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短期天气预报技术手册(修订版)
1星价
¥160.6
(7.3折)
2星价¥160.6
定价¥2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9800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57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02980078 ; 978-7-5029-8007-8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陕西省几代气象科技工作者关于短期天气预报技术和经验,本书共16章,涉及短期天气预报的各个方面。修订版在2007年原版的基础上总结和充实了近15年来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包括中尺度天气分析预报、诱发地质灾害暴雨预报预警、关中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及预报,以及雷达探测、卫星云图分析应用技术和经验等。本书除了指导陕西地区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外,还可供其他地区特别是陕西省周边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参考借鉴。
目录
修订版序言……(Ⅰ)
修订版前言……(Ⅲ)
原版序言……(Ⅴ)
原版前言……(Ⅶ)
第1章 陕西地理地貌
1.1 地理环境
1.1.1 地理位置
1.1.2 山脉走向
1.2 地质地貌及植被分布
1.2.1 地质地貌
1.2.2 植被分布
1.3 地表水文
1.3.1 黄河水系
1.3.2 长江水系
1.4 行政区域
1.4.1行政区域
1.4.2 预报区域界定
参考文献
第2章 陕西气候概要
2.1 陕西气候概况
2.2 陕西气候特征
2.2.1 气候类型多样
2.2.2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2.2.3 干湿明显,旱涝灾害频繁
2.3 陕西省气候分区
2.3.1 气候带
2.3.2 气候区
2.3.3 气候区特征
2.4 陕西省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2.4.1 风沙滩地
2.4.2 黄土高原
2.4.3 关中盆地
2.4.4 秦巴山地
2.4.5 汉中安康盆地
2.5 陕西省是中国气候敏感区
参考文献
第3章 陕西季节划分和主要气象灾害
3.1 季节及其划分
3.2 陕西的自然天气季节
3.3 陕西的主要气象灾害
3.3.1 干旱灾害
3.3.2 暴雨和洪涝灾害
3.3.3 沙尘暴
3.3.4 寒潮和强降温(冻害)
3.3.5 低温阴雨(冷害)
3.3.6 冰雹大风
3.3.7 高温
3.3.8 大雾
3.3.9 霾
3.4 陕西的主要气象次生灾害
参考文献
第4章 影响陕西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特征
4.1 主要影响系统概论
4.2 锋
4.2.1 冷锋
4.2.2 暖锋
4.2.3 锢囚锋
4.2.4 静止锋
4.3 温带气旋
4.3.1 概述
4.3.2 蒙古气旋
4.3.3 黄河气旋
4.3.4 台风(低涡)
4.4 涡
4.4.1 西南涡
4.4.2 西北涡
4.4.3 青藏高原低涡
4.5 高压(反气旋)系统
4.5.1 概述
4.5.2 蒙古冷高压
4.5.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4.5.4南亚高压
4.6 低压槽系统
4.6.1 中高纬度西风槽
4.6.2 南支槽
4.6.3 高原槽
4.6.4 东风波和地面倒槽
4.7 切变线
4.8 急流
4.8.1 高空急流
4.8.2 高空急流对陕西省天气的影响
4.8.3 低空急流
参考文献
第5章 陕西降水特征及其预报
5.1降水的气候特征
5.1.1 降水标准
5.1.2 降水时空分布
5.2 降水的环流形势
5.2.1 降水环流形势
5.2.2 降水天气的影响系统
5.2.3 天气影响系统与降水落区
5.2.4 回流天气降水
5.3 降水的预报
5.3.1 降水预报的分析思路
5.3.2 降水条件的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陕西暴雨预报
6.1 暴雨时空分布
6.1.1 暴雨标准
6.1.2 暴雨空间分布
6.1.3 暴雨时间分布
6.1.4 暴雨的尺度特征
6.2 陕西暴雨的环流背景
6.2.1 陕西暴雨环流的聚类分析
6.2.2 陕西暴雨的环流分型
6.2.3 不同季节暴雨天气形势
6.2.4 环流调整与暴雨
6.2.5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的天气形势
6.3 陕西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尺度系统
6.3.1 影响陕西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
6.3.2 不同季节暴雨影响天气尺度系统
6.3.3 高原低值系统与陕西暴雨
6.4 影响陕西暴雨的次天气尺度Ω系统
6.4.1 次天气尺度Ω系统
6.4.2 Ω系统和暴雨落区
6.4.3 Ω系统的天气学意义
6.4.4 Ω系统的动力学意义
6.4.5 Ω系统与四股气流
6.4.6 次天气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激发条件
