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生态利用研究与展望

包邮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生态利用研究与展望

¥160.3 (7.0折) ?
1星价 ¥160.3
2星价¥160.3 定价¥2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86410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08864105 ; 978-7-5088-6410-5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概论、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沼气、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炭基肥、生物质醇类燃料、生物质制氢、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各章围绕我国农林生物质废弃物资源情况、生物质能和化学品主要技术、工程化应用案例、生物质能发展状况等方面逐一分析,对生物质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剖析阐述,力图为提升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生物质能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发展,构建我国生物质能领域的科技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目录

目录第1章 概论11.1 农林废弃物资源生态利用意义11.2 农林废弃物资源分布31.2.1 农业纤维类废弃物41.2.2 林业纤维类废弃物71.3 农林废弃物生态利用技术现状111.3.1 生物质制备气体燃料技术121.3.2 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技术121.3.3 生物质制备固体燃料技术131.3.4 生物质制备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技术131.4 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141.4.1 生物质能转化基础理论研究141.4.2 生物质原料多元化拓展技术151.4.3 生物质清洁高效转化关键技术161.4.4 成套专业化设备装备技术171.4.5 工程示范与商业模式探索技术19第2章 生物质发电202.1 概述202.1.1 生物质清洁高效发电的重要意义202.1.2 生物质发电技术分类212.1.3 生物质发电技术现状222.1.4 国内外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232.2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242.2.1 生物质燃烧技术分类242.2.2 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252.2.3 生物质燃烧发电典型案例262.2.4 生物质燃烧发电存在的问题272.3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282.3.1 生物质气化技术及设备292.3.2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292.3.3 生物质气化发电典型案例312.3.4 生物质气化发电存在的问题342.4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362.4.1 生物质直接与煤混燃发电技术362.4.2 生物质气化与煤混燃发电技术372.4.3 生物质混燃发电典型案例382.4.4 生物质混燃发电存在的问题412.5 生物质供热技术432.5.1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技术及设备442.5.2 生物质供热系统452.5.3 生物质供热典型案例462.5.4 生物质供热存在的问题472.6 生物质发电技术展望482.6.1 生物质发电技术比较482.6.2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展望492.6.3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展望502.6.4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展望522.6.5 生物质供热技术展望53第3章 生物质成型燃料563.1 概述563.1.1 生物质成型燃料概念573.1.2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来源与构成583.1.3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现状593.1.4 生物质成型燃料对环境生态的影响613.2 生物质成型基础理论633.2.1 生物质原料的基本特性633.2.2 生物质压缩成型特性683.3 生物质成型技术及设备703.3.1 生物质压缩成型预处理技术及设备703.3.2 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及设备763.3.3 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技术及设备783.3.4 生物质棒状燃料成型技术及设备803.3.5 生物质成型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823.4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体系853.4.1 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化生产系统853.4.2 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生产系统863.4.3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体系综合分析评价873.5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展望983.5.1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的发展趋势983.5.2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展望101第4章 生物沼气1054.1 概述1054.1.1 