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共生、交流与发展: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类学调查

共生、交流与发展: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类学调查

1星价 ¥47.3 (5.5折)
2星价¥47.3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89726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06897266 ; 978-7-5068-9726-6

内容简介

《共生、交流与发展: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类学调查》为国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界民族共有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6BTY099)结项成果。本书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以我国陆上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地区的跨界民族为研究对象,对跨界民族共有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梳理。通过对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文化价值、发展现状以及为推动“一带一路”实施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展开分析。全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历史典籍和专家访谈的形式,逻辑推理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全面,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概述 节 跨界民族类型及其分布 第二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量资源类型 第三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 第三章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与现状 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跨界民族历史交往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生存现实 第三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 第四章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第三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跨界民族交往桥梁的特殊作用 第五章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 ”建设实施的关系探讨 节 “ ”倡议下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机遇一 第二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 ”建设的优势分析 第三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 ”建设中的定位 第六章 影响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 节 影响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根本性因素——思维方式 第二节 影响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基本因素——价值取向 第三节 影响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必要因素——文化背景 第四节 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习俗和习惯法 第七章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 ”跨界民族交往的策略 节 “ ”对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交往桥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 ”为跨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交往桥梁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 ”跨界民族交往的实现路径探析 参考文献 附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韦晓康,男,1965年1月生,广西柳州人,壮族,博士,教授,民族学博士生导师,任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主要研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体育民族学、体育人类学、学校体育,常年涉足桂、云、贵、川等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体育田野调查。主持国家社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部、北京市、北京市民委课题20项;出版著作、教材18部;在国家核心刊物、普通期刊、域外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马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5月生,黑龙江人,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博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认知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张凤民,男,蒙古族,副教授,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博士,现任职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运动技能学习,体育社会学。网球国家级裁判员。发表论文16篇,其中以**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四篇。胡悦,女,陕西延安人,1980年12月10日出生,党员, 副教授,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艾克拜尔.玉素甫,男,维吾尔族,1969年7月出生,现任职于新疆喀什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过多项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参加院级课题两项、自治区级课题一项,并发表十七篇教学与研究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