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捷组织设计:面向数字化转型和持续交付的组织重构

敏捷组织设计:面向数字化转型和持续交付的组织重构

1星价 ¥61.4 (6.2折)
2星价¥61.4 定价¥9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996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302599685 ; 978-7-302-59968-5

本书特色

数字化企业需要组织整体上的敏捷,而不只是开发团队的敏捷。在《敏捷组织设计》中,IT管理顾问和Thoughtworks知名人士斯里拉姆·纳拉扬(SriramNarayan)展示了如何将敏捷性注入整个组织中。依托于超过15年的IT密集型行业企业客户合作经验,他对“业务-IT有效性”提出了一种灵活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很有价值。 作者展示了组织设计的结构、政治、运营和文化方面如何影响组织整体上的敏捷性以及如何促进销售和营销到产品开发、工程到IT运营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通过真实的例子,作者可以帮助您评估和改进组织设计,从而增强自主、专精和目标感,这三大要素是激励员工的关键。 精心设计组织,实现规模化敏捷精心设计组织,实现规模化敏捷

内容简介

《敏捷组织设计:面向数字化转型和持续交付的组织重构》从组织角度来探讨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场景下实现真正的持续交付,描述了如何设计一个敏捷的组织,使其能够鼓励团队始终聚焦于自主、专精和目标,交付高质量的价值。 《敏捷组织设计:面向数字化转型和持续交付的组织重构》读者对象包括组织决策者、独立软件开发商和互联网企业的高管,负责IT、产品管理、工程或软件开发的副总裁或董事或主管,与IT 部门和IT 业务伙伴对接的业务主管、财务相关人员、数字化业务的投资者,关心高管意见的技术人员、ICT 战略制定者、IT 治理小组成员以及流程质量/SEPG 小组成员、流程顾问和教练。