沼气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054.1.2 沼气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1084.2 沼气技术基础1094.2.1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1094.2.2 沼气发酵工艺及条件1134.3 沼气提纯与利用技术1194.3.1 沼气净化提纯技术1204.3.2 纯化沼气及其应用1254.3.3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1274.4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1304.4.1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体系1304.4.2 沼气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模式1334.4.3 生态农业模式应用1374.5 展望143第5章 生物质热解气化1455.1 概述1455.1.1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意义1455.1.2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现状1455.2 生物质热解技术1485.2.1 生物质热解的基本原理1485.2.2 生物质热解的工艺分类1515.2.3 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1535.2.4 生物质热解炉1545.3 生物质气化技术1605.3.1 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原理1605.3.2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分类1635.3.3 生物质气化新技术1645.3.4 生物质气化当量比的影响1675.3.5 生物质气化过程的评价指标1695.3.6 生物质气化炉1715.4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应用1775.4.1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1775.4.2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应用1785.4.3 生物质热解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应用1815.5 展望1885.5.1 提高燃气品质1895.5.2 合成液体产品1895.5.3 制取富氢气体1905.5.4 气炭联产技术1905.5.5 新技术新设备190第6章 生物质炭基肥1926.1 概述1926.1.1 生物质炭基肥研究意义1926.1.2 生物质炭基肥研究现状1926.2 生物质炭制备技术和理化性质1946.2.1 生物质炭制备技术1946.2.2 影响生物质炭化的关键因素1966.2.3 生物质炭理化性质1976.3 生物质炭基肥制备2026.3.1 生物质炭基肥生产工艺类型及其应用2036.3.2 生物质炭基肥造粒配方及工艺2056.3.3 生物质炭基肥造粒设备2086.4 生物质炭基肥应用2136.4.1 炭基有机肥应用2136.4.2 炭基无机肥应用2166.5 生物质炭基肥的生态效应与风险2196.5.1 生物质炭基肥的农学效应2196.5.2 生物质炭基肥的环境生态效应2206.5.3 生物质炭基肥应用的潜在风险2216.6 展望222第7章 生物质醇类燃料2257.1 概述2257.1.1 生物质醇类燃料开发的意义2257.1.2 生物质醇类燃料的研究现状2257.2 原料预处理方法2287.2.1 物理法预处理2297.2.2 化学法预处理2297.2.3 生物法预处理2317.2.4 新型预处理方法2327.3 纤维素糖化2337.3.1 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2337.3.2 纤维素酶水解作用机理2357.3.3 影响纤维素糖化的因素2367.3.4 提高纤维素酶水解的主要策略2387.4 生物乙醇发酵技术2407.4.1 乙醇生产菌株2407.4.2 己糖发酵2417.4.3 戊糖发酵2437.4.4 生物乙醇发酵方式2447.5 生物丁醇发酵技术2447.5.1 丁醇发酵菌种2457.5.2 丁醇发酵技术2467.5.3 丁醇发酵的影响因素2487.6 纤维素乙醇的工程应用2497.6.1 工程应用背景2497.6.2 工艺流程2507.6.3 工艺说明2507.7 展望250第8章 生物质制氢2528.1 概述2528.1.1 生物质制氢的意义2528.1.2 生物质制氢现状2538.1.3 生物质制氢技术概述2548.2 生物质气化制氢2558.2.1 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原理2558.2.2 生物质气化制氢的现状2558.2.3 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与存在的问题2588.3 生物质光解水制氢2628.3.1 生物质光解水制氢的原理2628.3.2 生物质光解水制氢的现状2628.3.3 生物质光解水制氢技术2648.3.4 生物质光解水制氢装置2658.4 生物质光发酵制氢2688.4.1 生物质光发酵制氢的原理2688.4.2 光合产氢细菌的研究现状2708.4.3 生物质多原料光发酵制氢2758.5 生物质暗发酵制氢2778.5.1 生物质暗发酵制氢的原理2778.5.2 暗发酵产氢细菌的分类2788.5.3 暗发酵产氢细菌催化制氢的途径2798.5.4 生物质多原料暗发酵制氢2818.6 生物质暗-光发酵联合制氢2818.6.1 生物质暗-光发酵联合制氢的原理2818.6.2 生物质暗-光发酵联合制氢的优势2818.6.3 生物质暗-光发酵联合产氢的分类2828.6.4 制氢原料2848.6.5 生物质暗-光发酵联合制氢的装置与示范2868.6.6 暗-光发酵联合制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2868.7 展望287第9章 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2899.1 概述2899.1.1 生物基产品的意义2899.1.2 生物基产品现状2909.2 纤维素基材料与化学品2909.2.1 纤维素的来源与分类2909.2.2 纤维素纳米晶体2919.2.3 纤维素纳米纤维2939.2.4 细菌纤维素2959.2.5 乙酰丙酸2969.3 半纤维素基化学品3059.3.1 半纤维素制备低聚糖3059.3.2 半纤维素制备糠醛3109.4 木质素基材料3139.4.1 木质素酚醛树脂3139.4.2 木质素环氧树脂3169.5 展望318参考文献320索引339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