6.5 影响陕西暴雨的各种尺度天气系统间的作用
6.5.1 行星尺度系统作用
6.5.2 天气尺度系统作用
6.5.3 暴雨的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关系和作用
6.6 地形对陕西暴雨的作用
6.6.1 爬坡作用
6.6.2 狭管效应
6.6.3 背风波作用
6.6.4 地形对摩擦层顶垂直运动的影响
6.6.5 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
6.6.6 地形对暴雨落区影响的统计分析
6.7 台风与陕西暴雨
6.7.1 近海台风活动与陕西暴雨的统计关系
6.7.2 影响台风活动的路径及区域
6.7.3 台风影响陕西暴雨的类型
6.7.4 近海台风影响陕西暴雨时的环流特征
6.7.5 近海台风作用和影响陕西暴雨的一些相关机理研究
6.8 卫星云图在陕西暴雨预报中应用
6.8.1 天气尺度云系叠加模式
6.8.2 暴雨云团
6.8.3 极端暴雨前云型特征及其应用
6.9 陕西暴雨各物理量场特征
6.9.1 流场特征
6.9.2 湿度场特征
6.9.3 能量场特征
6.9.4 稳定度特征
6.10 陕西暴雨预报分析思路
6.10.1 陕西暴雨预报分析思路
6.10.2 暴雨概念模型
6.10.3 数值预报解释模式
6.10.4 暴雨落区的类型
参考文献
第7章 陕西突发性暴雨监测预警
7.1 突发性暴雨定义
7.1.1 定义
7.1.2 气候特征
7.1.3 降水时间分布特征
7.2 突发性暴雨监测分析技术
7.2.1 地面加密监测信息分析技术
7.2.2 高空探测信息四维分析技术
7.2.3 雷达探测信息分析技术
7.2.4 卫星探测信息分析技术
7.3 突发性暴雨主要特征
7.3.1 高空环流特征
7.3.2 高空中尺度流场特征
7.3.3 物理量场特征
7.3.4 地面能量场特征
7.3.5 地面流场特征
7.3.6 中尺度对流系统云图特征
7.4 突发性暴雨物理成因
7.4.1 定性分析
7.4.2 数值分析
7.5 突发性暴雨预警
7.5.1 突发性暴雨预报着眼点
7.5.2 突发性暴雨监测分析技术和预警思路
参考文献
第8章 陕西中尺度天气
8.1 雷暴
8.1.1 雷暴定义
8.1.2 陕西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8.1.3 分区雷暴的时域特征
8.2 飑线
8.2.1 飑线定义
8.2.2 飑线回波的演变过程
8.2.3 飑线的移动
8.2.4 典型飑线个例分析
8.3 阵风锋
8.3.1 阵风锋定义
8.3.2 阵风锋个例分析
8.4 下击暴流
8.4.1 下击暴流定义
8.4.2 下击暴流个例分析
8.5 强风暴
8.5.1 产生强风暴的条件
8.5.2 产生强风暴的天气形势
8.5.3 槽前产生强对流风暴的个例分析
8.5.4 槽后产生局地强降水个例分析
8.6 短时强降水
8.6.1 短时强降水的定义
8.6.2 陕西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
8.6.3 陕西短时强降水实例
8.6.4 短时强降水预报指标
8.7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8.7.1 陕西MCC的时空特征及致灾概况
8.7.2 陕西陕南、关中MCC的环流及地面特征分析
8.7.3 陕西MCC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8.7.4 MCC云团特征分析
8.8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
8.8.1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分布规律
8.8.2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环流特征
8.8.3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8.8.4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预报着眼点
8.9 对流性天气预报
8.9.1 对流性天气潜势预报
8.9.2 对流性天气短时预报
8.9.3 对流性天气临近预警
8.9.4 对流性天气预报思路
参考文献
第9章 冰雹预报
9.1 陕西冰雹的气候特征
9.1.1 冰雹的定义
9.1.2 冰雹的空间分布
9.1.3 冰雹的时间分布
9.1.4 连续性降雹过程的分布
9.1.5 冰雹的活动路径
9.1.6 山区地貌对冰雹的影响
9.2 产生冰雹的天气和物理量特征
9.2.1 冰雹的物理量特征
9.2.2 冰雹天气的环流类型及特征
9.2.3 冰雹的卫星云图特征
9.2.4 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9.3 冰雹的预报
9.3.1 形势特点
9.3.2 大气层结的主要特征
9.3.3 冰雹预报的一些常用指标及参考数据
9.3.4 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冰雹预报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 沙尘暴预报
10.1 沙尘天气的定义、规定和标准
10.1.1 沙尘天气定义
10.1.2 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10.1.3 沙尘天气资料与统计方法
10.1.4 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
10.2 陕西沙尘暴时空分布
10.2.1 沙尘暴的空间分布
10.2.2 沙尘暴的时间分布