目录

第 1 章 背景 1

1.1 焦点 3

1.2 业务、IT 以及影子 IT 4

1.3 业务 -IT 的效能 5

1.4 数字化转型 8

1.5 双模 IT 及双操作系统 11

1.6 涵盖角度 12

1.7 小结 13

第 2 章 敏捷信条 15

2.1 理解“敏捷宣言” 16

2.1.1 **个例子 16

2.1.2 第二个例子 17

2.2 持续交付与 DevOps 17

2.3 敏捷文化 19

2.4 常见主题 20

2.4.1 快速失败 20

2.4.2 迭代优于增量 21

2.4.3 价值流优化 23

2.4.4 信息辐射器 24

2.5 敏捷已死 24

2.6 小结 26

第 3 章 核心主题 29

3.1 重新审视软件开发 30

3.1.1 源代码和二进制包不是产品 31

3.1.2 产品是用户或客户使用的东西 31

3.1.3 软件开发是设计过程 32

3.2 治理的目的是追求价值而非可预测性 34

3.3 组织的目的是响应变化而非优化成本效益 35

3.4 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内在驱动力和即兴协作 39

3.4.1 自主 40

3.4.2 专精 40

3.4.3 目的 40

3.4.4 即兴协作 41

3.4.5 一种有机的方法 41

3.5 小结 41

第 4 章 上层建筑 43

4.1 业务的活动与成果 44

4.1.1 成果导向赋能自主 46

4.1.2 成果的责任人 47

4.1.3 成果的设计 48

4.2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49

4.3 竖井 50

4.3.1 业务 -IT 鸿沟 51

4.3.2 IT 组织内的竖井 51

4.3.3 高阶竖井 52

4.4 观点小结 54

4.5 行动小结 54

第 5 章 团队设计 57

5.1 提出问题 58

5.2 职能团队 59

5.2.1 高延迟交接导致停滞 60

5.2.2 职能团队的传统诱惑 63

5.2.3 什么情况下可以有职能团队 64

5.2.4 独立的测试、验证、确认 65

5.3 共享服务 66

5.3.1 共享团队会失去目标 66

5.3.2 减少共享团队间的摩擦 67

5.4 跨职能团队 68

5.4.1 DevOps = 跨职能开发团队 + IT 运维团队 70

5.4.2 响应式组织 70

5.4.3 利用率 72

5.4.4 T 型人才 72

5.4.5 团队规模 72

5.5 其他领域的跨职能 73

5.5.1 医院 Pod 团队 73

5.5.2 跨职能博物馆布局 74

5.5.3 分任务系统 74

5.6 向跨职能团队迁移 75

5.7 实践社区 77

5.8 维护团队 77

5.9 外包 79

5.10 矩阵:解决还是解散 81

5.10.1 共享服务矩阵 83

5.10.2 专有产能和可替换人员矩阵 83

5.10.3 专有产能和专有人员矩阵 83

5.10.4 单体跨职能产品团队 83

5.10.5 由面向活动的子团队组成的跨职能配置 84

5.10.6 由面向成果的子团队组成的跨职能团队 84

5.11 观点小结 85

5.12 行动小结 86

第 6 章 问责制 89

6.1 权力和层级 90

6.2 运用问责制平衡自主性 91

6.3 责任分配 92

6.3.1 谁来对结果负责 93

6.3.2 责任地图 94

6.4 *小化权力斗争 96

6.4.1 矩阵瘫痪 97

6.4.2 绝对的层级 97

6.4.3 教授 - 企业家 98

6.5 确定成果负责人 100

6.6 迁移 101

6.7 决策问责 102

6.7.1 决策记录 104

6.7.2 工具 105

6.7.3 范围 106

6.7.4 阻力 107

6.8 计划和执行 108

6.8.1 分离的危害 109

6.8.2 森林和树木 111

6.8.3 职责重叠 112

6.8.4 应对阻力 113

6.9 组织债 114

6.10 观点小结 115

6.11 行动小结 115

第 7 章 一致性 117

7.1 阐明通用一致性的战略 118

7.2 IT 与业务对齐 120

7.2.1 MIT 的运营模式 122

7.2.2 步速分层应用策略 123

7.2.3 一致性图 124

7.3 结构一致 126

7.4 让业务发挥作用 126

7.5 观点小结 127

7.6 行动小结 128

第 8 章 项目 129

8.1 计划驱动的软件项目怎么了 130

8.2 为能力而非项目编制预算 131

8.3 以业务能力为中心的 IT 133

8.4 项目商业论证 136

8.4.1 持续交付和分析支持的收益验证 138

8.4.2 弱化金融商业论证 138

8.5 价值驱动型项目 139

8.6 项目经理 140

8.7 治理 141

8.8 变革计划和倡议 142

8.8.1 数字化转型计划 143

8.8.2 限制在制品数量 143

8.9 观点小结 145

8.10 行动小结 145

第 9 章 财务 149

9.1 相关性 150

9.2 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 150

9.3 内部结算 151

9.4 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152

9.4.1 不依赖考勤表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会计 153

9.4.2 活动分类 155

9.5 传统预算 155

9.5.1 目标 156

9.5.2 预算编制 157

9.6 敏捷预算 157

