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颠覆性创新--国家视角/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丛书

颠覆性创新--国家视角/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丛书

1星价 ¥96.6 (7.0折)
2星价¥96.6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37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030733740 ; 978-7-03-073374-0

本书特色

是一本很好的管理学读物,适合政府科技政策制定者、企业科研管理者、管理科学学生及爱好者.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家视角认识颠覆性创新,阐述颠覆性技术的成长规律,解读并构建颠覆性技术成长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专著《颠覆性创新:SNM视角》的姊妹篇。本书共七篇,内容涉及国家视角颠覆性创新的问题背景、理论认识,并围绕“创新树”提出培育“根”能力、“干”学科、“枝”技术、“土”环境、“叶”创意的具体内涵与方法工具。 本书适合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可供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篇 问题背景
第1章 中兴与华为“断芯”事件 3
1.1 中兴“断芯”事件概况 3
1.2 华为“断芯”事件概况 4
1.3 “断芯”事件的比较分析 7
1.4 “断芯”事件的启示 8
第2章 颠覆性创新与工业革命 12
2.1 颠覆性创新与**次工业革命 12
2.2 颠覆性创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5
2.3 颠覆性创新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20
2.4 颠覆性创新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23
第3章 颠覆性创新与科技强国 28
3.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 28
3.2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 30
3.3 发达经济体实施颠覆性创新的借鉴与启示 32
3.4 我国加速推进颠覆性创新的战略思考 36
第二篇 理论认识
第4章 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回顾 43
4.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43
4.2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机理 44
4.3 颠覆性创新的识别研究 46
4.4 颠覆性创新的培育研究 48
第5章 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5.1 颠覆性技术的来源 51
5.2 颠覆性技术成长的重要特征 53
5.3 颠覆性技术成长的影响因素 55
5.4 颠覆性技术成长的培育机制 59
第6章 国家视角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框架 63
6.1 国家视角颠覆性创新的概念 63
6.2 国家视角颠覆性创新的特征 68
6.3 国家视角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力 70
6.4 创新树:构建颠覆性技术成长的创新生态系统 73
第三篇 创新树之“根”能力
第7章 技术预见能力 85
7.1 确立技术预见主体 85
7.2 掌握颠覆性技术预见方法 86
7.3 构建技术监控与创新决策动态交互的技术预见流程 91
7.4 构建技术预见导向的组织结构 94
第8章 知识创造能力 96
8.1 知识创造与颠覆性创新 96
8.2 知识创造的过程模型研究 98
8.3 基于B-SECI改进模型的颠覆性创新过程 100
8.4 企业提升知识创造能力的借鉴启示 106
第9章 资源整合能力 108
9.1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资源整合能力 108
9.2 案例选取 111
9.3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创造路径分析 112
9.4 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121
第四篇 创新树之“干”学科
第10章 基础科学与颠覆性创新 125
10.1 学科分类与学科体系构成 125
10.2 基础科学交叉融合支撑颠覆性技术产生与发展 127
10.3 基于基础科学突破的科技革命催生颠覆性创新 130
第11章 构建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体系 135
11.1 基础科学研究的内涵 135
11.2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状况 140
11.3 基础科学研究的分类支持策略 146
11.4 实施基础科学研究的战略举措 147
第五篇 创新树之“枝”技术
第12章 颠覆性创新的方向分析 151
12.1 创新方向的系统功能分析 151
12.2 颠覆性创新方向分析的基本步骤 156
12.3 案例分析 158
第13章 颠覆性创新的潜力分析 169
13.1 潜力分析理论来源 169
13.2 基于冲突原理的颠覆性创新潜力分析 172
13.3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分析 178
13.4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89
第14章 颠覆性技术的识别遴选 196
14.1 颠覆性技术识别遴选的难点 196
14.2 颠覆性技术识别遴选的方法选择 197
14.3 成长期颠覆性技术识别遴选指标评价体系与运行流程 200
第六篇 创新树之“土”环境
第15章 颠覆性创新的制度文化土壤 209
15.1 营造有利于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文化氛围 209
15.2 构建有利于颠覆性技术成长的管理机制 213
15.3 建设有利于颠覆性技术成长的科技生态 216
第16章 颠覆性创新的人才供给土壤 219
16.1 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219
16.2 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 221
16.3 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225
第17章 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孵化土壤 233
17.1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 233
17.2 新型研发机构促进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机理 242
17.3 新型研发机构为颠覆性创新构建保护空间 245
第18章 颠覆性创新的政策支撑土壤 248
18.1 颠覆性创新的政策研究 248
18.2 颠覆性创新的政策分析框架 250
18.3 颠覆性创新政策内容的文本计量分析 254
18.4 颠覆性创新的政策问题梳理 259
18.5 颠覆性创新发展的政策内容优化 261
18.6 颠覆性创新发展的政策战略支撑强化 263
第七篇 创新树之“叶”创意
第19章 颠覆性创新的创意生成机制 267
19.1 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定义 267
19.2 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战略选择 271
19.3 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实现方式 273
第20章 颠覆性创新创意孵化的主要载体 275
20.1 众创空间的源起、内涵及构成要素 275
20.2 众创空间的基本功能及运行机制 278
20.3 国内外众创空间的成功经验与借鉴启示 282
第21章 颠覆性创新的策源地 290
21.1 独角兽企业概念内涵及发展现状 290
21.2 独角兽企业颠覆性路径匹配与创意来源 293
21.3 独角兽企业创意形成过程与案例分析 295
21.4 结语 299
参考文献 300
展开全部

