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822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76038224 ; 978-7-5760-3822-4

本书特色

提高立德树人能力,做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卓越明师。 ☆作者注重实地调查,足迹到达国内1400余县区,既有宏观视角的分析,又有接地气的教育解读。
☆精选作者基于大量调查、实践的教育思考和诊疗剖析,既有利于教育者开阔教育视野,又有利于教育者找到优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作者专业有效的把脉建言,有利于教师提高立德树人的专业能力,做卓越明师。
☆照亮学生的成长,做有温度的教育,是教育人需要深入研究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编辑推荐篇章:
P3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P37 专业阅读成就良师
P170 莫让综合素质评价落入“应试”窠臼
P201 高考改革关键仍在于招考分离

内容简介

照亮学生的成长,做有温度、有智慧的教育,是教育者的应然价值追求,也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从解放学习的主人、造就大国良师、改进教育教学、激活基础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瞄准立德树人、改进教育评价、优化考试招生、实现大学内涵发展等方面,精选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近年在大量调查、实践基础上对于提升教育质量的教育思考和诊疗剖析,供教育同仁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参考,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做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卓越明师。

目录

**辑 解放学习的主人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 3
发现自己,规划成长 / 6
职业规划,从娃娃抓起 / 8
让孩子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 / 10
防控近视须釜底抽薪 / 12
减负不能“花拳绣腿”,不能“单打独斗” / 14
假期,需要更开放性的学习 / 18
“三点半”后孩子的主要去向应该是社会 / 20
分班与解放 / 24
如何改善学生的被动型人格 / 29 第二辑 造就大国良师
慎做“名师”,要做“良师” / 33
专业阅读成就良师 / 37
大师起于心动 / 40
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当中小学老师 / 43
师范教育需要瞄准师资需求 / 45
教师群体负担加重,功利主义的评价体系要改改了 / 48
教师减负的关键是保障教学自主权 / 50
减负的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 52 第三辑 改进教育教学
新旧文化中教学站在哪儿 / 55
教育惩戒权的边界在哪里 / 57
惩戒好比高悬的剑,未必真要刺中谁 / 59
让学生当众销毁手机,这样的教育秀当休矣 / 61
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 63
音乐课该跨过“每课一歌/曲”这道坎儿 / 65 第四辑 激活基础教育
提高公办中小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 71
办与时代同行的高中教育 / 73
中高考新政下的中小学教育走向 / 76
好校长“动”起来,好学校才能“走”起来 / 85
谨防基层教育四大不良倾向 / 89
每所学校都可以办成有文化传承的学校 / 92
育才学校教育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 97 第五辑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效的关键在于教会孩子“玩” / 105
家庭教育的边界与效力 / 107
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教育 / 110
让家长焦虑的是电子还是作业 / 113
警惕家庭教育被“绑架” / 115
学会自主规划,孩子一生受益 / 117
万言难以断亲情 / 120 第六辑 瞄准立德树人
我们离好教育有多远 / 125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 / 133
解决了教育问题,实现全面现代化才有可能 / 137
不忘初心,攻破立德树人难关 / 143
日新才能启蒙 / 146
新时代教育需要新理念 / 148
教育的本真跑到哪里去了 / 152
读《敬告青年》有感 / 155 第七辑 改进教育评价
目前的主要问题在管理和评价 / 159
“立”起多元专业评价才能真正破除“唯论文” / 165
教育评价改革关键在从“一”到“多” / 167
莫让综合素质评价落入“应试”窠臼 / 170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才合理 / 173
教育评价多元化才是减负的治本之策 / 175 第八辑 优化考试招生
实施“强基计划”须找准学生与高校优势切点 / 179
如何科学看待“强基计划” / 181
以更大的自主克服焦虑应对高考延期 / 183
高校如何利用复试自主权为保障公平担责 / 185
新高考要在遵从规律的前提下深化改革 / 187
改进高考招生让更多残疾人飞得更高 / 190
高职扩招效果取决于需求 / 192
教育公正需要持续不断地维护 / 196
高考改革关键仍在于招考分离 / 201 第九辑 实现大学内涵发展
高校内涵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 207
新工科在于培养“未成人” / 210
新型大学建设的新“士”格 / 215
大学发展需解决好深层学理问题 / 217
思想家要靠思想土壤培育 / 220
“走教”的产生显示高校体制改革还有更大空间 / 22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半月谈》等媒体上发表评论300余篇,出版专著《回归常识做教育》《不忘教育初心》《重建教育生态》《中国教育再造》《教育改革行知录》等20余本计500余万字,主编的“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等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