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纸
读者评分
5分

寻纸

1星价 ¥78.1 (6.1折)
2星价¥78.1 定价¥128.0
商品评论(2条)
Gea***(三星用户)

实地考察的记录

内容比较平实和丰富,还有许多写作者的思考、经验的分析。并且后面有不少手工纸样,是比较平实而丰富的考察笔记记录了。

2024-06-29 22:10:45
0 0
***(三星用户)

书中所夹带的25种古法手工纸样实物。确实挺有用。 纸质也特别好,读起来不刺眼。

2023-11-12 17:09:5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0960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34096044 ; 978-7-5340-9604-4

本书特色

放眼国内,以大众读者可以轻松阅读的文字为基础,用图文游记的形式记录中国传统古法手工纸技艺探寻之旅的图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先前已经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团队的《中国手工纸文库》系列、复旦大学陈刚教授的《中国北方手工造纸工艺》等,都是专业视角的技术图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相当高的门槛。但汪帆的《寻纸》以其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师的细腻情感,用散文式的笔法记录其寻纸的过程,又在字里行间加入中国传统手工纸的史料内容,有其独特性;并且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著作一起,立体地勾勒出一幅当代中国传统手工纸制造业的现实画卷。这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制纸技艺有着非凡的意义。 ·王菊华、张志清、姚伯岳、窦文涛联合推荐,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作长篇序推荐·作者访纸的执着、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对古籍修复的孜孜以求,与古今对话,令人动容·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从事古籍修复的机缘,但每个人都能从本书读到、触摸到古籍修复者的激情

内容简介

一名古籍修复师历时七年,寻访了中国13个省、自治区的全国古法手工造纸地。她以亲身经历结合专业视角,考察了各地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及传承现状,记录了“寻纸”过程中的点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探寻手工造纸术孜孜不倦的坚持,勾勒出一幅当代中国传统手工纸制造业的现实画卷。冥冥之中的责任感、使命感不仅让她与纸结缘,更驱使她开始现场考察古法手工纸诞生地的深入研究之旅。本着对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术的探寻之心,作者踏遍浙江、福建、山西、江西、贵州等十三个省自治区,远及新疆的和田和海拔近3700米的西藏高原,亲自带回书中所述的25种古法手工纸样实物,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承娓娓道来。

目录

1 寻找狼毒纸 1
2 一次感悟虔诚的行旅 13
3 连城诀 23
4 竹纸掂来未觉轻 33
5 铅山连四似铅重 45
6 麻纸生产场景背后的那些事儿 53
7 养骡与租骡的纠结 61
8 名动南疆号墨玉 71
9 梁平二元纸与梁平年画 : 谁成就了谁? 83
10 一个杭州女子的隆回一日忙 95
11 “纸都”无纸 107
12 不虚此行访贡纸 113
13 龙栖山:似曾相识故人来 121
14 曼召,傣纸的香格里拉 131
15 贝叶非纸亦成友 139
16 心中的日月:纳西文化,东巴纸 147
17 鹤庆:绵纸何故望如雪 159
18 丹寨构皮纸:洞里乾坤大 165
19 “玩”出来的加工纸 177
20 开化纸: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87
21 夹江访纸五程纪 199
**程:浮华终将剥离尽 199
第二程:朝圣途中拾萃 211
第三程:壮哉!德格印经院 221
第四程:博物园里的大千世界 237
第五程:走马羌寨观舀纸 245
22 泾县守金 : 一张有温度的手工纸 259
纸张索引 279
后记 283
展开全部