10.2.3 沙尘暴的日变化
10.2.4 沙尘暴的季节变化
10.2.5 沙尘暴的年变化
10.3 陕北沙尘暴时空变化
10.3.1 陕北沙尘暴年际变化
10.3.2 陕北沙尘暴空间分布
10.3.3 陕北大风与沙尘暴
10.4 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及物理机制
10.4.1 沙尘暴形成的条件
10.4.2 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10.4.3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10.5 沙尘暴监测方法
10.5.1 地面监测
10.5.2 卫星遥感监测
10.5.3 卫星遥感监测实例
10.6 陕西沙尘暴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
10.6.1 500 hPa月平均环流特征
10.6.2 500 hPa影响系统分型
10.6.3 陕西沙尘暴路径
10.6.4 强沙尘暴高空环流形势
10.6.5 强沙尘暴地面冷空气路径
10.7 沙尘天气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10.7.1 温度平流
10.7.2 位温分布特征
10.7.3 涡度场分布特征
10.8 陕西沙尘暴预报
10.8.1 沙源因子分析
10.8.2 不稳定因子分析
10.8.3 预报因子分析
10.8.4 沙尘暴预报着眼点
参考文献
第11章 陕西其他重要天气预报
11.1 春季首场透雨预报
11.1.1 春季首场透墒雨标准
11.1.2 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气候规律
11.1.3 环流特征
11.1.4 影响透雨的天气系统
11.1.5 透墒雨过程中的能量特征
11.1.6 春季透雨预报
11.2 陕西初夏暴雨预报
11.2.1 陕西初夏暴雨天气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2.2 一个暴雨实例的预报偏差分析
11.2.3 陕西初夏暴雨预报着眼点
11.3 连阴雨预报
11.3.1 连阴雨天气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3.2 连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分型
11.3.3 连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
11.3.4 陕西显著性秋季连阴雨与台风活动
11.3.5 连阴雨天气中的暴雨
11.3.6 连阴雨天气中的水汽输送
11.3.7 连阴雨天气预报
11.4 寒潮预报
11.4.1 寒潮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4.2 寒潮天气的冷空气路径
11.4.3 寒潮天气过程及寒潮环流分型
11.4.4 寒潮天气与大风降水
11.4.5 寒潮天气预报
11.5 霜冻预报
11.5.1 霜冻的定义及气候特征
11.5.2 霜冻预报
11.6 降雪预报
11.6.1 降雪的天气形势
11.6.2 降雪的物理量特征
11.6.3 降雪预报
11.6.4 陕西雨雪(暴雪)天气过程预报
11.7 大雾预报
11.7.1 大雾的气候特征
11.7.2 大雾发生的环流特征及气象条件
11.7.3 大雾预报
11.8 陕西高温预报
11.8.1 陕西高温的气候特征
11.8.2 高温的天气形势
11.8.3 干旱对高温形成的作用
11.8.4 高温预报
11.9 大风预报
11.9.1 大风标准与分类
11.9.2 大风气候特征
11.9.3 大风环流形势
11.9.4 大风预报
参考文献
第12章 陕西渭河流域致洪暴雨预报
12.1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定义
12.1.1 定义
12.1.2 致洪暴雨气候特征
12.1.3 洪水灾害特征
12.2 渭河洪水与暴雨的关系
12.2.1 渭河洪水分类
12.2.2 灾害性洪水分类
12.2.3 降水特征分类
12.2.4 影响渭河径流的因素
12.3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主要特征
12.3.1 致洪暴雨分类
12.3.2 致洪暴雨天气学模型
12.3.3 致洪暴雨动力学特征
12.3.4 渭河中上游致洪暴雨特征
12.3.5 连阴雨致洪暴雨特征
12.4 致洪暴雨预报预警
12.4.1 雨情、水情监测系统
12.4.2 致洪暴雨落区预报
12.4.3 流域面雨量预报
12.4.4 流域洪水灾害等级预报
12.4.5 致洪暴雨预报预警
参考文献
第13章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13.1 降雨型地质灾害
13.1.1 地质灾害
13.1.2 降雨型地质灾害
13.2 陕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2.1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2.2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3 陕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13.3.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13.3.2 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
