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815811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08
- 出版时间:2023-01-04
- 条形码:9787218158112 ; 978-7-218-15811-2
本书特色
n 选择当代中国富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分析,有着鲜明的“陈氏风格”; n 强调小说文本的内隐与外化应立足于文学的根本之上,揭示其中所折射的社会历史意味; n 对中国当代文学现象重新梳理,彰显当代中国小说艺术变革,探索新的文学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马原的虚构、格非的语言风格和突出的叙事方法、余华的弃绝经验、苏童的历史感与美学风格的杂糅、阿城的寻根、王安忆虚实结合、白先勇的抒情言志、铁凝的自我相异性、王小波的性、区隔与荒诞、九十年代底层的显露和动刀暴力美学的回归、王朔带来的文学大众化,到贾平凹和刘震云对乡土中国文化想象的终结及去乡愁,以及莫言作品透发其世界观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及修辞的解放性。作者通过文本,接近文本*能激发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的那些关节,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发生的艺术变革,可感可触。
目录
**辑?? ?? 小说的内与外—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003 导言: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章·“重复虚构”的秘密
023 开头、题词以及“我就是那个叫作……”
028 老人、我的经验与困难的虚构
035 “我干了……”疾病与爱欲
040 神祇、枪与时间
045 不可能的虚构
第二章·小说的真相与谋杀小说
050 《褐色鸟群》中的“真相”
057 真相与小说的叙述本质
064 死亡、记忆与可变异的重复
071 格非小说的现代踪迹
第三章·弃绝与不可能的经验
079 在细雨中呼喊:弃绝的经验
089 挑战伦理底线:父亲与家的弃绝
095 关于弃绝的文学谱系
100 克尔凯郭尔的弃绝与小说的不可能经验
第四章·欲望、暴力与颓废
113 农业文明的*后书写:生殖与历史颓败
120 现代性历史的强有力穿透:革命与暴力
126 父与子:阶级与血缘的错位
132 颓废美学与历史的风格化隐喻
第五章·“寻根”与知青记忆
142 “吃”与“棋”的文本涵义
151 知青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寻根
156 平淡化的叙事与戏剧性效果
163 “寻根”的意义与歧义
第六章·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
174 小说中的文化空间:大上海与小弄堂
181 文化认同与“欲望”书写
188 另一个文化情境中的认同危机
196 王安忆的叙事谱系,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第七章·“没落”美学的古典性与现代面向
203 《游园惊梦》表征的“没落”意识
210 蓝田玉与“没落”女性的群体形象
216 现代主义的陷落与没落的还魂
224 没落美学在现代的陷落
第八章·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
233 “远”的叙述学:“仁义”还是他者化的视点?
239 “本己之己”与女性的共同体
242 女性的“她者”谱系:生命本原的神话
251 文学史的回望:现代浪漫主义的幽灵?
257 中国当代叙事文学的敞开面向
第九章·消极自由的退路:性、区隔与荒诞
265 病态的性文化与反压抑的叙事
269 逃脱与消极自由的可能
277 空间的区隔与向死的爱欲
284 自由、荒诞与虚无,这奇怪的三人转
第十章·“动刀”的暴力美学
291 “动刀”在当代小说叙事中的决定作用
295 “动刀”与激进现代性的暴力叙事
301 暧昧的正义:暴力的美学化
309 动刀的花招:暴力美学的解脱?
