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01721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100101721 ; 978-7-100-10172-1

内容简介

《论道》是金岳霖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完备、*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书中以道、式、能为基本范畴,通过逻辑的推演建构出独特的本体论。这本书的问世使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方法论上的革命,在重感悟而轻逻辑的中国文化圈中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充分体现了金岳霖先生中西合璧的著述风格。

目录


绪论
**章 道,式-能
第二章 可能底现实
第三章 现实底个体化
第四章 共相底关联
第五章 时一空与特殊
第六章 个体底变动
第七章 几与数
第八章 无极而太极
金岳霖先生学术年表
金岳霖先生的道形而上学和圣哲观

展开全部

节选

  “成虚”两字我不喜欢,可是,我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名称。同时成虚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两可能底同时打住现实。所谓成虚就是打住现实。可能底开始现实可以同时,打住现实当然也可以同时。两可能底同时成虚是一可能,但是否为一现实的可能就不容易说。我们似乎不能根据以上所说的话,指出两可能来说它们底成虚是同时的。当然先后两可能,如果成虚,它们底成虚是同时的,这就表示它们底同时成虚是可能;但先后没有成虚,所以从这两可能看来,我们不能说两可能底同时成虚是现实的可能。  但同时成虚不仅只于以上一种,它不一定是两可能打住现实底同时,它可以是一可能底现实与另一可能底打住现实同时,既有轮转现实的可能,而轮转现实又是现实的可能,这样的同时现实是现实的可能,这样的同时成虚也是现实的可能。总而言之,“能”既只有那么“多”,有人必有出,人为可能底开始现实,出为可能底打住现实;有些出入有间,有些无间;这无间的出入就是一可能底现实与另一可能底打住现实同时。  二·二五 一可能底现实有均等现实的可能。  兹以甲为开始现实的可能,另有乙,可能它与甲底关系可以使我们说:“如果甲是现实的可能,则乙是现实的可能”,或者“乙可能底现实可以从甲可能底现实推论出来”(请注意后面这一句话表示前面的话不是一具有所谓“真值”蕴涵的话。其所以要这样地表示一下,就是要避免真值蕴涵底Paradox)。这两句话表现均等现实底意义。这里乙可能就是甲可能现实时的均等现实的可能。我们也可以说均等现实的可能是一现实可能所属的可能,均等现实的可能也许早已现实,也许与现实的可能同时现实,这一点我们在此处用不着提出讨论,这是“甲”种均等现实的可能。  还有乙种均等现实的可能。上面已经说过,一可能底现实可以有同时成虚的可能。设以甲为开始现实的可能,丙为同时成虚的可能,如果丁与甲丙底关系可以使我们说:“如果甲是现实的可能,则丁是现实的可能”,或者“丁底现实可以从甲底现实推论出来”;“如果丙是现实的可能,则丁是现实的可能”,或者“丁底现实可以由丙底现实推论出来”;则丁是甲底“乙”种均等现实的可能。  简单地说,丁是甲丙两可能所同属的可能。  这里“甲”种均等可能底现实是“乙”种均等可能底现实,而“乙”种均等可能底现实不一定就是“甲”种均等可能底现实。它们有包含关系,这关系以后再提出。  二·二六 一可能底现实有均等未现实的可能。  这里的未现实的可能不是二·二四所说的成虚的可能。成虚的可能是从前现实而现在打住现实的可能,这句话底未现实的可能不指随着一可能底现实而现实,或随着一可能底现实而成虚的可能。这句话不过是说一可能底现实总有别的可能“依然”未现实,或“仍旧”未现实。  对于这些可能,我们也许可以说以下的话:  如果现实的可能是甲可能,这均等未现实的可能一定不是甲可能所包含在的可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因为凡是甲所包含在的可能都是甲可能现实时的均等现实的可能,而均等现实的可能绝对不能又是均等未现实的可能。  老是现实的可能当然不是均等未现实的可能。这其实用不着说的。一方面它们既是老是现实的,当然不能又是未现实的;另一方面老是现实的可能是任何可能现实时的均等现实的可能,当然也就不是均等未现实的可能。  老不现实的可能是任何可能现实时的均等未现实的可能,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一句话也可以表示逻辑书上所说的“空类包含在任何类”。这一点与方才所说的那一点,以后还要提及。  除老不现实的可能外,相对于任何一可能底现实,均等未现实的可能有以下三种:(一)设以甲为现实的可能,包含在甲而同时又未因甲底现实而现实的可能,(二)设以乙为同时成虚的可能,包含在乙而又从来没有现实的可能,(三)既不包含在甲,也不包含在乙,而同时又不包含甲或乙的未现实的可能。这三种可能与甲可能底现实“不相干”。  ……

作者简介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