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战略研究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战略研究

1星价 ¥64.2 (7.3折)
2星价¥64.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33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9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22713335 ; 978-7-5227-1333-5

内容简介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战略研究》在对首次至第四次学科评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大学优势学科进行比较研究,探索高校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的策略。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来抢抓学科建设新机遇;通过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来培养学科带头人;通过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外延扩张与内涵充实相结合、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基础加强与特色创建相结合来构建学科发展新平台;通过提升一批传统学科、创建一批特色学科、发展一批新兴学科来打造学科群体新优势,从而使优势学科特色更加明显,新兴学科尽快形成亮点,全面增强现代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和办学活力。

目录

前言 现代化大学的发展战略——何为现代大学

**章 学科评估对现代化大学的战略影响
**节 **次学科评估
第二节 第二次学科评估
第三节 第三次学科评估
第四节 第四次学科评估

第二章 国内外一流大学强势学科
**节 国外研究型大学跨学科战略的启示
第二节 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进展
第三节 名校优势学科助学校发展

第三章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理论研究
**节 学科强校理论内涵分析
第二节 学科强校战略的深层应用逻辑
第三节 现代大学建设过程中的两项要素——学科及学位点
第四节 学科发展——我国大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基点

第四章 现代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组织类问题研究
**节 基于“双一流”战略视野的现代化高水准高校学科综合建设
第二节 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务必注重的学科发展特色
第三节 学科带头人在现代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节 学科强校与现代大学建设的内涵联系
第二节 基于学科专业视角的现代高校制度建设内涵分析
第三节 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制度构建过程中的要素
第四节 学科发展下的现代大学经费分配和预算制度

第六章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过程中的要素分析
**节 高校学科评价的深度考量
第二节 以学科建设为基的人才强校内涵简析
第三节 以“学院”为出发点,逐渐发展至“大学”的强效路径梳理
第四节 文化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兴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大学学科强校战略研究》:  (二)基于建设现实情况,对学科建设过程进行通盘回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孙子兵法》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评价学科一定要熟练掌握学科的实际状况,这也是实施学科评价的基础环节,但是目前来看,学科评价还有很大的局限,首先体现在存在对学科本身的属性根本解析不足的现状,进而也就逐渐地割断了学科评价所具备的多重属性,但是反过来这种现象又强化了相对固定的学科评价模式的形成,这一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是以科研形式或者是学术评价存在的现象。其次,现在的学科评价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方法论研究体系,存在太多多学科领域的借用现象,传统的学科评价研究指标体系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对于学科评价的创新力度研究还有待提升。再者,针对学科评价的量性指标取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因为影响学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学科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太多因素都难以实现量化,进而在开展学科评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重视定性轻视定量的现象,相对较好会将较容易获取量化数据指标作为学科评价的参照标准,再加上定性指标和量性指标之间的转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是可以理解的。而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于无形中为科学的开展学科评价造成了很多障碍,尽管很多社会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不断地探索,有的已经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湖北武汉大学等,但是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少数,整体现状仍然令人担忧。泛观国内外学科评价的整体发展,有的是以学科排名的高低为评价标准,有的以学科研究的成果而评价标准,有的按照点面论的整体实力进行评价,不同的评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都不是真正科学完善的。总体上来讲,国外开展的专业学科评价相对于国内来说起步非常早,并且学科评价的方式非常开放,国外开展学科评价会更多地偏重于为社会选择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信息咨询以及管理服务职能提升等方面提供体系支持,并且国外开展学科评价基本上都是社会的中介组织来完成的,学科评价的依据是广泛且权威的社会数据库,综合学科社会声誉调查结果以及同行的评价结果来获取*终的评价,从事学科评价的社会机构通常都是比较著名的媒体或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宣传的机构。例如美国的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刊物、德国的高等教育社会研究中心等,并且这些社会机构针对自己国家的学科评价所选择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都不相同,其中都能够体现出鲜明的西方国家特色,既看重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同时也不乏责难的成分,所以说尽管国外一些学科评价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化学科评价水平的“标准参照物”,但是我们并不能说国外的学科评价标准就是无可替代和完美的。而相对于国外学科评价研究的相对成熟而言,国内开展学科评价的历史不过30年左右,并且有着强烈的国家政策性和制度导向性。纵观国内学科评价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对于这项研究过于看重学科或者是高校的声誉地位、资源的获取路径以及服务建设等职能层面,例如三次学科评估以及国家重点学科评选诸如此类的大型学科事业,尽管都能够体现出国家在办学理念上的主导性地位以及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评价学科的国家、地方以及大学的评价模式太过于一致,这种表现*明显的体现就是国家教育部设置的学科评价指标、各省级教育部门指定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大学内部实施的学科评价指标,从这些不同层面的指标体系来看太过于普遍,很难看出差异性。例如,国家教育部开展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工作,这是我国目前*为权威的学科水平评估项目,尽管这项学科水平评估工作相较以往的学科评价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是这些评价标准和措施在衡量一个学科真实发展状态方面的权威性仍然值得商榷,值得庆幸的是*终的结果还是相对权威的。  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不断地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尤其是针对大学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都制定了很多可行的措施,当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这种成绩的体现*为明显的则是我国大学以及大学学科开始出现在世界知名大学和学科排名中,在这种影响下,我们可以说新一轮的大学以及学科比拼已经开始,这种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传统学科评价研究和实践客观性之间存在的缺陷,当然也会对未来的学科评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现阶段的状况来讲,尤其是我国开展的学科评价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开展的学科评价存在严重的“评而不全”现象,具体表现为尽管学科评价工作力争可以真实地体现出一个学科的整体发展现状,但是从具体的实施以及*终的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都是按照量化的标准来进行的,*终的结果是以量取胜,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过于重视学科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成绩,有着太过明显的功利导向。第二,国内开展的学科评价表现出“评而不明”的现象,首先学科评价的目标可以很好地指导和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学科的结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评价工作都存在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即算是再权威的评价也需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所以*终的评价结果和学科诠释都很难真实地体现出不同学科之间的差距,反倒是由于这样一种现象而导致出现利益取向或者是多样性的目的不明。第三,国内开展的学科评价体现出的“两极分化”相对严重,所谓公平性*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为学科发展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在集中优势资源部署的状况下,大量的宝贵资源优势都聚集在少数优势学科中,进而产生了资源浪费和资源不足的两极分化,而真假性指的是学科评价很难真实的衡量出一个学科的真实水平,所以*终的评价结果往往是以虚代实、以局部信息来概括全部,已知的数据信息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很难相对应。  ……

作者简介

  李洪雄,男,汉族,湖南新化人,1976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研究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国防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湖南省优秀政研干部,湖南省教育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湖南省提高贫困生能力先进工作者。主持省部级课题13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首作者论文35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现代大学文化立校战略研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现代大学特色兴校战略研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党课开讲啦”活动优秀党课一等奖。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等媒体发表新闻、摄影作品3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