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

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

1星价 ¥37.3 (8.1折)
2星价¥37.3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5028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07-04-01
  • 条形码:9787100050289 ; 978-7-100-05028-9

内容简介

“物自身学说”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康德研究的中心课题。该书通过对《纯粹理性批判》和《导论》的深入理论分析和文本考证,对康德“物自身学说”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和论证,同时指出了某些传统观点的错误所在。本书还以物自身学说所揭示的基本问题为核心,分析和评价了康德以后一些主要认识论学派关于物自身问题的观点和理论.

目录

**章 以往的思考
**节 世界和真实存在
第二节 无界和有界
第三节 物自身与康德哲学

第二章 感性认识与物自身
**节 直观和对象
第二节 质料和形式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
第四节 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第五节 现象
第六节 物自身

第三章 不可知世界与物自身
**节 现象和本体
第二节 先验对象
第三节 先验理念
第四节 我思和我自身
第五节 世界和上帝
第六节 两重世界

第四章 解释与批判
**节 古典的批判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的修正
第三节 形而上学问题
第四节 物自身的解释

展开全部

节选

  《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  近代哲学自笛卡尔起,就开始明确地意识到关于事物知识的主观性质,也就是说,意识到认识必定是从主体的立场出发而产生的。因此,关于外界事物的正确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对于认识本身的正确理解为前提。本体论的探讨依然继续着,但立足点已经转移。哲学注意的中心集中在认识的起源以及确定性——主要的不是世界本身的确定性,而是关于外在和内在世界知识的确定性及其根据——上面。  作为一个唯理论者以及卓有成绩的自然科学家,笛卡尔对自然界和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抱有坚定的信念,然而他却用怀疑的方法引出这信念的根据。“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表明,即使像他这样一个物理学上的唯物主义者,也不得不从思想(或一般的精神活动)为这种信念寻求*后的根据。从另一方面来说,把证明外界事物存在的立足点放在主体之中并不妨碍根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信念。信念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证明和找到无可辩驳的根据,否则就不复为信念。因此,信念和关于信念的证明不可能是一致的。这一情况我们不仅可以从笛卡尔的著作中看到,而且也出现在斯宾诺莎和康德的学说中。“我思故我在”不仅在这样的意义上对笛卡尔来说首先是一方法论的命题,而且就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我们理解所及的范围而论,也是如此。康德对这个命题曾予以认真的批评,然而矛头所指不在于它所表现的认识及观察的主观特点,而在于指出关于自然存在的知觉须以关于外在事物的知觉为条件。这中肯地指出了这种证明的根本缺陷。笛卡尔企图加以证明的全部现实存在诚然不会因此而失去其实在性,信念的理论根据却被摧毁了。  认识论的研究必然进到思维本质的考察,因此,本体论的研究不仅需要解释物质实体的基本构成,而且也需要解释思维的本质。笛卡尔关于本体论的研究极为简单,只是设定了具有广延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的心灵实体。虽然如此,他却为此而建立了一种特别的二元论,而它在一定的意义上影响了康德关于物自身与我自身的区别。这种二元论以及他的怀疑方法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完全性以及这种认识的可靠性的信念。他把真理性知识的存在当做一个事实,然后用天赋观念的原因来说明其缘由。感觉固然是不可靠的,但是达到事物的真理所依靠的是理性,因而界限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笛卡尔的认识论树立了唯理论无界限认识论的榜样。他们相信理性在数学和逻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能够在其他经验知识上面取得。基于这种信念,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找到或者创造出理性得以*佳运用的方法,由于数学和逻辑的成功,他们中的一些便以为如此的方法应是达到真理的唯一正确途径。斯宾诺莎用几何学方法所写的《伦理学》便是这方面登峰造极的例子。  自笛卡尔至莱布尼茨的唯理论比之于经验论,都更体现出充分向外的精神,无论是天赋观念论者笛卡尔和莱布尼茨,还是直觉真理论者斯宾诺莎,都认为真理性的知识是完全与外在事物符合一致的。换言之,我们的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对象与对象自身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无界限的认识论正是物自身学说所要加以否定的。按照康德的看法,他们混淆了物自身和现象的区别。笛卡尔、莱布尼茨和康德都是真正的科学家,都承认知识的某种先天来源,然而对于我们能否完全地认识世界的问题却有如此大相径庭的态度。这种差别并没有使他们失去各自真诚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确定性的信念,而只是表现了他们对科学理解存在着差异,以及关于世界和知识确定性信念的不同论证。然而,毫无疑问,康德的把握和理解较之于前者更切近问题,他的证明也更具事实和逻辑的力量。从这一角度来观察问题,我们就会看到,如果把物自身学说仅仅看做对旧本体论的一种反动或更新,那么就大大地误解了康德的本来意义。康德抱着彻底取消本体论的态度,他对独断论严厉指责的相当大的部分是针对着本体论而发的。不过,他如一切其他哲学家一样,虽然在这个问题上面有所进步,但并未取得成功。  承认理性能力的无限制就同时承担了对一切现象作出解释以及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义务。*显著的事例便是对上帝的论证。斯宾诺莎是一个泛神论者,把神与实体和自然等同起来,较少宗教气息,而笛卡尔和莱布尼茨不仅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且完善了已有的证明。为了求得理论的彻底性,他们不可能回避这类问题。就*终的意向而论,神学和本体论恰是相通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他们的努力中看出,笛卡尔的心灵和物质两实体实际上依赖于上帝这一更高的实体;莱布尼茨的单子也有程度的区别,在其*高的一端便是上帝。因此,休谟将某种实体和上帝一起认作无根据的东西,说明摈弃本体论必定要摈弃神学,反之亦然。康德的“辩证论”是对这种关系的极其精致的阐述。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