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汉语古诗词英译的接受语境研究

汉语古诗词英译的接受语境研究

1星价 ¥40.0 (5.8折)
2星价¥40.0 定价¥6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1765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00176558 ; 978-7-5001-7655-8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及接受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蓬勃的今天,中国古诗词更应该走向世界,与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一人类文化财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接受理论”为指导的汉语古诗词翻译研究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深化了对翻译走向的进一步认识,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故事的翻译路径,并形成了对相关学科建设的具体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稿来自作者2016年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汉语古诗词英译的接受语境研究》(YB2016059)研究报告。 本书通过理论回溯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汉语古诗词英译进行理论与实践考察,就英译汉诗的“文化内部人”和“文化外部人”及其译作的社会互动进行分析与梳理,从形式与格式、语言与风格和意义与意境等方面对比分析汉英诗歌鉴赏标准,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民族审美、跨文化交流与译者主体性等五维分析汉英诗歌文本,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汉诗英译的变异与接受。 本书共包含三大部分,**部分是绪言,第二部分是研究主体部分,此部分共包括七章,第三部分为结论。全书主要使用中文写作。 这些结论和观点对当今中国译界增强对翻译走向的进一步认识有着很好的启示,对掌握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的翻译路径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科建设中的知识构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目录

引 言 研究背景 范围界定 研究方法 主要观点 本书稿结构 **章 文献综述 **节 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研 第二节 古诗词英译的接受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节 接受理论的历史发展基础 第二节 问卷调查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节 数据展示 第二节 数据解读与讨 第三节 基于调查数据的诗歌接受研究及讨论 第四章 “文化内部人”译作及其评价 **节 汉诗英译的滥觞——理雅各 第二节 唐诗系统西传的起步——翟理斯 第三节 中西合译的典范——威特·宾纳 第四节 开始融入美国文化的英译汉诗——埃兹拉·庞德 第五节 普通读者广泛接受的译诗——阿瑟·韦利 第六节 汉诗融入美国文化的继续推进——肯尼斯·雷克斯洛斯 第七节 汉语古诗词的译介高潮——伯顿·华兹生 第八节 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改写——西利尔·白之 第九节 寒山诗经典化的推动者——加里·斯奈德 第十节 当代汉诗英译的集大成者——斯蒂芬·欧文 第十一节 小结 第五章 “文化外部人”译品及其评价 **节 汉诗西传的滥觞——蔡廷干 第二节 汉词西传的开启——初大 第三节 “膨胀性”诗译的代表——徐忠杰 第四节 屈原的主要译介者——孙大雨 第五节 中西合璧的高峰——杨宪益 第六节 译诗数量居首的译者——许渊冲 第七节 散文体译诗的典范——翁显良 第八节 格律体译诗的回归——吴钧陶 第九节 “三美”理论的坚持与革新——郭著章 第十节 “传神达意”的倡导者——汪榕培 第十一节 小结 第六章 汉英诗歌鉴赏标准分析 **节 汉语古诗词鉴赏标准 第二节 英语诗歌鉴赏标准 第三节 形式与格式 第四节 语言与风格 第五节 意义与意境 第七章 汉英诗歌文本比较的五维分析 **节 诗歌文本的语言文字维 第二节 诗歌文本的历史文化维度 第三节 诗歌文本民族审美维度 第四节 诗歌文本的跨文化交流维度 第五节 诗歌文本的译者主体性维 第六节 小结 结 语 1.结论 2.启示 3.不足之处 附录一: 参考文 附录二:调查问卷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