13.3.3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13.4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4.1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4.2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5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13.5.1 诱发地质灾害暴雨预报预警
13.5.2 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
13.5.3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参考文献
第14章 陕西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及预报
14.1 大气污染预报对象
14.1.1 大气污染
14.1.2 大气污染因子
14.1.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及等级划分
14.1.4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14.2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时空分布
14.2.1 关中地区霾天气特征
14.2.2 关中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时空分布*
14.2.3 关中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的月变化
14.3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因子贡献
14.3.1 大气污染因子贡献的逐月变化
14.3.2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个例各因子对大气污染贡献
14.4 关中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高度易发区
14.4.1 脆弱的生态环境
14.4.2 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
14.4.3 关中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区
14.4.4 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征
14.4.5 畅通的大气污染输送通道
14.4.6 有利的盛行风向
14.5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发生的气象条件
14.5.1 高空大气环流特征
14.5.2 地面气压场特征
14.5.3 重污染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特征
14.5.4 600 hPa至近地面流场与湿度场特征
14.5.5 重污染期间大气混合层特征
14.5.6 重污染期间逆温层特征
14.5.7 近地面流场的配置与地形的相互作用
14.5.8 地面流场与地形相互作用
14.5.9 重污染过程与城市热岛效应
14.5.10 垂直运动场的配置
14.5.11 重度以上空气污染减弱的天气特征
14.6 影响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
14.7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成因模型
14.8 大气污染预报
14.8.1 大气污染预报思路
14.8.2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定性指标
参考文献
第15章 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
15.1 模式直接输出方法
15.2 统计释用方法
15.2.1 经典统计预报法
15.2.2 完全预报方法(PP法)
15.2.3 模式输出统计方法(MOS方法)
15.2.4 卡尔曼滤波方法
15.2.5 经验完全预报(EPP)和经验模式预报(EMOS)
15.3 人工智能方法
15.3.1 神经网络方法
15.3.2 相似预报
15.4 天气学方法释用
参考文献
第16章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
16.1 短期天气预报工作基础
16.1.1 系统掌握和分析前期预报
16.1.2 熟悉天气气候背景
16.1.3 做好实况天气图表分析
16.1.4 卫星云图分析
16.1.5 释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
16.1.6 天气预报制作
16.1.7 组织主持天气会商
16.1.8 及时服务和指导
16.1.9 跟踪监测订正预报
16.1.10 情报服务
16.1.11 预报服务总结
16.2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
16.2.1 预报思路
16.2.2 综合分析
16.3 决策气象服务
16.3.1 决策气象服务任务
16.3.2 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16.3.3 决策气象服务基本要求
