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第三版)(新编21世纪金融学系列教材)

包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第三版)(新编21世纪金融学系列教材)

¥35.6 (7.4折) ?
1星价 ¥35.6
2星价¥35.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7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300307534 ; 978-7-300-30753-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16年商业银行从业经验和18年高校理论探索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其*为显著的特点。本书一改现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承袭传统银行模式的编写思路,把当今银行业务绿色化、银行管理科技化、银行经营数字化等现代要素有机融入进来。本书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经营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既不是理论的赘述,也不是案例的堆积;既不是对国内传统商业银行教材的照搬,也不是对国外教材的翻版。它是一本集逻辑性、现代性、实操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新教材。为了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本书每一章后面都列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适合应用型大学生培养之用,也适合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参阅。

目录

第 1 章 现代商业银行导论1
1.1 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4
1.2 现代商业银行的构架与类别 9
1.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大原则 12
1.4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与运行机制 13
第 2 章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 16
2.1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概述 17
2.2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与功能 22
2.3 国际准则与稳健经营 25
2.4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37
第 3 章 现代商业银行负债 44
3.1 现代商业银行负债概述 45
3.2 现代商业银行存款负债 46
3.3 现代商业银行其他负债 51
3.4 现代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53
第 4 章 现代商业银行现金资产 58
4.1 现金资产概述 59
4.2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61
4.3 现金资产与流动性预测 62
第 5 章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66
5.1 信贷的内涵和外延 67
5.2 贷款的基本类别 70
5.3 贷款的政策与程序 73
5.4 贷款的定价 76
5.5 贷款的质量评价 81
5.6 问题贷款的预警和处置 83
第 6 章 现代商业银行证券资产 89
6.1 银行证券资产概述 91
6.2 银行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 92
6.3 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97
6.4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 99
第 7 章 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03
7.1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105
7.2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 107
7.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09
7.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110
第 8 章 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113
8.1 中间业务概述 117
8.2 中间业务类别 121
8.3 中间业务管理 126
8.4 商业银行理财新规 137
第 9 章 现代商业银行国际业务 145
9.1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概述 147
9.2 国际存款业务 149
9.3 国际结算业务 150
9.4 外汇交易业务157
9.5 国际贸易融资161
9.6 涉外信贷业务164
9.7 国际债券业务 165
9.8 "走出去" 的银行业务 165
9.9 "双循环" 下的银行发展策略 168
第 10 章 绿色金融与现代商业银行 175
10.1 绿色金融概述 177
10.2 我国绿色金融工具 179
10.3 国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 180
10.4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183
10.5 促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基本路径 185
第 11 章 金融科技与现代商业银行 188
11.1 金融科技概述 189
11.2 大数据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193
11.3 云计算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196
11.4 区块链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198
11.5 人工智能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200
11.6 5G 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203
11.7 物联网商业银行应用场景 205
11.8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应用趋势 207
第 12 章 数字金融与现代商业银行 210
12.1 数字经济概述 211
12.2 数字金融概述 212
12.3 数字银行 214
12.4 数字货币 218
第 13 章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 223
13.1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225
13.2 非财务因素分析方法 239
13.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249
第 14 章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60
14.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262
14.2 信用风险 262
14.3 市场风险 266
14.4 流动性风险 268
14.5 操作风险 270
14.6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科技 272
展开全部

节选

  1.1.4.1 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  (一)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贷业务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扮演的信用角色。这一功能有以下作用:  (1)使闲散货币转化为有用资金。商业银行通过开办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业务,把闲散在居民手中的货币集中起来,投放到生产和流通部门,使之成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扩大了社会资本的规模,促进了生产和流通。  (2)续短为长,使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商业银行存款种类多样,可以使短期资金在期限上相衔接,变成数额巨大的长期稳定的资金,以满足社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  (二)支付中介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支付中介使商业银行成为单位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人和支付代理人,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出纳中心和支付中心,并成为整个社会信用链的枢纽。  支付中介功能具有两个作用:  (1)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廉价的资金来源。客户想要利用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获得转账结算服务便利,首先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并存入一定的资金。这使商业银行能集中大量低息甚至无息资金,以作他用。  (2)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金投入。商业银行广泛提供非现金转账结算和支票收付服务,既可加速资金周转,又可大大减少现金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进而使现金的保管费、铸造印刷费、运转费等社会流通费用大大减少,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  (三)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除存贷业务以外的范围更加广泛的资金服务。  (四)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公众存款的有利条件,将其沉淀的部分用于贷款,使原始存款衍生出更多的派生存款,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银行利润(即存贷利差),一方面扩大了社会货币供给量。  (五)调节经济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从而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宏观经济目标。①  1.1.4.2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商业银行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中枢。  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家庭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资金借贷关系,通过办理各种形式的结算、借贷业务,为社会经济活动实现绝大部分的货币周转。它的存贷款业务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提供这些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就自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②  (2)商业银行是社会货币供给量的主要闸口。  由于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接受社会活期存款的机构,因此,它一方面大量吸收活期存款,提供转账结算服务,另一方面利用贷款、投资业务和支票转账结算服务引来派生存款,并通过这种派生存款的创造与消减来影响社会货币供给量。③  (3)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商业银行通过其日常业务活动,详细地掌握了各行业、企业和家庭的全面而准确的经济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为各行业、企业和家庭提供投资咨询和财务咨询服务,从而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为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国民经济中其他各项重要比例关系,实现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④  (4)商业银行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  由于市场经济还存在信息不对称、未来不确定等缺陷,政府有必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和商业银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政府要利用财政信用调节经济时,它所发行的政策性债券有很大一部分要由商业银行来认购。当政府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商业银行就要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调整其贷款投向。当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调节社会货币供给量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商业银行再贴现率、对商业银行进行国债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另外,中央银行每年发行大量票据,其销售对象也是商业银行。⑤

作者简介

唐士奇,高级经济师,***“双师型”教师。曾任某商业银行省分行科长、副处长及支行行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金融研究所所长。现任横琴创新金融研修院教授、院长。兼任广东省珠海市金融学会监事长、珠海市经济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珠海市理财规划师协会总顾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