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131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111713111 ; 978-7-111-71311-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学研究者本书是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研究成果,由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领军者、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颖慧著,它基于面向未来的教师,能够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掌握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本要领,让普通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内容简介

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看北京,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看海淀。本书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 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是一本我国中小学教师面向未来开展教师研究真正需要的书。全书共九章,从研究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历程,提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需要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在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教育的过程中,*终成为具备良好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信息素养的优秀研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中小学的教师研究不同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研究,以观察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是一种实践场景中的问题解决式研究。研究让教育生活富有理性思想的光芒,研究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行动者和反思者。

目录

前言
**章 什么是研究型教师1
1.1 教师职业演变 1
1.1.1 教育,以传递知识为要务 1
1.1.2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3
1.2 教师专业发展 5
1.2.1 教师专业自主权 5
1.2.2 教师专业知识6
1.2.3 教师专业能力 8
1.2.4 教师专业素养 10
1.3 研究型教师 12
第二章 教师为什么需要研究14
2.1 研究点燃教育改革星星之火 14
2.1.1 教育在改革中静悄悄地发展14
2.1.2 改革在教师研究中稳步推进 16
2.2 研究赋予教师职业理性之光 18
2.2.1 教师在工作中研究 19
2.2.2 教师在研究中工作 20
2.3 研究激发专业发展内生动力 22
2.3.1 破解教师研究难题23
2.3.2 激发教师研究活力 25
2.3.3 加强教师研究指导 27
第三章 教师需要研究什么29
3.1 研究教学过程问题 29
3.1.1 教研制度历史沿革29
3.1.2 校本教研制度建立 33
3.1.3 教师研究的着力点 35
3.2 研究教育科学问题38
3.2.1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38
3.2.2 教师研究的特质41
3.2.3 小课题研究 42
3.2.4 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 44
3.3 研究学生发展问题 47
3.3.1 研究学生心理问题 47
3.3.2 研究学生学习品质 51
3.3.3 研究学生发展指导 54
第四章 教师研究需要什么样的思维能力57
4.1 教师研究的思维特质 57
4.1.1 什么是教师思维 57
4.1.2 教师的思维习惯 58
4.2 教师研究的科学思维能力59
4.2.1 教师研究的思维特质 60
4.2.2 教师研究的理论思维 61
4.2.3 教师研究的实践思维 64
4.3 教师研究的思维方式 66
4.3.1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主观性 67
4.3.2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简单化 67
4.3.3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封闭性 68
4.3.4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片面性68
4.3.5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功利性 68
4.3.6 教师研究的思维需要避免具象化 69
第五章 教师研究需要什么样的阅读素养70
5.1 阅读是教师的学习方式 70
5.1.1 阅读激发教师的通识学习 71
5.1.2 阅读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 72
5.1.3 阅读激发教师的专业学习 73
5.1.4 阅读激发教师的持续学习74
5.2 教师研究需要专业阅读 75
5.2.1 教师专业阅读的目的性 77
5.2.2 教师专业阅读的学科性 78
5.2.3 教师专业阅读的综合性 78
5.2.4 教师专业阅读的终身性 78
5.3 教师研究需要文献阅读 79
5.3.1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 79
5.3.2 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80
5.3.3 怎样开展研究性阅读 82
5.4 如何推动教师专业阅读83
5.4.1 审视教师的阅读现状 83
5.4.2 建立教师阅读工程 84
5.4.3 创新教师阅读方式86
第六章 教师研究需要怎样的信息素养88
6.1 技术重构教师研究 88
6.2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形态变化90
6.2.1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思想变化90
6.2.2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手段变化 90
6.2.3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模式变化 91
6.2.4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活动变化 91
6.2.5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能力变化 92
6.2.6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伦理变化92
6.3 教师研究的信息素养 92
6.4 教师研究的信息技术能力 94
6.4.1 教师研究的信息技术认知能力 95
6.4.2 教师研究的信息获取能力95
6.4.3 教师研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96
6.4.4 智能时代教师研究的互联网终身学习能力 97
6.4.5 教师研究的信息伦理道德能力 97
6.5 教师研究的自媒体素养 98
第七章 教师怎样选择课题研究方法101
7.1 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101
7.1.1 课题研究的选题 102
7.1.2 课题研究的论证 102
7.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03
7.1.4 课题研究的实施 103
7.1.5 课题研究的总结 103
7.1.6 课题研究的成果 104
7.2 教师课题研究的方法体系 104
7.2.1 社会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105
7.2.2 教育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106
7.2.3 教育的行动研究109
7.2.4 教育的叙事研究 111
7.2.5 教育的经验研究 113
第八章 教师如何进行学术表达115
8.1 教师的学术表达能力 115
8.2 教师的学术论文写作 117
8.2.1 教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素 117
8.2.2 教师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119
8.2.3 教师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120
8.3 教师的教育叙事写作 122
8.4 教师的研究报告写作 123
8.5 教师的教育专著写作 125
8.5.1 梳理课题研究素材 125
8.5.2 分析课题研究思想126
8.5.3 形成专著写作框架 126
8.6 教师的课题论证报告写作 127
8.6.1 撰写选题依据 127
8.6.2 撰写研究内容 128
8.6.3 撰写思路方法 128
8.6.4 撰写创新之处 128
8.6.5 撰写预期成果 129
8.6.6 撰写研究基础129
8.6.7 撰写研究条件 129
第九章 怎样建立教师研究的服务体系130
9.1 教师研究的管理体系130
9.2 教师研究的指导体系 135
9.2.1 教师研究的指导原则 136
9.2.2 教师研究的指导素养 137
9.3 教师研究的培训体系 140
9.3.1 教师研究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141
9.3.2 教师研究的培训工作方式创新 142
9.4 教师研究的评价体系 143
9.5 教师研究的成果评奖体系 147
参考文献150
后记15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实证的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未来学校研究、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监测研究、学校建筑与学习空间研究等。 吴颖慧: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海淀教育书院执行副院长,正高级教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