16.3.4 决策气象服务技术支撑
16.3.5 决策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修订版前言……(Ⅲ)
原版序言……(Ⅴ)
原版前言……(Ⅶ)
第1章 陕西地理地貌
1.1 地理环境
1.1.1 地理位置
1.1.2 山脉走向
1.2 地质地貌及植被分布
1.2.1 地质地貌
1.2.2 植被分布
1.3 地表水文
1.3.1 黄河水系
1.3.2 长江水系
1.4 行政区域
1.4.1行政区域
1.4.2 预报区域界定
参考文献
第2章 陕西气候概要
2.1 陕西气候概况
2.2 陕西气候特征
2.2.1 气候类型多样
2.2.2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2.2.3 干湿明显,旱涝灾害频繁
2.3 陕西省气候分区
2.3.1 气候带
2.3.2 气候区
2.3.3 气候区特征
2.4 陕西省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2.4.1 风沙滩地
2.4.2 黄土高原
2.4.3 关中盆地
2.4.4 秦巴山地
2.4.5 汉中安康盆地
2.5 陕西省是中国气候敏感区
参考文献
第3章 陕西季节划分和主要气象灾害
3.1 季节及其划分
3.2 陕西的自然天气季节
3.3 陕西的主要气象灾害
3.3.1 干旱灾害
3.3.2 暴雨和洪涝灾害
3.3.3 沙尘暴
3.3.4 寒潮和强降温(冻害)
3.3.5 低温阴雨(冷害)
3.3.6 冰雹大风
3.3.7 高温
3.3.8 大雾
3.3.9 霾
3.4 陕西的主要气象次生灾害
参考文献
第4章 影响陕西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特征
4.1 主要影响系统概论
4.2 锋
4.2.1 冷锋
4.2.2 暖锋
4.2.3 锢囚锋
4.2.4 静止锋
4.3 温带气旋
4.3.1 概述
4.3.2 蒙古气旋
4.3.3 黄河气旋
4.3.4 台风(低涡)
4.4 涡
4.4.1 西南涡
4.4.2 西北涡
4.4.3 青藏高原低涡
4.5 高压(反气旋)系统
4.5.1 概述
4.5.2 蒙古冷高压
4.5.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4.5.4南亚高压
4.6 低压槽系统
4.6.1 中高纬度西风槽
4.6.2 南支槽
4.6.3 高原槽
4.6.4 东风波和地面倒槽
4.7 切变线
4.8 急流
4.8.1 高空急流
4.8.2 高空急流对陕西省天气的影响
4.8.3 低空急流
参考文献
第5章 陕西降水特征及其预报
5.1降水的气候特征
5.1.1 降水标准
5.1.2 降水时空分布
5.2 降水的环流形势
5.2.1 降水环流形势
5.2.2 降水天气的影响系统
5.2.3 天气影响系统与降水落区
5.2.4 回流天气降水
5.3 降水的预报
5.3.1 降水预报的分析思路
5.3.2 降水条件的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陕西暴雨预报
6.1 暴雨时空分布
6.1.1 暴雨标准
6.1.2 暴雨空间分布
6.1.3 暴雨时间分布
6.1.4 暴雨的尺度特征
6.2 陕西暴雨的环流背景
6.2.1 陕西暴雨环流的聚类分析
6.2.2 陕西暴雨的环流分型
6.2.3 不同季节暴雨天气形势
6.2.4 环流调整与暴雨
6.2.5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的天气形势
6.3 陕西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尺度系统
6.3.1 影响陕西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
6.3.2 不同季节暴雨影响天气尺度系统
6.3.3 高原低值系统与陕西暴雨
6.4 影响陕西暴雨的次天气尺度Ω系统
6.4.1 次天气尺度Ω系统
6.4.2 Ω系统和暴雨落区
6.4.3 Ω系统的天气学意义
6.4.4 Ω系统的动力学意义
6.4.5 Ω系统与四股气流
6.4.6 次天气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激发条件
6.5 影响陕西暴雨的各种尺度天气系统间的作用
6.5.1 行星尺度系统作用
6.5.2 天气尺度系统作用
6.5.3 暴雨的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关系和作用
6.6 地形对陕西暴雨的作用
6.6.1 爬坡作用
6.6.2 狭管效应
6.6.3 背风波作用
6.6.4 地形对摩擦层顶垂直运动的影响
6.6.5 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
6.6.6 地形对暴雨落区影响的统计分析
6.7 台风与陕西暴雨
6.7.1 近海台风活动与陕西暴雨的统计关系
6.7.2 影响台风活动的路径及区域
6.7.3 台风影响陕西暴雨的类型
6.7.4 近海台风影响陕西暴雨时的环流特征
6.7.5 近海台风作用和影响陕西暴雨的一些相关机理研究
6.8 卫星云图在陕西暴雨预报中应用
6.8.1 天气尺度云系叠加模式
6.8.2 暴雨云团
6.8.3 极端暴雨前云型特征及其应用
6.9 陕西暴雨各物理量场特征
6.9.1 流场特征
6.9.2 湿度场特征
6.9.3 能量场特征
6.9.4 稳定度特征
6.10 陕西暴雨预报分析思路
6.10.1 陕西暴雨预报分析思路
6.10.2 暴雨概念模型
6.10.3 数值预报解释模式
6.10.4 暴雨落区的类型
参考文献
第7章 陕西突发性暴雨监测预警
7.1 突发性暴雨定义
7.1.1 定义
