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自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

包邮人生自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

¥36.4 (6.2折) ?
1星价 ¥36.4
2星价¥36.4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950014
  • 装帧:78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69950014 ; 978-7-5699-5001-4

本书特色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拓荒者、“北大国宝奶奶”乐黛云作品一代文学大家的传奇往事与人生感怀“曾在高处起舞,也曾在谷底牧歌”不拘于世俗,无惧于风暴既精进勇敢又纯真浪漫北大奇女子献给大家的人生建议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乐黛云 媒体/名人评论:她依然是坦诚率真,近乎天真;做事仍然是大刀阔斧,绝不忸忸怩怩,绝不搞小动作……她却偏偏又选择了北大,一领青衿,十年板凳冷,一待就是一生。 ——季羡林(国学大师 )当人们借比较文学而仰望欧美、追随西方之时,乐黛云先生在这处高地上,瞩目的是中国的文化与诗学传统,她思考它们与学术的落点,是将差异而普遍的中国思想带往世界。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当真正的理性融铸为恒久的浪漫,平凡的书斋生活就成了岁月的传奇。这里呈献给读者的三本书,是汤一介先生、乐黛云先生的散文精粹和思想短论。时代巨变下的感受、思考,峰巅谷底间的记忆点滴,文字平实,思想深刻,既是文学精品,也是学术华章。勇敢、真诚的生活留下的印迹,将成为未名湖畔的经久传说。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阅读这套文化学术随笔,对于什么叫作爱不释手更有了切身的体验!跨越两个世纪,一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伉俪,以优美智慧的锦绣文字,把你带入百年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他们的生活与情感,追求与理想,顽强与坚持,面对世事艰辛,笑看风云变幻,始终从容镇定的人生态度,都会在掩卷之余,久久存留于你的记忆之中。 ——陈跃红(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精选辑录的“汤乐三书”,在各自讲述自己家庭和生活道路之后,一起开讲中国哲学和比较文学精义的“国文课”。由于他们的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回忆的前辈、师友多是现代中国著知名学者和文化人士,而几十年的遭际也紧密连结着当代诸多政治和文化事件,这些叙述能让我们窥见时代风云的驳杂光影。但是它们更重要的价值是在人格性情上的启示。一个冷静温和谨慎,一个浪漫热情勇敢,却“儒道互补”般几十年相濡以沫,在患难中扶持携手同行;“去看那看不见的事物,去听那听不见的声音,把灵魂呈现给不存在的东西吧”的进取;知与行、真与善、为学与为道统一的人格追求;绝不趋势附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的承担和操守……由于生命真诚、执着的投入,他们所期望的和而不同、通过对话构建多元文化共存格局的人类理想,也因此变得可信、似乎也可行起来了。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们这一代人已支离破碎,失去根基,纷纷老于世故,在清澈的老一辈面前是有愧的。“汤乐三书”辑录了一个世纪的回忆片段,而作为读者,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文字在自己身上复活这个似乎已成往事的漫长而复杂的世纪,与它一起呼吸,荣辱与共,才会理解,那种百折不挠的理想主义(或者说浪漫主义)能够与智慧、谦逊和宽容如此奇迹般地、持久地结合在一起,是多么不易——更有经历的读者会在每一页文字后面读出“爱”。 ——程 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这里有隽永的文字,这里有热情而动人的沉思。 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是大时代的儿女,他们穿越时代的狂飙巨浪,从大风大雨中走来,告诉我们:有一种风骨,叫作不可转让的尊严;有一种传承,叫作以对历史的信念去面向未来;有一种英雄,叫作看透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 ——陈越光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总以为汤乐二师的特点是“儒道互补”,然感谢时代华文让我们可以对读两位先生,方才体认到,无论是“天人合一”的存在关怀,“熔铸古今”“兼通中外”的全球视野,文史哲融汇的阅读与思辨经验,还是“留下无痕迹的痕迹”“追求非有非无之间”的生命感悟,都诉说着二位先生的“同”而非“异”:对生活、他人、自我以及学术的真诚。 ——张 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汤一介和乐黛云先生自喻为“未名湖畔两只小鸟”,他们乃中国文化和文明比较领域卓然大家。他们的文章,充盈着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文化价值的珍视,其理明、其思远、其情真、其词美。开卷可见哲思之流淌、掩卷可享博雅之沉淀。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教授)他们从沙滩红楼到未名湖畔,数十春秋,命里注定比翼而飞。 他们在修德讲学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亦浪漫,亦幻灭,亦追求;迷失自我,又找回自我。生命的花火由此而绽放出绚丽的光辉。 他们以自由、独立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会东西之学,在全球化视野下反本开新,在各自学术领域树立起灿烂的丰碑。 他们用语言,把无数的心灵照亮。 ——王达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饱经世事沧桑,体会人间百味,而依然纯粹如精金、温润似良玉的人,才能写出如此自然通透的文字。而文字的境界,或许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用热血、生命和智慧写成的篇章,会让我们更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什么才是*美好的爱情,什么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张辉(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暨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磨难时沉静,辉煌时进取,她始终保持了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北大人的精神品格,成为这一代人中的杰出代表。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推荐:一、 汇集比较文学奠基人乐黛云经典散文作品,全面展现“北大国宝奶奶”的传奇人生! 她是文学史家、教育家王瑶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学生,文章曾得沈从文的赏识;她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钱理群的老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的妻子;她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北大*有故事的人之一——她的经历值得一读! 二、“曾在高处起舞,也曾在谷底牧歌”,当*好的年华里遭遇磨难,看大器晚成的传奇学者如何笑对人生的坎坷曲折她是一位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的北大国宝级教授,她是五十岁才真正“上路”,此后一路狂奔的比较文学奠基人,她是置身群贤之中而自成传奇的中外“跨文化之桥”的构筑者。阅读乐黛云,就是在阅读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亦是在阅读一种洒脱放达的生活方式和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不拘于世俗,无惧于风暴——北大奇女子献给女性的人生建议魏晋女性的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鲁迅心中的“中国**美人”对现今有何启示?女性符号在中国文化中呈现哪些复杂的内涵?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叛逆与殉道精神具有怎样的意义?乐黛云观照历史、寄情文学、着眼现在,对两性相处之道和女性的自我建设提出建议,肯定女性自我价值,启发新时代女性生活态度。 四、风雨同舟数十载,未名湖畔“两只小鸟”的神仙爱情他们自称是未名湖畔携手相伴数十载的“两只小鸟”,爱情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他们一个温和谦逊、儒雅内敛,是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大师;一个热情奔放、勇敢豪迈,是探索中外文化差异的文学教授。他们在革命的年代相知相遇,在动荡的年代不离不弃,在和平的年代相濡以沫。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北大国宝奶奶”、中国比较文学拓荒者乐黛云的散文精粹30余篇,包含“梦开始的地方”“北大,北大”“何处佛光照影来”和“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四个部分,展现了乐黛云数十年风雨人生中的感悟与思索。她寄情于自然并怀念着故土,以清新雅致的语言书写童年的生活与诗意的怀想;她深谙中国古典诗词又热衷于探索西方文学,回望在未名湖畔与大洋彼岸丰富多彩的求学之路。书中有乐黛云对儿时浪漫时光的刻画,对温馨家庭日常的描写,对马寅初、陈寅恪、季羡林等学术大师的追忆,还有她对两性相处之道、女性自我建设的思考,文字平实质朴、生动流畅,既是一代传奇女子对遥远往事的抒怀,更成为一段跌宕历史的缩影。

