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形态研究——语义、价值和实践的逻辑

高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形态研究——语义、价值和实践的逻辑

1星价 ¥46.8 (6.0折)
2星价¥46.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35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B
  • 页数:442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010243511 ; 978-7-01-024351-1

内容简介

书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沿着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思维逻辑,从不同的文化传统镜像出发,对“文化自信”作语义-精神形态的阐释;第二部分沿着“自信是自卑和自负之间的中道”“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卑和文化自信之间的中道”的思维理路,对“文化自信”价值-精神形态的诠解,阐发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深层次诱因,阐明克服或者走出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进而走向文化自信的逻辑迭演;第三、第四部分沿着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原则,自然区分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精神形态”和“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精神形态”两个部分,史实结合,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我国特别是近代以来文化自信作简要的历史回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三大来源视角出发,构设新时代重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进路。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国文化自信的语义精神形态 一、文化的“文化理解” (一)文化的语义辩解 (二)文化的功能价值 (三)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文化的社会实存 二、文化自信的文化结构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三元结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 (三)中国革命文化的四维阐释 (四)社会主义优选文化的精神气质 三、自信的“语义辩解” (一)自信的质的规定 (二)自信的内涵特征 (三)自信的社会实在 中篇 中国文化自信的价值精神形态 一、作为“中道”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 (二)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 (三)作为“中道”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与客体力量 (一)文化自信的主体与客体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体与客体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建构的主体实践力 (四)新时代文化自信建构的客体影响力 下篇Ⅰ 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精神形态 一、守旧派的“崇本复古”与文化自负 (一)守旧与守旧派的划定 (二)守旧派的代表性人物 (三)“崇本复古”的思想倾向 (四)守旧派思想的历史成因 (五)守旧派思想的负面影响 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与文化自恋 (一)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洋务派与守旧派之争 (三)“西学中源”论要义 (四)洋务派“中体西用”综括 (五)“中体西用”的实质与作用 三、维新派的“中西调和”与文化自疑 (一)维新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维新派的“中西调和”思想 (三)儒学思想正统地位的没落 (四)维新派的中西文化调和 四、民国时期“全盘西化”与文化自弃 (一)“全盘西化”的历史背景 (二)“全盘西化”思潮的演变 (三)“五四”是否全盘反传统 (四)“全盘西化”的思想主张 (五)对“全盘西化”的理性思考 五、共产党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文化自信 (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观形成 (二)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更加纯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 六、文化自信百年流变的当代启示 (一)跳出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的窠臼 (二)从增强文化自觉到坚定文化自信 (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 下篇Ⅱ 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精神形态 一、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样态 (一)文化自卑的现实样态 (二)文化自负的现实样态 (三)文化自信的现实样态 二、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三、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表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设的自信 四、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民族基因 (二)革命文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三)社会主义优选文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树立思想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五、中国文化自信的实践进路 (一)激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 (二)把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航向 (三)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 (五)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绪新,东南大学伦理学专业研究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530工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东西方文化传统及其伦理精神比照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课题2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合著(编)5部。荣获安徽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社科应用精品成果二等奖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入选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1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1部、中国伦理学会和光明日报《博览群书》“年度十本好书”1部。荣获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江南大学“我*喜爱的老师”、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