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2407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07页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67240735 ; 978-7-5672-4073-5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对课程的认知、教材与文本解读、教师的定位、阅读教学的创新与传承、对同课异构的思考、作文教学的平民建构、单元教学与群文阅读、评与被评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平民化”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观点。所谓“平民化”,一指学生对象,即除却少数“精英”和极少数“学困生”外的绝大多数“平民”学生:二指施教对象,即占绝大多数的“非精英”“平民”教师;三指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根据实际尽可能地化“繁”为“简”,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为主。
目录
语文教学的“平民化”设想与探索——王家伦访谈录(代自序)
对“语文”的认知
看山还是山——从“2017课标”看语文“课改”的“语文”指向
从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论语文教学横向渗透的多维建构
论现代社交软件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教材与文本解读
人教社1990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启示
部编本教材教学方法论析
《五人墓碑记》几个时间辨析
经典文本教学的回归与出路
影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因素分析
论文本之“文”解读的三个维度
寻找进入“故乡”的路
教师的定位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良师”“名师”与“卓越”追求
阅读教学的创新与传承
也谈阅读教学的“创新
以比较阅读教学《琵琶行》
古诗词并不遥远——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
请给副板书应有的地位
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
“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整个儿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必须警惕的几个倾向
从三堂课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通过“整读”悟透《水浒传》的悲剧色彩
对“同课异构”的思考
“同课异构”还能走多远?——对语文教学公开课形式的思考
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对语文公开课形式改变的探索
“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作文教学的“平民”建构
论学生语文读写能力转换的梯度
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作文教学中的落实
论古诗文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论“随文练笔”之“随”与“不随”
……
单元教学与群文阅读
再探“片段授课”
测试探微
评与被评
后记
节选
《语文教学的“平民化”》: 我们还是习惯于把开始于21世纪之初的这场语文课程改革称为“新课改”。其实这场语文“新课改”早已不“新”,从21世纪初算起,这场“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如果从先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算起,则已经将近二十年了。然而正因为这场“课改”至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还只能以“新”称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2017课标”)的问世,实际上就是拨乱反正,保持这次“课改”的“连续性”。 一、看山是山:“新课改”本来面目 近来经常有人指责他人忘记了语文“新课改”的本旨,也经常听到“难道我们还要回到‘课改’前的老路上去吗”之类的责问。我们很想问问这些朋友,你们真的知道这场语文“课改”的初衷吗?知道其前因后果吗?确实,这场语文“新课改”的初衷已经渐渐模糊,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要看清“新课改”的本来面目,就需要追本溯源了。 (一)“万炮齐轰”中闪亮登场 语文“新课改”本从属于21世纪国家新课程改革;但是说语文“新课改”引发了这场“新课改”,并不过分。*早,正是20世纪末发生的对语文教学的“万炮齐轰”引爆了这场“新课改”,一时甚至出现了“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样的说法。语文教学一下T子成了千夫所指,差不多成为“人民公敌”。那么,如此遭人憎恨的语文的主要罪状是什么呢?简言之,那就是低效,就是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以致学生不喜欢。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考试时语文“涨分”难。学生骨子里已经有着功利主义的底子。于是逼出了语文“新课改”,而整体的课程改革也就随着语文“新课改”开始了。 语文教学的*早改革在高考中体现,1999年高考出现了“话题作文”,当时一片叫好声。其实话题作文改变的不仅仅是作文的形式,更改变了作文思维的开放性和作文评判标准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就是语文“新课改”的前站。但是,我们今天只是肤浅地反思话题作文因为有“宿构”的可能及评分容易产生分歧等问题而不适合用于高考,却忘了话题作文为语文“课改”试水的历史价值。 简言之,语文“新课改”就是因为全社会对语文教学的低效不满而逼出来的,而语文“新课改”的步伐也先于整体的“课改”。 (二)从先行者“研究性学习”看“新课改”本心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不从属于语文,但是,“研究性学习”天生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研究性学习”会先于整体的课程改革出现。其实,先行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把“新课改”*主要的观点亮出来了,那就是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主张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与凯洛夫的“三中心”论尖锐对立。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研究性学习”教研员朱望苏先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在一次会议上说:“以书本为中心不是研究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不是研究性学习,以课堂为中心不是研究性学习。”后来还加了一句“没有过程不是研究性学习”。可以发现,朱老师的这几句话把“研究性学习”的特质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了。国家在“新课改”前夜首先开始“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其真正意义在于改变教育界人士的教育思想,即“三中心”的框框里跳出来。 1997年开始的“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铺垫,经过三年多“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出现了上海晋元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样的全国性标杆。于是新课程方案隆重推出,“研究性学习”成为学分*高的必修课。“新课改”隆重登场。 总结起来说,“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三)一度对语文“新课改”的美丽憧憬 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2001课标”)和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2003课标”)的问世,标志着语文“课改”走上了正轨。尽管这两份“课标”表述不尽相同,且都尚有不完善之处,但对语文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认定却是一样的。前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后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前者主张合作、探究,开放而有活力,后者主张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显然,两份“课标”都认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如果真的按照预设的“新课改”的路子走,或许学生的负担会减轻,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全面提高。遗憾的是,今天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语文“课改”一开始就有一个死结,那就是理想主义的教学境界与功利主义的考试分数**的矛盾。这注定就是一条很难走通的路。 二、看山不是山:该来的没来 上文说过,这场语文“新课改”已经有十几年甚至将近二十年了,但语文课程还是*不被重视的必修课程。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语文“新课改”到底怎么啦?透过表面现象,考察一下效果,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吧。 (一)一度被“绑架”的“新课改”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新课改”,一开始就被高举“人文主义”大旗者所左右,这几乎成了这场语文“课改”的标志。然而很快就叫人瞠目结舌的是,再没有人敢理直气壮地谈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成了忌讳,教科书“人文组元”成了一时风尚……我们不禁迷惑:“山”还是那座山吗?我们见到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 ……
作者简介
王家伦(1949-),男,汉族,江苏昆山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中文系,学位“硕士前”,如今“享受退休教师待遇”,职称“教授后”。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与姑苏文化。2007年以来公开发表教学论文两百余篇(包括与他人合作)。已发表文章中1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另有多篇被存目或部分转载。曾出版过多部有关语文教学与地方文化的专著。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5.4¥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6.4¥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9¥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3.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14.6¥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40.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