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精装国学:楚辞选

软精装国学:楚辞选

1星价 ¥24.8 (5.5折)
2星价¥24.8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26986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214269867 ; 978-7-214-26986-7

本书特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闻一多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激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郑振铎

内容简介

“楚辞”是指战国时代产生于南方楚地的一种新诗体,同时也指楚国诗人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这类诗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了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目录

离 骚 /1
九 歌 /43
东皇太一 /44
云中君 /49
湘 君 /53
湘夫人 /60
大司命 /66
少司命 /72
东 君 /78
河 伯 /83
山 鬼 /87
国 殇 /92
礼 魂 /96
天 问 /100
九 章 /139
惜 诵 /141
涉 江 /150
哀 郢 /157
抽 思 /165
怀 沙 /173
思美人 /181
惜往日 /187
橘 颂 /196
悲回风 /201
远 游 /210
卜 居 /224
渔 父 /230
九 辩 /236
招 魂 /259
大 招 /280
附 录 /296
《史记·屈原列传》译注


展开全部

节选

悔相道之不察兮①,延伫乎吾将反②。 回朕车以复路兮③,及行迷之未远④。 步余马于兰皋兮⑤,驰椒丘且焉止息⑥。 进不入以离尤兮⑦,退将复修吾初服⑧。 制芰荷以为衣兮⑨,集芙蓉以为裳⑩。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注释 ①相(xiànɡ):观察。察:详细看清楚。相道指观看道路,喻反省自己所选择的道路。 ②延:引颈长望。伫(zhù):站立。反:同“返”,返回。 ③回:调转。复路:走回头路,回到过去的路。 ④及:趁。行迷:行入迷途。 ⑤步:信步。步余马:即余步马,就是解开车驾,让马散步。兰皋(ɡāo):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 皋,水边的高地。 ⑥椒丘:长有花椒木的山丘。且:暂且。焉:于是,在此。且焉止息,姑且在这里停留一下。 ⑦进:仕进,指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不入:不被接纳。进不入,指仕进不得意。进指“仕”,下句 的退指“隐”。离尤:获罪,遭罪。离,通“罹”(lí),遭受。尤,罪祸。 ⑧退:退隐,归隐。初服:当初未入仕时的服装,喻固有的美德。修吾初服,即重新修炼美好品德。 ⑨制:裁剪。芰(jì):菱。荷:莲。芰荷,指菱叶与荷叶。一说芰荷为一物。衣:上衣。 ⑩芙蓉:莲花的别名。裳:下衣,古人称下身穿的衣裙,男女皆服。古代服制多为上衣下裳。 ??不吾知:“不知吾”的倒文,不理解我。亦已兮:算了吧。 ??苟:只要。信芳:真正芬芳。 ??冠:帽子。岌(jí)岌:高耸的样子。 ??佩:佩物,指剑。陆离:长长的样子。 ??芳:草香,亦泛指香,香气。泽:古为汗衣,引申为污浊,污垢。糅(róu):混杂,混合。杂糅,夹杂,比喻自己与小人共处一朝。 ??昭质:清白的本质。亏:亏损,损伤。 ??忽:不经意。反顾:回头看。游目:纵目远眺。 ??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佩:指前文所言包括各种香草在内的佩饰。缤纷:繁盛而交杂的样子。繁饰:众多的彩饰,盛饰。 ??菲菲:香气勃发的样子。芳菲菲:香气阵阵。弥章:愈来愈明显。章:同“彰”,彰显,显著。 ??民生:即人生。乐:喜好,爱好。 ??好修:喜作修饰;喜好修身。常:常规,习惯。 ??体解:即肢解,分解人的肢体,即车裂,古代酷刑之一。泛指死。 ??岂:难道。惩:惩戒,戒惧。 离 译文 后悔选择道路时未曾看清啊,久久凝望后我要往回走。 掉转我的车头回到原来的道路啊,趁着误入迷途还不算远。 放松缰绳让马漫步在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跑到长着椒树的山丘休息。 进谏君王不被采纳反遭责难啊,我将隐退重新穿上当初的衣冠。 用菱叶裁制成上衣啊,再缀合莲花做下裳。 无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内心真正高洁芬芳。 把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啊,将我的佩剑修饰得更长。 芳香与污臭混杂在一起啊,只有我洁白的本质不曾缺损。 猛然回头往远处看啊,我将去四方荒远的地方游览。 佩戴丰繁华美的佩饰啊,浓郁的芳香使它们更加耀眼。 人生各有各的喜好啊,只有我偏好修养美德成了习惯。 就算把我的躯体分解也不会改变啊,我的心中还有何恐惧? 赏析 以上是**大段的第四层:写自己极端苦闷中的矛盾心情。诗人深悔当初没有看清现实,就踏入仕途。仕途坎坷崎岖,理想渺不可及,诗人顿生退隐之心,想掉转车头,回到当初未仕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即承屈原此意。既然理想不能实现,则退隐可以独善其身;为个人计,又何尝不心安理得?可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逃避现实的态度,和屈原的个性是决不相容的。这使他暂时宁静下来的情感又掀起无限的波澜;在波澜起伏中,一层一层地展开了内心深处的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以及在这种心情下的斗争过程。从这段起,所写的都只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反映,并非事实的叙述。诗人对进退得失进行对比,流露出在朝不得意、不受重用的牢骚,明言欲退却又恋恋不舍。他不愿与奸臣小人同流合污,并对自己的理想追求充满了自信:“人生各有各的喜好啊,只有我偏好修养美德成了习惯。”诗人情愿退隐自修,坚守正道,也绝不同流合污,屈从世俗。他相信退隐后自己的美德会更加彰显,芳名远播。诗人修炼出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故而“就算把我的躯体分解也不会改变啊,我的心中还有何恐惧”。 至此,为全诗**大段。这部分内容是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从自己的出生、世系、品质、修养写起,回忆自己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和遭谗被疏的经历,抒写了自己忠而被疏的痛苦困惑和坚持理想的执着精神,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坚定信念。**大段从起始历述了修能以事君,遭谗而被疏,退守而志不移;下文则转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路历程。作品侧重表现诗人自己不断地修身养性,渴望施展抱负, 然而楚国的现实却容不了他;他为之做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却依然困难重重,令人失望。君主的昏庸固然是重要因素,而奸党小人们的妒忌与谗言毁谤,更助长了邪气的高涨。

作者简介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