目录

辑一 梦开始的地方 父亲的浪漫 母亲的胆识 伯父的遗憾 我的初中国文老师 故乡的月 我从小就喜欢面对群山 我心中的山水 蜻蜓 小粉红花 辑二 北大,北大 初进北大 四院生活 快乐的沙滩 空前绝后的草棚大学——记北大鲤鱼洲分校 美丽的治贝子园 我们的书斋 忧伤的小径 从北大外出远游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辑三 何处佛光照影来 献给自由的精魂——我所知道的北大校长们 怀念马寅初校长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 文化更新的探索者——陈寅恪 永恒的真诚——难忘废名先生 大江阔千里——季羡林先生二三事 一个冷隽的人,一个热忱的人——纪念吾师王瑶先生 沧海月明珠有泪——忆女友 绝色霜枫——家麟 辑四 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 魏晋女性生活一瞥 鲁迅心中的中国**美人 美丽的巫山神女和山鬼 漫谈女性文学在中国 叛逆、牺牲、殉道——现实和文学中的中国女性 情感之维 问世间“情”为何物 我的五字人生感悟 塑造我的人生的几本书 人生变奏 何时始终,何处来去 80岁感言 编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乐黛云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教授。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著有专著《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等,编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出版散文集《透过历史的烟尘》《绝色霜枫》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