节选

**篇 问题背景 第1章 中兴与华为“断芯”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是外部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与“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还不足,制造业技术中有50%的核心技术源于进口或转移,再加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其对敏感技术的控制趋严,可能导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供不应求、面临海外高质量产品的挤压等挑战。中兴和华为的“断芯”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我国进口高新技术会更加困难,一旦缺少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将面临严重的产业链、供应链等风险。因此我国急需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和突破,加速关键产业发展(王展祥,2019)。 1.1 中兴“断芯”事件概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主要经营无线、有线、终端产品、核心网、路由、交换和专业通信服务,是一流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1985年,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中兴自主研发了**台数据数字用户交换机。1996年,深圳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中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中兴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股上市。2005年,中兴开始采用MTO战略,重点开拓海外运营商市场,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占据了很大的国际电信设备市场。2012年,中兴推出全球首款单芯片4G智能手机。近年来,中兴重点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建设,取得了5G全系列预商用基站突破,位居全球5G测试前列。此外,中兴的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其长期依赖于进口的核心技术与核心元器件,自主知识产权有所欠缺,尤其是对美国元器件的需求量巨大,这给中兴埋下了隐患。2016年3月与2018年4月,美国先后发起两次贸易制裁,重要节点见表1-1。 2016年3月7日,中兴遭遇美国**次制裁。美国商务部指责中兴违反了出口限制法规,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该禁令发布后,中兴对该制裁的影响展开全面评估并与各方积极协调沟通。3月21日,中兴与美国商务部达成临时协议,美国表示如果中兴辞退曾参与违规的高管,可以暂时解除出口限制。此后,中兴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缓和。2016年8月和11月,美国两度延迟了出口禁令的开始时间,直至2017年3月,美国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共同做出决定对中兴处以罚款11.9亿美元并给予7年“观察期”。 表1-1 中兴“断芯”事件重要节点 2018年4月16日,中兴遭遇美国第二次制裁。美国宣布再次制裁中兴及其子公司,为期7年。制裁禁令主要包括:对中兴及其关联公司进行管制;中兴不能从美国进口技术、产品、零件等;任何企业或个人不能将美国产品转卖给中兴或协助其间接进口;美国相关人员不可以向中兴已引进的美国产品提供任何服务;对中兴处以3亿美元罚款,可暂缓支付。这次制裁直接卡住了中兴的技术和元器件,中兴股票临时停牌,无法开展主要经营活动。 此次事件中,中兴的主要应对方式是承认违规行为、支付罚款和采取合规措施。在**次制裁后,中兴*终与美国相关部门达成和解协议并同意支付罚款。在遭遇第二次制裁后,为恢复相关业务,中兴于2018年6月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10亿美元罚款并拨付4亿美元代管资金,以及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同时,中国政府与美国开展了数次磋商,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6月7日表示可以撤销对中兴的制裁禁令。经过此次事件,中兴表示痛定思痛、再踏征程! 1.2 华为“断芯”事件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我国*大的通信设备提供商,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商。其主营产品和服务是提供交换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以及无线终端产品,主要业务是将硬件设备、软件和解决方案等提供给通信运营商或专业网络所有者。奉行“狼文化”,即参照军事化管理模式(乐国林和陈春花,2011),实施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骆海燕,2016)。