7.1.2 气候特征
7.1.3 降水时间分布特征
7.2 突发性暴雨监测分析技术
7.2.1 地面加密监测信息分析技术
7.2.2 高空探测信息四维分析技术
7.2.3 雷达探测信息分析技术
7.2.4 卫星探测信息分析技术
7.3 突发性暴雨主要特征
7.3.1 高空环流特征
7.3.2 高空中尺度流场特征
7.3.3 物理量场特征
7.3.4 地面能量场特征
7.3.5 地面流场特征
7.3.6 中尺度对流系统云图特征
7.4 突发性暴雨物理成因
7.4.1 定性分析
7.4.2 数值分析
7.5 突发性暴雨预警
7.5.1 突发性暴雨预报着眼点
7.5.2 突发性暴雨监测分析技术和预警思路
参考文献
第8章 陕西中尺度天气
8.1 雷暴
8.1.1 雷暴定义
8.1.2 陕西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8.1.3 分区雷暴的时域特征
8.2 飑线
8.2.1 飑线定义
8.2.2 飑线回波的演变过程
8.2.3 飑线的移动
8.2.4 典型飑线个例分析
8.3 阵风锋
8.3.1 阵风锋定义
8.3.2 阵风锋个例分析
8.4 下击暴流
8.4.1 下击暴流定义
8.4.2 下击暴流个例分析
8.5 强风暴
8.5.1 产生强风暴的条件
8.5.2 产生强风暴的天气形势
8.5.3 槽前产生强对流风暴的个例分析
8.5.4 槽后产生局地强降水个例分析
8.6 短时强降水
8.6.1 短时强降水的定义
8.6.2 陕西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
8.6.3 陕西短时强降水实例
8.6.4 短时强降水预报指标
8.7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8.7.1 陕西MCC的时空特征及致灾概况
8.7.2 陕西陕南、关中MCC的环流及地面特征分析
8.7.3 陕西MCC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8.7.4 MCC云团特征分析
8.8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
8.8.1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分布规律
8.8.2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环流特征
8.8.3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8.8.4 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预报着眼点
8.9 对流性天气预报
8.9.1 对流性天气潜势预报
8.9.2 对流性天气短时预报
8.9.3 对流性天气临近预警
8.9.4 对流性天气预报思路
参考文献
第9章 冰雹预报
9.1 陕西冰雹的气候特征
9.1.1 冰雹的定义
9.1.2 冰雹的空间分布
9.1.3 冰雹的时间分布
9.1.4 连续性降雹过程的分布
9.1.5 冰雹的活动路径
9.1.6 山区地貌对冰雹的影响
9.2 产生冰雹的天气和物理量特征
9.2.1 冰雹的物理量特征
9.2.2 冰雹天气的环流类型及特征
9.2.3 冰雹的卫星云图特征
9.2.4 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9.3 冰雹的预报
9.3.1 形势特点
9.3.2 大气层结的主要特征
9.3.3 冰雹预报的一些常用指标及参考数据
9.3.4 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冰雹预报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 沙尘暴预报
10.1 沙尘天气的定义、规定和标准
10.1.1 沙尘天气定义
10.1.2 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10.1.3 沙尘天气资料与统计方法
10.1.4 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
10.2 陕西沙尘暴时空分布
10.2.1 沙尘暴的空间分布
10.2.2 沙尘暴的时间分布
10.2.3 沙尘暴的日变化
10.2.4 沙尘暴的季节变化
10.2.5 沙尘暴的年变化
10.3 陕北沙尘暴时空变化
10.3.1 陕北沙尘暴年际变化
10.3.2 陕北沙尘暴空间分布
10.3.3 陕北大风与沙尘暴
10.4 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及物理机制
10.4.1 沙尘暴形成的条件
10.4.2 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10.4.3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10.5 沙尘暴监测方法
10.5.1 地面监测
10.5.2 卫星遥感监测
10.5.3 卫星遥感监测实例
10.6 陕西沙尘暴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
10.6.1 500 hPa月平均环流特征
10.6.2 500 hPa影响系统分型
10.6.3 陕西沙尘暴路径
10.6.4 强沙尘暴高空环流形势
10.6.5 强沙尘暴地面冷空气路径
10.7 沙尘天气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10.7.1 温度平流
10.7.2 位温分布特征
10.7.3 涡度场分布特征
10.8 陕西沙尘暴预报