316 另一种刀法或针的妙用:西方的文学经验
第十一章·“文学已死”与越界之写
326 “文学已死”的歧义
329 千岁之寒:王朔预示的写作绝境
336 绝境中的文学:向死而生与越界之写
348 绝境、越界的哲学阐释
第十二章·穿过本土,越过“废都”
354 穿过地域文化的“性情”
361 《废都》的文化想象与批判性情境
368 从《废都》到《秦腔》:阉割的必要
373 越过废都之后:历史与美学的终结
379 落地成形:《古炉》的炉火纯青
第十三章·“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
384 引言:当代乡土叙事的“喊丧”声调
386 幸存的孤独:对友爱或家庭伦理的解构
392 去历史化:乡土中国的另类现代经验
398 他者的伦理:个体醒觉意识或另类现代性
404 无法叙述的叙述:汉语小说的另类可能性
409 结语:“喊丧”或者“去乡愁”
第十四章·“在地性”与越界
415 在地的寻根:对潮流的介入与超越
424 越界的世界观:暴力与正义博弈的视角
436 解放性修辞:汉语言的自由与越界
第十五章·“逃离”与文本敞开的浪漫主义
448 逃离:西方文学的一个内在经验
450 逃离:哲学的与文化根基的解释
458 逃离: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新故事
462 逃离:文本修辞暗示的路径
470 逃离:晚郁时期的超脱与自由
475 附:后记
第二辑?? ?? 小说时评(节选)
序言·文学批评的位置与品格
**章·无望的超越:从深度到文本策略
第二章·历史在别处:《风过耳》与“新时期”的终结
506 历史的残局:缺席者与被遗弃者
508 垮掉的一代:文化流氓与文化英雄
512 勉强的理想:“传统性”与“阶级论”
514 多元的时代:进取者与逃逸者
517 结语:缠绵的挽歌
第三章·直面苦难:重写乡土中国
第四章·个人记忆与历史布景
529 被理性折叠的个人记忆
533 暂时的过渡:现代意识的诱惑
535 寻根:疯狂的石榴树
第五章·现代派的本土化诉求
第六章·后历史的焦虑
549 遗 忘
550 民间神话
551 侯后毅
551 冯 蒙
553 嫦娥、罗宓和曲平
554 灵魂转世
554 符号化人物
555 开放性文本
556 虚构的危机或审美的焦虑
第七章·分裂的乡土中国
第八章·跨越红土地
第九章·卓尔不群:又见广西三剑客
节选
自?? ?? 序 本书原名《众妙之门 —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2015 年由北 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取这个书名,缘由在于出版方希望书名能更大众 化些,希望本书销量能多些。对于我来说,销量从未在考虑之列,原责编 有此愿望,也当能理解。是故,取了这个书名。实际上,本书当时在两个 书名上取舍,一个是“裂罅、内在与光”,另一个是“小说的内与外”。这 两个书名都是我喜欢的,*后却取了《众妙之门》,其实是一个普通名词, 没有独特性,书印出来,也无法更改。但是,还有令人不快的事情发生, 初版责编做了一个简版,令我意外,简版 32 万字,完整版书稿 44 万字, 两者相去甚远。为此事与出版社有过激烈争执(我生平从未与任何出版社 任何责编有过分歧,更何况是我*敬重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也感谢当时 主管领导刘方主任和张黎明社长给予理解和支持,*后也算是相互朝积极 方向努力,北京大学出版社很快就出版了精装全版。完整版出版时,当时 我就要改书名为《小说的内与外》,但出版社又担心已经购买了简版的读 者会无意中买重复。考虑到存在这个可能,会很对不起读者,我又做了让 步。但这本我费时多年的书,一直没有以它恰切的书名面世,是我的一个 心病,就像被别人偷换了自家的孩子一样。这次编选文集,正好是个机会, 让这本书得到一个准确恰当的书名,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何以我这么在意这个书名呢?这本书的副题是“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 方法”,我的做法是从文本的叙述、语言修辞,尤其是隐喻和象征,人物的行为与命运,去揭示其中所折射的文学史变异走向和社会历史意味。这 就是要探讨小说文本的内隐与外化,这也是立足于文学的根本上,即文学 是关乎字词语言和叙述的艺术。讨论一篇 / 部作品,如果不讨论其叙述、 字词语言、情境、人物行为,那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某些既有观念的例证, 作为材料来运用。当然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也会有好文章。比如,以文 学为材料来做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化研究等。如何回到文本自身, 如何从作品的字词语言出发,我以为对于“文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 许我是抱残守缺,我也不敢说我做得到位,只是以我的方法和有限的能力, 强调一下缺位的“文本细读”而已。如今的文学理论批评,各种理论早已 汗牛充栋,对于学理论出身的我来说,也一直浸淫于其中。但我深知,这 些理论原创者,本来都是从文本出发,到了转手的运用者手中,则先捕捉 到观念,先有了观念 —当然,观念不可避免。但观念是否这篇 / 部作品 所独有的,是否你的独特的提炼,则经常会被忽略。 本书分析了十篇中篇小说,另有五篇通论性质的文章。这十篇小说都 可以说是当代小说的经典名篇,或者是我个人特别喜爱的作品。这些作品 都显得个性独特,例如,马原的《虚构》,在 1986 发表,它无疑有着文学 史的意义。何以有着文学史的意义?这外在的追问要深入到文本中去分析 阐释才能见出它的开创性,它是如何超出现实主义的小说,如何把“虚构” 这一小说的原初的问题 —这一小说的“初心”体现出来。那个坐在北京 “安定医院”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座精神病院写作的人,他在讲的故事。他 以**人称讲故事,他保证他说的是真实的。