节选

2 一次虔诚的行旅 (选摘)
本以为自己与狼毒草藏纸的交集就此结束了,未曾想,缘结藏纸还有后续一段虔诚的西藏行旅。
2014年除了寻访狼毒草藏纸外,我还与西藏图书馆的同仁进行过业务交流,耳闻目睹了当地一些状况。那年,西藏图书馆正在进行古籍普查。于他们而言,古籍文献数量庞大,是这项工作的*大难点。在藏区,一座寺庙就相当于一座图书馆。西藏的3000座寺庙存放着大量经书残片,而佛塔中供奉的经书更是不计其数。很多普查点位于高山寺庙里,道路崎岖,古籍普查工作者常常是骑马或徒步,带着锅碗瓢盆开展工作,还要时常在野地里吃饭,在山洞中休息。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的尼夏老师,还曾一个人背着氧气瓶爬上山顶,虽然那座寺庙只藏有一部古籍,但他仍克服困难,对其进行了详细著录。
至于修复业务,图书馆系统里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只有古籍部的央拉老师。央拉曾经在国家图书馆系统学习过修复技艺,主要修复藏文经书。作为同行,我们经常就修复技艺和材料进行交流。
2016年9月,我突然接到央拉老师的电话,说他们要举办第二期西藏自治区古籍修复培训班,邀我前去辅导。对此邀请,我颇感意外,也不免惶恐,但一想可以修复到难有机会接触的藏纸佛经,又可以借此深入研究狼毒草藏纸,于是便欣然答应下来,踏上了第五次进藏的行程。
培训班如期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开班,26名来自拉萨及西藏其他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古秀拉(当地对僧侣、喇嘛的尊称)参加了培训,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达珍卓玛老师和我负责授课。
课程刚开始,在演示浆糊调制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西藏是高海拔地区,开水*多煮至80度即达沸点,因此,在**次按常规做法调制浆糊时,浆糊颜色发白,未全熟透,我们只好采用隔水蒸制法。据达珍老师介绍,她们日常工作时就是采用蒸煮法制作浆糊。虽然不同地区会用不同的方法,但我总想尝试一下是否可以改进冲制法以适应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第二天调制浆糊时,我让水在电磁炉上保持沸腾状态,注水时,加速加量,同时也加快搅拌速度,*后调制出的浆糊果然成玉色。这说明改进的冲制法在西藏地区,至少在海拔3600米左右是可行的。
狼毒草藏纸的毒性,以及高海拔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传世佛经大都没有虫蛀现象,其破损主要是磨损、干裂、人为撕裂、缺失、粘连和尘土污染。此次供培训班修复的破损佛经,便多属上述情形。尽管有一小部分学员曾参加过**期培训,但回去后并未实践过,大部分学员更是没有一点修复基础。我和达珍老师根据学员情况及修复材料特性,在确保文献安全的大前提下,商定了培训方案。
由于当地修复纸张全部来源于本地的手工制作藏纸,学员习惯于单一用纸,而对于习惯多种纸张并用的我来说,真有点不适应。于是便只好将较薄的藏纸当成皮纸使用,或者用多层托裱来加厚补纸,再或者将厚纸搓薄,使其适用于需薄纸来修复的地方。鉴于现有条件,我有意识地告诉学员,如何学会灵活运用现成纸张来达到修复效果。同时,我也向他们建议:可以考虑采购其他地区的修复用纸,完善西藏地区的修复纸张品种储备,以满足各种破损的修复需求。确如央拉老师所说,直接参与修复佛经,会加深对藏纸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熟悉了狼毒草纸的特性,学会如何利用它的特性来实现*佳的修复效果,自觉收获良多。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更令我感动。为求掌握更多的修复技术,他们经常要求领取不同破损类型的经书学习修复。部分古秀拉只能听懂汉语,不能表达,但依然不气馁,主动请工作人员当翻译,或者用手势比划,向老师提问求解,实在精神可嘉。此外,他们对老师也格外尊重。西藏图书馆旁边的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也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中午休息时,我会独自前去散步,常会碰到培训班内的古秀拉们在里面转经。他们往往静立一旁,待我稍有空暇,便提出与我合影留念的请求。在他们眼里,我远道而来帮助他们把典籍流传下去,是令人敬重的。
为了加强交流,西藏图书馆利用午休时间派人陪我参观了色拉寺脚下的色昭佛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该研究院由色拉寺与大昭寺共同出资建立,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各个寺庙所收藏的经书以及僧侣研读经文的笔记,经校对版本,选择*优者进行扫描、录入、校对和印刷出版,为西藏地区的信众及学生提供了大量版本优良且价格低廉的经书。我们去的时候,经书出版量到了一个很有爱意的数字:520种。

作者简介

汪帆,1978年出生,2001年进入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先后在阅览组、缩微组任职,2007年进入修复组,担任古籍修复师。在《藏书报》上设有个人专栏,著有《书路修行》等古籍修复的主题作品。在坚持古籍修复的专业工作之外,汪帆有意将今后的研究方向定在寻访手工古法造纸上,通过野外考察、踏勘手工纸制作现场,全面了解现状,探索有利于手工修复纸传承、发展的途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