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20552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2页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312055232 ; 978-7-312-05523-2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车联网无线通信信道建模、干扰分析与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车联网无线通信背景分析、车车通信时域与三维角度域信道模型与特性、车联网三维角度域干扰模型与特性、车联网干扰协调、车联网节点自适应成簇算法、车联网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等。研究成果可为实现车联网大容量低时延无线通信提供理论支持,对车联网的研究和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当前道路交通困境
1.2 车联网无线通信概述
1.3 车联网无线通信发展动态
第2章 车车通信三维多重动态散射信道模型与特性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车车通信三维多重动态散射信道模型
2.3 空时相关函数与多普勒功率谱密度
2.4 车车通信收发端运动模型
2.5 仿真分析与验证
第3章 车车通信三维角度域信道模型与特性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 三维多径角度功率谱密度模型
3.3 非规范复球谐系数与多径成型因子
3.4 信道空间统计特性
3.5 仿真分析
第4章 基于三维联合成型因子的车联网信道空间选择特性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 3D APD模型和多径联合成型因子
4.3 结果和讨论
第5章 车车通信三维角度域干扰模型与特性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 三维高斯干扰空间分布模型与干扰角度功率谱密度
5.3 干扰非规范复球谐系数与成型因子
5.4 干扰空间统计特性
5.5 信干比空间统计特性
5.6 仿真分析
第6章 基于三维CoMP与多级SFR的车联网干扰协调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2 系统模型和频谱分配
6.3 算法设计
6.4 仿真分析
第7章 基于三维CoMP的车联网节点自适应成簇算法
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 系统模型
7.3 自适应算法
7.4 仿真分析
第8章 基于预测的车联网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8.1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 系统模型
8.3 负载均衡算法
8.4 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杜得荣,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联网无线通信、天空地一体化通信等。目前主持智能物联网类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庆市科技局面上等省部/国家级项目5项。 黄仕建,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 杨恒,长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