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247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52页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76024746 ; 978-7-5760-2474-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庄子》现存33篇的首篇, 对它的理解关涉到对《庄子》的整体理解, 被认为是庄子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地。本书汇聚了海峡两岸当代“庄学”学者关于《逍遥游》的新近研究成果。收入书中的各篇论文, 从不同视角、不同进路对《逍遥游》的文本、思想与结构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思考 ; 对于《逍遥游》中具有结构性意义的问题, 如“逍遥”、“小大之辩”、“有用无用”等, 都有聚焦性的研讨。

目录

庄子“由巫入道”的开展
“四子”的隐显和出处
——论《庄子》中一个师生组合
“内在他者”
——论庄子思想中“生命的有限性”与“实践的可能性”
后形上学语意下的“道”:《庄子》文本中的“风”与“自我”构成

广“小大之辩”
——从《庄子·逍遥游》说起
以“大”为逍遥
——论清人阐释庄子逍遥义的基本指向
《逍遥游》的小大之辩
庄子“小大之辩”新探——兼及对“逍遥”的理解
以“环中”释《逍遥游》:游于“小大”两种型态“之间”的逍遥

无用与大用——论庄子与惠施的一个争论
庄子之“无用之用”论题简释
用无与器道:从王夫之《庄子解》到茶道哲学
“无己”与“无用”:从个体逍遥到天下秩序
《庄子·逍遥游》的政治空间

试论《逍遥游》中的“卮言”:从语文学到哲学的分析进路
“之间”的浮游:《庄子·逍遥游》与主体的转化
“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以《逍遥游》为核心之展开
“逍遥”的秩序之思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
《庄子·逍遥游》的文本逻辑与思想结构
《逍遥游》的诠释问题:随郭象而思

《庄子》的关系性自由与吊诡性修养——疏解《逍遥游》的“小大之辩”与“三无智慧”
自由主体与整体性境域的双重转化及其相互生成
《庄子·逍遥游》的文本梳理与义理阐释
“逍遥”的语素构象与《庄子》的认知特征
“力治”与“化成”——《庄子·逍遥游》“藐姑射山神人”一章的政治向度
庄屈两种“逍遥游”辨证

展开全部

节选

  《的文本、结构与思想》:我们如果比较姑射神人与《列仙传》中的仙人之叙述,或者与《山海经》的神巫比较,很难不认为姑射神人即是游仙,而这种能游乎四海之外而又能不受水濡火焚的“游仙”,其前身很可能就是巫。后世道教中的“仙”、道教成立前的“巫”、北方游牧民族的圣者“萨满”与《庄子》书中的“神人”,四者可能是同出而异名,如果说是“一花开四叶”也未尝不可,他们的家族类似性特浓。如果依据连叔的说法,天壤间确有此种人物,肩吾是少所见多所怪。从文字看,庄子似乎赞成此一观点。然而,如果广成子与连叔之语可以代表庄子的立场,亦即庄子真好仙道的话,那么,《刻意》篇中,庄子对那些“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以求长寿的人之揶揄,该如何解释?《至乐》篇提到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也提到庄子用马捶敲击空髑髅,夜晚梦见髑髅来谈死亡之乐之事,这两则有名的寓言又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也许《至乐》篇与《刻意》篇文字疲软,不能代表庄子的观点。然而,如果我们坚持广成子与连叔之说才能代表庄子的观点,我们马上要面临一个难题,此即这两则故事的论点与《庄子》全文的主题是否一致?如果庄子真的继承“仙学”的传统,那么,《庄子》此书不折不扣地该视为丹道之书,而且其丹道内容包含内、外丹两义,它因此可视为更早期的一本《周易参同契》。丹道中人如陆西星对《庄子》此书的认祖归宗,也就有了正当性。《庄子》一书庄谐夹杂,作者的意图有时真不好把捉。但再怎么难以捉摸,总还有一致的风格,否则,何以成家。至少内七篇是一般公认*足以代表庄子论点的作品,可以作为检证的标准。我们如以内七篇的文字风格与义理为参考架构,那么,“鼓盆而歌”与“敲打髑髅”两则的叙述都失于轻佻,很难相信可以代表庄子的论点,庄子似乎不是那么乐以歌咏死亡。但对立的另一边的观点也不见得站得住脚,“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与“姑射神人”两则故事都很玄妙。前者如果真是出自庄子之手,其语言真是像丹道语言,后者的“姑射神人”也很有资格解作飞仙图像,而飞仙图像也见于早期的丹道著作。但庄子在这两篇文字的立场,恐怕不是正面的肯定命题,而是以神话的叙事架构融合了庄子的新解。庄子无疑对神话主题相当熟悉,对姑射仙岛的神话念兹在兹,对神话所代表的更完整的意识或生命之“真实性”也非常确信,因此,其语言有时不免在“神话的真实”与“经验世界的真实”之间滑动。但归根究底,庄子思想不会落在巫或萨满所追求的人格层次,这是很难否认的。笔者倾向于在工夫论的系谱内,广成子与姑射神人两节的叙述都含有丹道的部分因素,但主轴不在此,其重要性无论如何不宜放大。《在宥》篇所述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就字词的票面价值衡量,绝不能代表庄子论点。而姑射神人的情节*好的解释,则是一则有关逍遥义的“重言”。笔者所以作此宣称,并非出主人奴,故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献,作片面的曲解。而是巫医、萨满、丹道这些概念都预设了对生理生命永续经营的执着,他们的事业都隐含了一种金丹的隐喻,亦即人的生理生命经过一种人为的努力,可以达到“金性不败朽”这样的境地。但庄子生死观*大的特色乃在于打破生死的界限,死生被视为一种连续性存在的圆环之两端,两者既非断层,因此,也就没有追求生理不朽这样的诱因。需要为发明之母,没有成仙的需要就没有仙丹的发明。死亡不在人生的事件系列之内,但死亡却是构成人生活动的意义结构中的一大宗。先秦哲人中,庄子是*不忌讳谈论死亡的哲学家,死亡对庄子而言,只是各种存在状态变化中的一项而已。《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没有无昼之夜,也没有无夜之昼,昼夜更迭,交相辉照。庄子是首位将死生和昼夜类比的哲人,死和生的关系就像纸张的双面一样,不存在单面的纸张,因此,没有“只生不死”这样的自然规律。“死亡”是存在物的*终因,是内在于“物”之基本属性,其自身之现象即解释了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然。“自然”是“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不能再追溯原因,也不可逃避。……

作者简介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先秦哲学、道家哲学、王夫之哲学、古典政治哲学等。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中庸的思想》《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等。 赖锡三,新竹清华大学哲学博士,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儒释道三家思想、道教内丹学、庄子哲学研究。出版《庄子灵光的当代诠释》《丹道与易道》《当代新道家》《道家型知识分子论:庄子的权力批判与文化更新》诸书。学术兴味在于重建当代新道家,及开发《庄子》在当代的跨文化潜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