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391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2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52039184 ; 978-7-5520-3918-4

本书特色

年过耳顺,依旧少年气; 初心不改,方识人间味。 走走停停,云游东西; 海纳四方,辙迹有声。 在这里, 田野是自己,也是他人; 是异域,也是乡愁; 是物哀,更是礼赞。 你说:生命处处是田野, 他说:田野哪里无生命。 一位人类学家的行吟佳作, 一曲生命路上的鉴往知来。

内容简介

《生命中的田野》是彭兆荣教授继《师说人类学》之后的第二本人类学散文集。本书聚焦于人类学学者安身立命的“田野”,挖掘和记录自己在田野中所遇见的各种事物、事务、事情背后的道理,尤其是那些小人物的小事情。全书分为“田野中的生命”、“田野辙迹”、“异域田野”、“田野随想”、“喜乐田野”五个部分,读来都是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位游走于东西文化、民间庙堂的人类学学者的生命体悟。 作者说:“几十年的田野,辛苦、幸福;我的生命就在田野中”。在日常中发现异常与非常,在平凡中体会不凡与非凡,“生活处处是田野”。

目录

目录

前言 / i

田野中的生命

小宝,你还好吗? / 003

人非草木 / 010

当我们眼光对视时 / 014

向企鹅致敬! / 020

田野辙迹

“田野”大师的田野 / 027

田野中邂逅 / 036

在沙溪的日子里/ 049

阿细祭火 / 056

玫瑰蜜 云南红 / 063

茶道 茶战 / 073

饮食忠诚 / 079

《摆贝》后续:“偶遇”百袅衣 / 087

青海田野五观 / 094

异域田野

旅游中的田野 / 113

萨瓦迪卡 / 119

酒神 / 126

去班夫看水 / 138

祖国在我们身后 / 148

体*旅游:埃及,我来了 / 163

英伦,我轻轻的…… / 187

再见,夏威夷 / 223

田野随想

铭刻生命 / 261

我的小说“得罪了人”/ 279

我与故乡有个约定 / 289

听话听音 看人看相 / 295

泡池里的童真 / 302

普通话不“普通”/ 307

来而不往非“理”也 / 317

我们的下水道“生病”了 / 327

喀秋莎:超越时空的记忆 / 334

喜乐田野

扎西德勒,你好! / 343

小幺教我“摸摸哒”/ 349

厦门版的“马拉松”/ 356

“给这哑巴来碗面”/ 361

“逆风尿三丈”/ 366

“反走”的妙趣 / 374

“杀鸡给人看”/ 381

后记 / 389


展开全部

节选

留驻美好 现代生活有一个特点,那些创新的科技产品不断让人们的时间“提速”“加速”。人们除了快节奏地工作和生活外,每天还要通过手机“吞噬”大量的信息。有一天,我在机场候机,发现除我以外的所有旅客全都埋着头看手机。我感到迷茫,感到迷惑,人们在看什么?我也试着划着手机,也努力着想与大家一样读点什么、看点什么,可是我很快感到索然寡味。我想,无论如何手机里的总不如眼前活生生的来的生动吧。索性我把那场景变成了:他们看手机,我看他们。 我想,人们如此忙碌于手机的后果是什么?是疏远的亲情,是退却的记忆。一天傍晚,我在昆明的住宅小区“荷塘月色”散步,我在湖边看到一家人为一位老人举行寿宴。因为那蛋糕说明了一切。可是我看到所有成年人都在各自看手机,老人在发呆,小孩自己在玩。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感到“冷”。现在的人究竟怎么啦。每天要看的东西那么多,把记忆的仓库全都塞满了。那些亲情、人情变得越来越冷,那些事情、事理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那些美好的记忆消失得越来越快。 我不认可这样的所谓“越来越好的生活”。我告诉自己尽可能不看、少看手机,拒绝那些无聊的、与自己无关的信息,为了获得“点赞”而奋力刷存在感的“流量”。我要让那些值得记忆的美好在自己的脑海里留得久一些,更久一些。我也把那些美好的故事奉献给读者,因为,它们与手机里绝大多数“用手指划出”的内容不同;因为,那是我生命的故事。 读者可能会说,谁没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谁没有自己的故事和记忆?如果只是把那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撷取下来,那定然无趣、无味又无益。我要告诉读者,如果那些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某种哲理、道理和义理,读了给人以启发和启示,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生活情理的分享,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呢? 《生命中的田野》收集的都是我经历的故事,都是小事,但其中不乏哲理。有“回忆录”的意思,却完全没有一般回忆录的刻意,没有时间的线索。 人类学家做田野少不了观察、记录那些深沉的历史和浮华的现实;体验那些令人感动的、感慨的人和事。早年写的田野日记体散文《寂静与躁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版,远去的田野记忆如旧书一般已经泛黄。 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外出做田野作业,干脆就闭门写田野故事。写完《师说人类学》仍觉着有所缺失。“师说”以我、老师与人类学为线索,却把自己生命中的田野大多给落下了。我这一生大半在田野中,落下了我的田野也就落下了我的生命。有人说 田野是我的“泡菜坛子”,大半生都泡在里面,酸甜苦辣咸全都有,这一次总算把“五味”都给补齐。 特别说明的是,我在本书所用的照片,由我自己、我的夫人、我的朋友、我的弟子们所拍摄。由于时间过去久矣,我无法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特别感谢四川美术学院庞茂琨院长为拙作绘制的速描。 让我们把生命中的美好留得更久一些! 彭兆荣 2022年 5月 4日

作者简介

彭兆荣,1956年生,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一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旅游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桂林旅游学院“中国南亚旅游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中国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艺术类)“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曾在法国尼斯大学人类学系,法国国家科学院“华南及印支半岛人类学研究中心”从事学习和研究。法国巴黎大学(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学(索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高级访问教授。主编丛书十余种,出版著作四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五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