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桃花与信天游

包邮山桃花与信天游

¥18.8 (4.8折) ?
1星价 ¥18.8
2星价¥18.8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60582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0页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226058251 ; 978-7-226-05825-1

本书特色

三十年来,《读者》杂志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宗旨和“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一起来翻阅《读者丛书》吧!《山桃花与信天游》为该丛书之一,所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一本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落花生;呼喊的泥土;我和祖父的园子;带着爷爷拼高考;浪山桃花与信天游;酒;光之香;我家的猫和老鼠;**次投稿;贫穷的和富有的;*后的麦穗;那一星游走于乡野的光;毕业歌;我的世界下雪了;光与影;过年;年意等。

目录

落花生/老舍
呼喊的泥土/陈蔚文
我和祖父的园子/萧红
带着爷爷拼高考/李渝 辛浪
山桃花与信天游/李修文
酒/贾平凹
光之香/林清玄
我家的猫和老鼠/毕飞宇
**次投稿/陈忠实
贫穷的和富有的/叶兆言
*后的麦穗/刘志坚
那一星游走于乡野的光/刘荒田
毕业歌/肖复兴
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光与影/北岛
过年/丰子恺
年意/冯骥才
爱,澄澈如水!/马德
我父亲的逻辑/鲍鹏山
幸福/苏北
夜晚/韩少功
山地马/阿来
大自然的迷局/明前茶
家园如梦/山珍
云在青天水在瓶/亦舒
站牌下的约定/孙道荣
只有干,才能活/徐小平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任卫东 姜伟超 文静 张睿
她倾尽所有给了山里女孩一个大世界/邢星 魏倩 程路
教育的水平线/程盟超
打在乡村教育上的一块“补丁”/胡宁
“三好生”/陈庆苞
奶奶是个哲学家/陈果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王旭
卖了良心才回来/毛尖
走过阴霾/谭里和
吃肉的日子/杨熹文
回得去的故乡/谢飞君
父亲的字据/童庆炳
贫贱夫妻/胥加山
阿甘妈妈/田永源
望乡曲/周伟
不能遗忘的餐芳往事/刘净植
公交车记/赵瑜
卧铺闲话/乔叶
山中何所有/黎武静
摸叶子/施立松
麦黄黄 杏黄黄/李翔
后父的老/刘亮程
渡己与渡人/郑明鸿 陈嫱
改变/张述
心灵的天空/梁树杰
一诺千金/吟秋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落花生 老舍 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做了皇上,怎么享受呢?”简直都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粒,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布尔乔亚!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花生仁儿一对对地抱着,上边儿还接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直接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风味,都好吃。阴天下雨,煮上些小花生,放点儿盐,来四两玫瑰露,够作好几首诗的。瓜子可带来作诗的灵感?冬夜,早早躺在被窝里,看着《水浒传》,枕旁放着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窝里的暖气,武松打虎……这便是天国!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口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况且,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神仙似的,无忧无虑的,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要是做了宰相或度支大臣,他是不会有官僚气或贪财的。他若是做了皇上,必是一位俭朴温和、直爽天真的皇上,没错。 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 至于家中要是有小孩儿,花生简直比什么都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们玩。夹在耳唇上当环子,几个小姑娘就能办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着玻璃球儿,花生也可以当弹儿。玩法还多着呢。玩了之后,剥开再吃,也还不脏。两个大子儿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给他们些瓜子试试。 论样子,论味道,栗子其实满有势派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显着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在英国,花生被叫作“猴豆”。人们到动物园去才带上一包,去喂猴子。花生在这个国家真不算很光荣,可是我亲眼看见去喂猴子的人——小孩就更不用提了——偷偷地往自己口中也送这猴豆。花生和苹果一样好像有点魔力,假如你知道苹果的典故。我这儿确是用着典故。 美国吃花生的不限于猴子。我记得有位美国姑娘,到中国来的时候,在几只皮箱的空处都填满了花生,大概凑起来有十来斤吧,怕到中国吃不着这种宝物。美国姑娘都这样看重花生,可见它确实有价值。按照哥伦比亚的哲学博士的辩证法看,这当然没有误儿。 花生大概还跟婚礼有点关系,可我一时想不起来是怎么个办法了,不是新娘子在轿里吃花生,反正是什么什么春吧。你可晓得这个典故?其实花轿里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边落泪一边嚼着。 (摘自《读者》2016年第6期) P1-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