华为是商业驱动型企业,更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在研究与创新方面,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华为亦未缩减研发投入,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据华为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其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11万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均排名**。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指出,华为的真正价值在于研发领域的长期投资所沉淀下来的研发能力、研发队伍、研发平台。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华为的营销结构的主体是需求管理和产品规划,并形成了三级需求管理流程和决策体系(李强和揭筱纹,2012)。华为也是5G通信的领导厂商,根据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的5G行业专利报告,2019年华为以3147件5G相关专利排名全球**;在2020年中国移动二期5G基站建设的计划中,华为的中标份额为57.20%,位列中标企业中的**位。可见华为在产品研发和建设承包方面的实力均较为突出,其颠覆性创新潜力较大。 随着5G通信商用进程的不断加速,美国在与我国信息产业竞争中感受到的紧迫感日益强烈,中兴“断芯”事件后,美国再一次瞄准我国5G通信设备领域,从2018年开始便对华为进行了一系列制裁。本节简要介绍美国制裁华为的主要事件,重要节点见图1-1。 2018年初,美国政府开始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2018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签署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这是美国政府首次通过正式法案限制华为的产品与交易,内容包括禁止美国政府机构和承包商使用中兴与华为的产品,收紧对涉及我国资金交易的国家安全审查,同时加强美国技术出口的管理。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要求在温哥华拘押了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韩启林,2020)。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进行管制,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销售相关产品和技术。禁令一出,伟创力、谷歌、高通、英特尔、日本软银等企业陆续宣布与华为停止合作。这使得海外的华为手机不能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软件,导致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遭到重创。此外,2019年6月25日,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将华为列为国家安全威胁。2019年8月7日,白宫声明禁止美国的政府部门购买华为设备和服务。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要求使用美国设备和技术的外国半导体公司须获美国政府许可才可向华为出口供货。这意味着美国试图切断华为在全球的芯片供应,从源头上进行打击。2020年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进一步升级了对华为的限制,新的修正案禁止华为购买基于美国软件或技术开发或生产的“零件”、“组件”或“设备”,除非获得美国的许可证;并在实体列表中增加38个华为子公司。2020年11月,索尼、豪威科技、三星、台积电、英特尔、AMD、高通等供应商被允许向华为供应部分产品,但皆为显示、图像类等元器件,5G手机芯片仍然受限。2021年3月12日,拜登政府修订了相关规定,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口用于5G通信设备的产品。由于华为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地位,在美国不断加码的制裁后,华为的供应链企业难抵重创,纷纷向美方申请供货许可。2021年9月24日,美国司法部称已与孟晚舟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孟晚舟对多项银行欺诈指控表示不认罪,并于当天被释放。次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 图1-1 华为“断芯”事件重要节点 在此次“断芯”事件中,华为积极筹措,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方式。首先,备货关键元器件。在“5 15”出口禁令后,华为开始要求京瓷、铠侠、村田制作所等日本企业增加芯片和元器件供货,向台积电增加7亿美元订单。至2019年华为的存货为1672.08亿元,同比增长73.46%,至2020年**季度其库存周转由半年拉长至两年。其次,扩大产业布局。华为成立哈勃投资,加大国内半导体投资力度,以构建半导体芯片领域新的产业生态。同时,华为在核心供应链上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