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7791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5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020177912 ; 978-7-02-017791-2

本书特色

◎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诗歌精选集 ◎ 异质混成的多维写作 ◎ “蓝星诗库”丛书精装新版

内容简介

《欧阳江河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精选诗人198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汉英之间》《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玻璃工厂》《后的幻象》《关于市场经济的虚构笔记》《凤凰》等。欧阳江河的诗歌写作强调思辨上的奇崛复杂及语言上的异质混成,强调个人经验与公共现实的深度联系。他的诗作为当代诗歌史献上了不可复制的玄学叙事范本,内在地启动了少数优秀诗人通向语言高级机密腹地的写作。 “蓝星诗库”丛书创立于199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图书品牌,一直致力于彰显当代中国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广阔可能。“蓝星”取自于天文学概念“蓝巨星”,这是恒星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阶段;丛书收录196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各个时期具有启发性、创造性、影响力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为纪念丛书出版25周年,人文社推出“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既是对已往出版诗集的一次梳理和修订,也将不断推出当代诗歌精品。

目录

天鹅之死001 阳光中的苹果树002 手枪004 放学的女孩006 我们008 整个天空都是海水011 公开的独白012 纸秋天014 汉英之间016 玻璃工厂020 冷血的秋天024 一夜肖邦026 后的幻象(组诗)028 遗忘043 寂静045 墨水瓶046 星期日的钥匙048 空中小站050 茨维塔耶娃052 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053 晚餐055 电梯中057 另一个夏天059 关于市场经济的虚构笔记062 雪069 纸币、硬币081 哈姆雷特088 去雅典的鞋子090 风筝火鸟092 感恩节094 歌剧099 我们的睡眠,我们的饥饿101 国际航班 108 谁去谁留112 时装街114 毕加索画牛 118 一分钟,天人老矣120 舒伯特123 53岁生日126 母亲,厨房133 痒的平均律135 梦见老虎140 万古销愁144 江南引147 茶事2011151 苏小小155 凤凰158 黄山谷的豹177 老虎作为成人礼189 苏堤春晓198 798202 龙年岁首206 念及肥肉210 暗想薇依212 纸房子215 一半之半218 读北宋诗222 致鲁米224 早起,血糖偏高227 抽烟人的书230 老男孩之歌234 大是大非240 八大山人画鱼249 中国造英语252 老相册261 在雅典263 开耳 265 字非心象267 霍金花园269 宿墨与量子男孩271 汨罗屈子祠295 阿多尼斯来了297 埃及行星302 蔡伦井319 博尔赫斯的老虎324 种子影院329 清明低语339 老青岛342 之间咖啡344 帽子花园347 苏武牧羊349 海上得丘354 圣僧八思巴364 待在古层376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欧阳江河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座奇峰。他的诗歌以澎湃的激情,深邃的思想和高屋建瓴的目光,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当下、东方与西方文化交融并置,是浩瀚的人类文明与微渺的个体之间的心灵对话。他的诗,厚重而飘逸,自由而缜密,既充满哲思,又观照现实,在抽象与具体之间,谋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长诗犹如结构繁复的迷宫,让人在奇丽多变的意象和哲思中追寻感悟人间真情和至理。在现代诗学领域,欧阳江河也展现了非凡的造诣。在解构陈规的同时,他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 ——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奖授奖词 他(欧阳江河)不但能够用哲学与思辨的方式来处理当代文化与历史的重大命题,而且能够运用具有巨大时代与文化载力的符号,来使这种处理形象化,并同时呈现出思考于其中的复杂而睿智的诗人主体的形象,从而使之上升为一种时代与精神的元命题。这种具有知识分子的自由与自主精神与反思力量的“真正的政治抒情诗”,是欧阳江河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历史的转折时期,他的上述诗歌几乎成为了精神的制高点。出色的智性始终是欧阳江河闪光的素质,他绵延的语势和滔滔雄辩的语感令人着迷。在“后朦胧诗”时代,他的文本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他的睿智和敏感的诗论文字,对于他的重要性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明和补充。 ——评论家 张清华 欧阳江河是从知识分子中自我解救出来的修辞写作者,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性、跨语言性,他成功的写作为诗歌拓展了自信的空间。他富于变幻魔力的语言结构,隐藏着哲学的光芒。 ——评论家 黄礼孩

作者简介

欧阳江河(1956— ) 原名江河,1956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5年后以“欧阳江河”的笔名发表作品。1993年起,多次应邀赴各国访问、讲学。1997年秋返回国内,定居北京。《今天》文学社社长,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著有《谁去谁留》《如此博学的饥饿》《大是大非》《删述之余》等十五部诗集,以及文论集、音乐随笔集等。作品被译为英、法、德、西、阿等多种文字出版。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及年度杰出作家奖、十月文学奖、丁玲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诗歌银叶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