10.8.1 沙源因子分析
10.8.2 不稳定因子分析
10.8.3 预报因子分析
10.8.4 沙尘暴预报着眼点
参考文献
第11章 陕西其他重要天气预报
11.1 春季首场透雨预报
11.1.1 春季首场透墒雨标准
11.1.2 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气候规律
11.1.3 环流特征
11.1.4 影响透雨的天气系统
11.1.5 透墒雨过程中的能量特征
11.1.6 春季透雨预报
11.2 陕西初夏暴雨预报
11.2.1 陕西初夏暴雨天气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2.2 一个暴雨实例的预报偏差分析
11.2.3 陕西初夏暴雨预报着眼点
11.3 连阴雨预报
11.3.1 连阴雨天气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3.2 连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分型
11.3.3 连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
11.3.4 陕西显著性秋季连阴雨与台风活动
11.3.5 连阴雨天气中的暴雨
11.3.6 连阴雨天气中的水汽输送
11.3.7 连阴雨天气预报
11.4 寒潮预报
11.4.1 寒潮的标准及气候特征
11.4.2 寒潮天气的冷空气路径
11.4.3 寒潮天气过程及寒潮环流分型
11.4.4 寒潮天气与大风降水
11.4.5 寒潮天气预报
11.5 霜冻预报
11.5.1 霜冻的定义及气候特征
11.5.2 霜冻预报
11.6 降雪预报
11.6.1 降雪的天气形势
11.6.2 降雪的物理量特征
11.6.3 降雪预报
11.6.4 陕西雨雪(暴雪)天气过程预报
11.7 大雾预报
11.7.1 大雾的气候特征
11.7.2 大雾发生的环流特征及气象条件
11.7.3 大雾预报
11.8 陕西高温预报
11.8.1 陕西高温的气候特征
11.8.2 高温的天气形势
11.8.3 干旱对高温形成的作用
11.8.4 高温预报
11.9 大风预报
11.9.1 大风标准与分类
11.9.2 大风气候特征
11.9.3 大风环流形势
11.9.4 大风预报
参考文献
第12章 陕西渭河流域致洪暴雨预报
12.1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定义
12.1.1 定义
12.1.2 致洪暴雨气候特征
12.1.3 洪水灾害特征
12.2 渭河洪水与暴雨的关系
12.2.1 渭河洪水分类
12.2.2 灾害性洪水分类
12.2.3 降水特征分类
12.2.4 影响渭河径流的因素
12.3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主要特征
12.3.1 致洪暴雨分类
12.3.2 致洪暴雨天气学模型
12.3.3 致洪暴雨动力学特征
12.3.4 渭河中上游致洪暴雨特征
12.3.5 连阴雨致洪暴雨特征
12.4 致洪暴雨预报预警
12.4.1 雨情、水情监测系统
12.4.2 致洪暴雨落区预报
12.4.3 流域面雨量预报
12.4.4 流域洪水灾害等级预报
12.4.5 致洪暴雨预报预警
参考文献
第13章 陕西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13.1 降雨型地质灾害
13.1.1 地质灾害
13.1.2 降雨型地质灾害
13.2 陕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2.1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2.2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3.3 陕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13.3.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13.3.2 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
13.3.3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13.4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4.1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4.2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
13.5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13.5.1 诱发地质灾害暴雨预报预警
13.5.2 降雨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
13.5.3 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参考文献
第14章 陕西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及预报
14.1 大气污染预报对象
14.1.1 大气污染
14.1.2 大气污染因子
14.1.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及等级划分
