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81856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4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208185685 ; 978-7-208-18568-5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对学术职业核心内涵的理解为价值基础,将揭示大学教师发展中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作为研究制度创新的突破口。重点对如何确定三类主体的权力边界,主体以何种方式介入大学教师发展场域,如何相互协作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本书认为,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实质是通过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原有的制度,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使大学教师在新的制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履行学术职责,满足各类主体对学术职业的期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梳理来看,我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主要存在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和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两条路径。这两条路径遵循不同的制度逻辑和扩散机制,但始终难以走出各自的“单主体困境”。为此,本书提出了“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路径,在内涵特征、理论逻辑、合法性构建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研究的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大学教师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理解,为深入探讨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知识基础、行动策略和实践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目录
**章导论/1
一、 研究的缘起/2
(一) 大学教师发展: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2
(二) 国际背景: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介入/3
(三) 回归学术“原点”:透过主体关系对制度创新的重新检视/8
二、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
(一) 问题的提出/11
(二) 研究视角的切入/12
(三) 研究的意义/16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
(一) 研究思路/19
(二) 研究内容/20
(三) 研究方法/21 第二章研究综述/25
一、 大学教师发展/25
(一) 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定义/26
(二) 大学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31
(三) 大学教师发展的实施方式/34
(四) 大学教师发展的有效性研究/37
二、 新制度主义理论/39
(一) 新制度主义概述/39
(二) 制度及其构成/44
(三) 制度创新/47
三、 新制度主义理论在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的应用/53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历史回顾/53
(二) 制度视角下大学教师发展的现实审视与改革趋向/55
(三) 对制度视角下大学教师发展研究的综合评述/57 第三章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理论界说/61
一、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概念诠释/61
(一)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概念界定/61
(二)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层次划分/64
(三)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与其他大学教师制度的关系/66
二、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主要功能/68
(一) 确定教师发展的现实空间/69
(二) 促进教师在发展中的合作/71
(三) 为大学教师发展提供稳定的激励/72
(四) 塑造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模式/73
三、 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创新/75
(一) 制度创新的实质/75
(二)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主体/77
(三)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80 第四章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双重路径/89
一、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89
(一) 制度逻辑/89
(二) 扩散机制/95
(三)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价值与问题/98
二、 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102
(一) 制度逻辑/103
(二) 扩散机制/106
(三) 教师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价值与问题/108
三、 “双重路径”中的主体关系/111
(一) 主体关系分析模型/111
(二) 不同制度创新类型的现实境遇/113
(三) 行动集团理论下的三元主体/117 第五章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单主体困境”/126
一、 “单主体困境”的成因/126
(一)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诺思悖论”和“有限理性”/127
(二) 教师的“单位意识”和“平庸思想”/129
(三) 高校的“科层体制”/130
二、 “单主体困境”的现实表现/131
(一) 主体行为的策略性背离/131
(二) 主体间关系的单向度约束/134
(三) 制度创新过程的线性特征/136
三、 “单主体困境”的制度分析/137
(一) 制度的有效供给降低/137
(二) 制度创新的交易成本提高/141
(三) 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增强/144
四、 对“单主体困境”的路径突破/147
(一)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双重“收益”/147
(二) 对学术职业的重新审视/152
(三) 对制度创新的理解转向/156 第六章高校“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建构/159
一、 “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内涵特征/159
(一) 制度创新主体的网络化结构/160
(二) 大学教师发展的分工式协作/164
二、 “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170
(一) 以高等教育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为前提/171
(二) 以实现有序分化基础上的协作发展为目标/175
(三) 以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为核心/178
(四) 以制度实践的整体性发展为观照/180
三、 “三元主体协作”中制度要素的合法性构建/182
(一) 政策规制:确立教师发展的基本规则/182
(二) 规范引导:形成一致的约束性期待/185
(三) 文化培育:建构共同的信念体系和意义框架/188
四、 “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192
(一) 政府:构建外部支持保障体系/193
(二) 高校:构建内部主体共生体系/197
(三) 大学教师:形成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202 结语/207
一、 基本结论/207
(一) 政府、高校和大学教师共同推动制度创新/207
(二) 主体间关系决定制度创新的方向和效果/208
(三) 制度创新具有“域性”特征/209
(四) 制度创新依托主体网络结构的自主协作而实现/209
二、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10
(一) 需要弥补的研究局限/210
(二) 对“三元主体协作”制度创新的展望/211 参考文献/213 后记/232
作者简介
姜超,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大学教师发展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上海市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在《高等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主要成员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