马原就是如此与传统现实主 义视为生命本质的“真实”开了一个认真严肃的玩笑。小说的叙述并非严 丝合缝,但形式花样百出,怪招迭出,异域风情加上离奇故事,冒险加上 疾病,性爱加上神性,小说内里的元素异常丰富,建构起的文本如同一个 万花筒,不再是传统现实主义向着现实世界还原,而是指向一个无比神奇 的异域世界。那里神(作者)说有光,就有光。所有小说文本内在的故事、 元素、修辞、结构,都指向他所挑战的旧有的美学体系,也指向他所虚构 的世界,也寓言般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某种存在的可能性。 有些小说则是名气特别大,例如《棋王》,它一直是被当作“寻根” 的代表作。分明是知青小说,何以又变成了“寻根小说”?这一改变当然无可厚非,自有它的理由,但它的真正的主题或者说故事的原初要义是什 么,需要重新探究。作为知青小说的原来面目被遮蔽了,只能通过细读来 重新去蔽。这篇小说其实是晚了半拍的阿城写作的知青伤痕文学,那就是 “无父”的伤痛,“家庭出身”导致的屈辱和穷困,是知青一代人的内心* 深重的伤痕。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都书写了那些老干部的子女落难的故事 (例如叶辛的《蹉跎岁月》),后来平反,小说既控诉了“文化大革命”,又 为“老干部”及其子女的落难书写了受难史,也为重新塑造了老干部的光 辉形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样的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当然是主流文学所 需要的重建历史的质料。但阿城却看到王一生这样的普通知青 —家庭出 身加上极度的穷困,这是真正的屈辱,他的伤痛,他的弱小和敏感,他无 能的抵抗和实现自我的方式 —下棋。所有这些到了 1984 年已然属于迟 到半拍的书写,如果还在伤痕和知青的重新书写上来言说,也无多大意义。 只有一个全新的宏大的概念,才能放大这篇小说的意义,“寻根”就这样替 代了“后知青”的书写。 另有像格非《褐色鸟群》这样的小说,其虚构性指向形而上的哲学意 味。“存在”还是“不存在”?“发生过”还是“没有发生过”?我们面对 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完全无法判断。人们如何真实认识历史?如何真实 面对我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小说中的关键性细节,“我”亲眼看见女人喝醉 酒的丈夫从棺材里坐起来解开上衣扣子,但棺材立即被钉上了。故事的真 相也如此无法确证。我们过去总是处在一个“铁的必然性”“确实性”“必 将”的时间流中,我们面前的世界当然也是确然的。现在,这一切的根基 都动摇了。当“我”以为棋背着的是镜子时,她打开的是画;当“我”以 为棋背着的是画时,她打开的却是镜子。甚至,她不是棋。如此玄虚的小 说,它不断地进行着形而上学的翻转游戏,不断替代,利用细微的差异变 换。但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它却如此有力地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 方式,改变我们表现世界的方式 —其内与外的关系是如此建构起来的。 这里显然无法一一去解释每篇小说是如何建立起内与外的关系,但它 们总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建立起内与外的独特关联方式。 《小说时评》是当时的一些评论合集而成,并无统一的主题,2001 年 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然 20 年了。当时是程光炜兄出于好意要帮一帮朋友出本书,河南大学出版社又为某种理想主义激情燃烧,出了这套书。 图书出版时还开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记忆中在现代文学馆,往事如今还 历历在目。只是觉得岁月消逝如驹过隙,竟然已过去 20 年。只是时光不能 倒流,这才觉得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有多么珍贵。 是以为序。 陈晓明 2020 年 12 月 5 日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 年生,福建光泽人。1990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 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 年至 2020 年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2020 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5 年至 1998 年曾在荷兰莱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等学府做访问研究和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1993)、《不死的纯文学》(2007)、《德里达的底线》(2009)、《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09)、《众妙之门》(2015)、《无法终结的现代性》(2018)等 20 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近 600 篇。 2003 年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项,2006 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曾获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若干。担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