9.6.1 敏捷式滚动预算 158

9.6.2 协作式预算编制 159

9.6.3 企业 IT 的风险投资 160

9.7 观点小结 161

9.8 行动小结 161

第 10 章 人员配置 163

10.1 应对人才危机 164

10.1.1 限制范围和复杂度 165

10.1.2 组织设计助力人才留存 166

10.2 超越项目团队 166

10.2.1 成本 167

10.2.2 挑战 168

10.2.3 其他反对意见 168

10.3 改进人员配置 169

10.3.1 按技能而非角色配置人员 169

10.3.2 职衔 171

10.3.3 剖析技能 172

10.3.4 避免兼职任务 174

10.3.5 团队个性组合 174

10.4 观点小结 175

10.5 行动小结 176

第 11 章 工具 177

11.1 鼓励即兴协作的访问控制 178

11.2 工具链的微妙影响 179

11.2.1 工具访问的竖井 179

11.2.2 工具使用的竖井 181

11.2.3 工具专业化的竖井 182

11.3 技术并非价值中立 183

11.4 工具评估 187

11.5 观点小结 188

11.6 行动小结 188

第 12 章 指标 191

12.1 指标不能说明全部情况 192

12.1.1 能够度量,不能预测 193

12.1.2 速率 193

12.1.3 应对未知的未知 194

12.2 仪表盘促进无知 195

12.3 目标和奖励的问题 196

12.3.1 目标会诱发局部优化 198

12.3.2 目标是一种控制机制 201

12.3.3 目标和奖励侵蚀内在激励因素 201

12.3.4 目标导致博弈 203

12.3.5 古德哈特定律 205

12.3.6 隐含的目标 206

12.3.7 目标隐含着奖励 206

12.4 改革指标体系 207

12.4.1 取消奖励措施 208

12.4.2 逐步放宽目标 209

12.4.3 允许评估 209

12.5 设计更好的指标 212

12.5.1 成果导向的指标优于职能导向的指标 212

12.5.2 聚合的指标优于特定细粒度的指标 213

12.5.3 适应性指标优于预测性指标 213

12.5.4 适应滞后指标 214

12.5.5 补偿指标 214

12.6 对指标改革的异议 215

12.6.1 结合上下文的讨论无法规模化 216

12.6.2 我的团队只对胡萝卜和大棒有反应 216

12.6.3 好的尝试(从节省成本的角度) 216

12.7 迁移 217

12.8 观点小结 217

12.9 行动小结 218

第 13 章 规范 221

13.1 什么是规范 222

13.2 强化规范 223

13.3 合作优于竞争 225

13.4 灵活的政策 227

13.5 一致性高于统一性 228

13.6 请求原谅而非允许 232

13.7 保密调查 233

13.8 平衡理论与实践 234

13.9 观点小结 236

13.10 行动小结 236

第 14 章 沟通 239

14.1 内生动力 240

14.2 人际沟通:常见问题 240

14.2.1 强调等级 240

14.2.2 非言语型微暴力 241

14.2.3 言语型微暴力 243

14.2.4 战争隐喻 245

14.3 人际沟通:缓解措施 246

14.3.1 新员工入职培训 246

14.3.2 脉动图 247

14.4 通过内部沟通提升员工投入度 248

14.4.1 集体会议 249

14.4.2 博客和视频 249

14.4.3 问卷调查 250

14.4.4 线上论坛 251

14.5 书面讨论 252

14.6 可视化工具的使用和误用 255

14.6.1 可视化信息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误导人 256

14.6.2 文字的首要地位 257

14.6.3 意义胜过美学 258

14.6.4 幻灯片 258

14.6.5 摒弃推销 259

14.7 文档、报告和模板 261

14.8 观点小结 262

14.9 行动小结 26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斯里拉姆·纳拉扬(Sriram Narayan) 在Thoughtworks先后担任IT管理顾问(为电信、金融服务、能源、零售和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提供IT敏捷指导)、领导力教练和创新总监。他是Thoughtworks技术顾问委员会的创始成员,该委员会现在负责编撰Thoughtworks的“技术雷达”。在Thoughtworks产品部门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参与了产品创新和持续交付工具Go的市场宣传。他还有开发人员、开源贡献人员、管理人员、产品负责人、测试员、SOA架构师、培训师和敏捷教练等多个身份。他偶尔也写博客和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可以访问sriramnarayan.com,进一步了解他的著作、演讲和联系信息。 熊 节 中国*早的敏捷实践者之一,引领和参与了敏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亲自指导多家知名企业实现敏捷及数字化转型,译著代表作品有《重构》和《敏捷中国史话》等。熊节发起并成立了“极限编程合作社”,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重回敏捷正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