求;就“诗剧场的空间展演”而言,主题观念与剧场空间的选择决定了诗剧场的方向,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城市各具特色,测不准戏剧机构从与观众建立的关系出发打造先锋性诗歌剧场、北京瓢虫剧社以女性诗人的作品为基础创造女性诗歌剧场、深圳“**朗读者”将诗歌与剧场交还给普通市民,形成了当下诗(歌)剧场的三种美学趋向。这些演出,尽管融入了集体的心血,但实验才刚刚开始,未来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当然意味着,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作者简介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诗和中国话剧史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土,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学博土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专著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独弦琴:诗人的抒情声音》,主编《中国现代独幕剧精品鉴赏》《朝向诗的未来》。学术论文曾刊于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ticles,Reviews和Chinese Literature Today(美国)、《清华学报》(中国台湾)、《东方文化》(中国香港)、《中国比较文学》、《扬子江文学评论》、《戏剧艺术》、《南大戏剧论丛》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