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5232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21752328 ; 978-7-5217-5232-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 社科新知类读者 2、 社会学、人类学【当我们以进化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就会发现越熟悉的事实越古怪】
暴力正是出于复杂的计算而并非源于冲动;当代移民没有带来族群融合,反而强化了身份认同与界限……所谓“无意识”的行为背后是心智系统的一系列运算结果,而进化视角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尤其是社会性行为的关键途径。
【纠正原始直觉】
我们的个人习惯和文化实践建立在认知基础上,这种认知基础是几十万年的原始社群生存时进化而来的,它决定了我们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倾向。当现代环境已不同于形成时期的环境,认知系统往往不再不适用,此时就需要努力纠正我们的直觉。
内容简介
现代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经常会被冠上理所当然的错误答案:
爱吃糖是因为那些甜食好吃;爱跟有趣的人在一起是因为感到快乐;但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人类需要热量,才被设计成感觉这些东西好吃。
这些习以为常的认识其实接近颠倒了因果关系。而人们又一直用这种错误的直觉来判断生活,比如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贸易可以是互利共赢的,但一个固执的感觉总让人以为一方获利了另一方就一定吃亏。
这些误导性的直觉从何而来,又如何避免被误导? 心智社会这本书的作者结合进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给出了答案。
全书提到了历世历代的思想家都曾探讨的六类经典社会问题:道德和宗教的本质、信息的功用和滥用、家庭起源和性别角色、身份认同和群体冲突、社会及经济结构的变迁,而博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向,令人信服地表明,如果我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就能更合理地解释社会机制,构建出新的文化传播图景,获得对人类的社会的全新洞见。
目录
导 读 学生的话 I
前 言 VII
引 言 透过自然之镜看人类社会 1
**章 群体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37
第二章 信息是用来干什么的? 73
第三章 为什么有宗教? 103
第四章 什么是自然家庭? 137
第五章 社会公正如何实现? 179
第六章 人类的心智能理解社会吗? 225
结论:认知和交流创造传统 269
尾 注 305
参考文献 321
致 谢 365
节选
为什么人类会相信很多与事实相违背的事情?
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似乎会相信在他人看来极端荒谬的事情。某个地区的“言之有理”,放到其他地方则成为“一派胡言”,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人担心触碰他人会让自己的阴茎消失,还有些人希望通过诵读魔法咒语让陌生人爱上自己。人们会互相散播各种谣言和传说,有人说艾滋病病毒其实出自政府特勤机关之手,有人说许多疾病和不幸的祸根源于女巫的诅咒。人类的头脑在“劣质信息”前好像极为脆弱,科学或技术进步似乎对此毫无影响。
政治统治为什么存在?
人们常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但现实中枷锁却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统治?社会学家应该向我们解释,政治统治是如何在人类群体中出现并维持下去的。他们应该解释:为什么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百姓可以对皇帝专制表示顺从?为什么在20 世纪欧洲人们会受民粹主义煽动而成为民族主义的狂热支持者?为什么在当代非洲许多地方人们依然可以接受腐败独裁者的存在?如果迄今为止,大多数社会的政治权力史都是由国王、军阀或少数上层精英构成的统治史,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这种剥削可以长久存续? 为什么人们会热衷于族群认同?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自认为是某个群体的成员,*常见的是族群,也就是说,他们有共同血统。而且人们很容易将世界理解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零和博弈游戏,这为族群间的排斥、歧视和隔离提供了借口,而且很可能导致民族冲突,甚至战争。为什么人们会有强烈的族群观,会热衷于族群认同,并且似乎愿意为了族群间的竞争而付出巨大的个人牺牲? 是什么让男性与女性如此不同?
所有人类社会中都有明显的性别角色,即人们会对女性和男性的典型行为形成不同的期待。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与人体结构及生理机能的性别差异有什么关系?此外,如果存在不同的性别角色,为什么它们又与影响力和权力差异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不同的家庭结构模式吗?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家庭结构模式的看法存在相当多的争议,而该问题同样与性别角色有关。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合理家庭模式或自然家庭模式?毫无疑问,孩子需要家长的养育,但到底需要几个家长?
双亲是否都是必需的?父母又分别有什么责任?人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往往基于意识形态展开争辩,而不是聚焦于科学真相。但是关于
人类家庭模式多样性的科学真相是什么?家庭模式共同特征的科学真相是什么?这些科学真相是否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家庭模式更可行,或者不同的家庭模式会产生哪些困扰?
为什么人类之间这么容易产生冲突?
无论是在个体之间还是群体之间,冲突都常常发生,它耗费了人类的巨大精力。在不同背景下,冲突的频率、性质以及冲突引发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解释这些差异?此外,冲突是否源
于人类天性,是否不可避免?例如,人们曾认为人类需要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冲动,就像锅炉的气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蒸汽要通过安全阀排出。这种对人类冲突内在驱力的描述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到底如何解释暴力与攻击性的产生? 为什么人类这么善于合作?