14.1.4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14.2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时空分布
14.2.1 关中地区霾天气特征
14.2.2 关中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时空分布*
14.2.3 关中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的月变化
14.3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因子贡献
14.3.1 大气污染因子贡献的逐月变化
14.3.2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个例各因子对大气污染贡献
14.4 关中地区是中国大气污染高度易发区
14.4.1 脆弱的生态环境
14.4.2 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
14.4.3 关中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区
14.4.4 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征
14.4.5 畅通的大气污染输送通道
14.4.6 有利的盛行风向
14.5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发生的气象条件
14.5.1 高空大气环流特征
14.5.2 地面气压场特征
14.5.3 重污染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特征
14.5.4 600 hPa至近地面流场与湿度场特征
14.5.5 重污染期间大气混合层特征
14.5.6 重污染期间逆温层特征
14.5.7 近地面流场的配置与地形的相互作用
14.5.8 地面流场与地形相互作用
14.5.9 重污染过程与城市热岛效应
14.5.10 垂直运动场的配置
14.5.11 重度以上空气污染减弱的天气特征
14.6 影响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
14.7 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成因模型
14.8 大气污染预报
14.8.1 大气污染预报思路
14.8.2大气污染预报预警定性指标
参考文献
第15章 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
15.1 模式直接输出方法
15.2 统计释用方法
15.2.1 经典统计预报法
15.2.2 完全预报方法(PP法)
15.2.3 模式输出统计方法(MOS方法)
15.2.4 卡尔曼滤波方法
15.2.5 经验完全预报(EPP)和经验模式预报(EMOS)
15.3 人工智能方法
15.3.1 神经网络方法
15.3.2 相似预报
15.4 天气学方法释用
参考文献
第16章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
16.1 短期天气预报工作基础
16.1.1 系统掌握和分析前期预报
16.1.2 熟悉天气气候背景
16.1.3 做好实况天气图表分析
16.1.4 卫星云图分析
16.1.5 释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
16.1.6 天气预报制作
16.1.7 组织主持天气会商
16.1.8 及时服务和指导
16.1.9 跟踪监测订正预报
16.1.10 情报服务
16.1.11 预报服务总结
16.2 短期天气预报思路
16.2.1 预报思路
16.2.2 综合分析
16.3 决策气象服务
16.3.1 决策气象服务任务
16.3.2 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
16.3.3 决策气象服务基本要求
16.3.4 决策气象服务技术支撑
16.3.5 决策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4.0¥16.0 -
喜马拉雅山珍稀鸟类图鉴
¥27.2¥68.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2¥38.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5.0¥50.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8.7¥28.0 -
声音简史
¥21.3¥52.0 -
不匹配的一对:动物王国的性别文化
¥16.7¥42.8 -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20.7¥69.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18.4¥68.0 -
技术史入门
¥14.4¥48.0 -
几何原本
¥35.6¥93.6 -
改变世界的发现
¥15.4¥48.0 -
图说相对论(32开平装)
¥13.8¥46.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7.7¥22.0 -
星空探奇
¥14.0¥39.0 -
宇宙与人
¥10.5¥35.0 -
数学专题讲座
¥13.3¥29.0 -
袁隆平口述自传
¥19.9¥51.0 -
为了人人晓得相对论
¥3.9¥13.5 -
一代神话:哥本哈根学派
¥8.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