合作是冲突的对立面,相比冲突,合作很少引人关注,这大概是因为合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所以反而会为人所忽视。人类极具合作精神,我们能够非常自然地参与集体协
作,在集体协作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协作获得比自己单独行动更好的结果。小规模史前社会的部落成员会一起打猎或采集食物,这些集体活动的大部分收益都由社群成员所共享。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
则会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加入协会、政党或其他合作性组织。人类具有合作本能吗?如果有,哪些因素有利于合作本能的展露?哪些因素又会对它产生阻碍?
社会有可能是公正的吗?
大多数人类社会中都存在阶级或等级之别,由此导致了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这只是源于简单的政治权力支配。
例如军阀、贵族、独裁者或集权政府的权贵们侵占了*佳资源。但在大多数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济运行机制而不是这类“窃国”行为引发了财富不平等。解决这一顽疾是现代政治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可以
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而这一问题本身又引出了许多应该由社会科学家回答的问题,例如,当人们说他们渴望一个公正的社会时,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目标会促使不同的人去倡导截然相反的政
策?人类对何谓公正是否存在共识?还是说,关于公正的观念会因时因地而变?人类真的能理解导致不公正或不平等结果的复杂过程吗? 如何解释道德?
为什么我们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会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受和情绪反应?世界各地的人都有道德规范,都会做道德判断,但他们这样做是基于相同的价值观吗?儿童又是如何产生道德感的?许多伦理学家
认为人生来是“道德空白”的,暗示是社会在我们头脑中植入了伦理情感和道德动机。但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为什么有宗教?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存在宗教组织。在一些小规模社会中,虽然没有严格的教义宗教,但人们会谈论神灵和祖先,因此,人类似乎普遍容易受到宗教概念的感染。是否我们心灵的特定部分存在一种
宗教本能,基于这种本能我们创造出了上帝、天堂、来世以及其他种种关于超自然力量的想法?或者恰恰相反,宗教思想是我们头脑中潜在思维障碍的表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解释包括集体仪式在内的宗教活动?该如何解释不同宗教体系下人类千差万别的宗教观念?
为什么人们喜欢监督并干涉他人的行为?
世界各地的人似乎都极其热衷于对他人行为进行干涉、监督和道德说教。在一个鸡犬相闻、人人彼此熟知且具有亲密互动的小规模社会中,这种做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在现代大型社会,我们也能看到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习惯、性偏好、婚姻观以及药物滥用情况非常感兴趣。无疑,这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干涉他人是人类天性使然吗?
以上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特定的优先次序,相互间也不存在逻辑连贯性,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宽泛的问题,而另一些则具体得多。有些问题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致力于回答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只有在我们了解了人类史前生活面貌后才会提出来—来自另一个时代或者地区的人可能会问出不同的问题,或者具体提问方式会非常不一样。而我们的要点是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我们希望社会科学家到底解决哪类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涉及当今世界的核心争论议题,例如,民族认同在构建国家中的作用,经济制度对社会公正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模式,极端宗教带来的危险,信息革命带来的后果,等等。由于这
些议题都是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理所当然,我们迫切想要找到简单明确的答案—既告诉我们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许多政治意识形态正是建立在对这种灵丹妙药的体仪式在内的宗教活动?该如何解释不同宗教体系下人类千差万别的宗教观念?
为什么人们喜欢监督并干涉他人的行为?
世界各地的人似乎都极其热衷于对他人行为进行干涉、监督和道德说教。在一个鸡犬相闻、人人彼此熟知且具有亲密互动的小规模社会中,这种做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在现代大型社会,我们也能看到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习惯、性偏好、婚姻观以及药物滥用情况非常感兴趣。无疑,这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干涉他人是人类天性使然吗? 以上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特定的优先次序,相互间也不存在逻辑连贯性,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宽泛的问题,而另一些则具体得多。有些问题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致力于回答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只有在我们了解了人类史前生活面貌后才会提出来—来自另一个时代或者地区的人可能会问出不同的问题,或者具体提问方式会非常不一样。而我们的要点是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我们希望社会科学家到底解决哪类问题。
这些问题有许多涉及当今世界的核心争论议题,例如,民族认同在构建国家中的作用,经济制度对社会公正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模式,极端宗教带来的危险,信息革命带来的后果,等等。由于这
些议题都是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理所当然,我们迫切想要找到简单明确的答案—既告诉我们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许多政治意识形态正是建立在对这种灵丹妙药的许诺之上,它们宣称能回答大多数问题,并提供行动指南。如H. L.门肯(H. L. Mencken)所指出的,它们的解决方案很简洁,也有道理,但很遗憾是错的。
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特别是我们可以先退一步,问问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所涉及的人类性格、能力和偏好,我们实际了解多少。答案或许会让你感到惊讶,我们知道的其实已经很多了,例如,人类获得并评判信念的方式,人类如何对他们的群体或部族产生依恋以及如何看待其他群体,人类组建和维持家庭的动机,导致两性行为倾向差异的原因,等等。
作者简介
帕斯卡尔·博耶(Pascal Boyer)
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过程/文化传播/认知发展/进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宗教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