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心理.自杀干预实用技术

万千心理.自杀干预实用技术

1星价 ¥64.5 (7.5折)
2星价¥64.5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4964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18449644 ; 978-7-5184-4964-4

本书特色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在从业时,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流露出死亡意愿的人面对面交流。无论是在学校、医院,还是其他临床场景中,自杀评估和干预技能都非常重要。那么,临床工作者到底需要什么?对这个提问的思考与回答,在编辑们的精心打磨下,zui终落地为一套“自杀救助实用系列”丛书。《实用技术》即是与读者见面的第1本。 丛书的亮点正在于名称中的“实用”二字。正如介绍中所言,本书没有刻板的顺序和繁冗的限制,翻开即用——这是一本专属于咨询师的答案之书。读罢你也一定会感叹,本书的方法论真是完全实用主义至上!为了贯彻作者的理念,我们通过随机生成的方式,选取了三个“偶然遇见”的试读章节。

内容简介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它首先表明专业人员需要审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自杀的恐惧,接着介绍了风险评估、安全计划和治疗计划等基本领域,然后提供了降低自杀风险、重建生存愿望的丰富技巧。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描述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治疗中,无论专业人员的理论取向是什么,也无论来访者是第1次、第十次还是第100次参与会谈。临床工作者无须按任何特定顺序阅读本书,甚至无须阅读全书。将本书翻到任意一页,都能找到可以立即应用的有用技巧或技术。

目录

第1章 理解自杀和自己 技巧1:反思你对自杀的偏见 技巧2:评估你的自杀经历(或没有自杀经历) 技巧3:直面“自杀焦虑” 技巧4:警惕对有自杀倾向的人的负面感受 技巧5:拒绝“救世主”的角色 技巧6:保持希望 第二章 克服禁忌 技巧7:直面你的恐惧 技巧8:直接询问自杀想法 技巧9:获取敏感信息的技术 技巧10:采用叙事方法——“自杀的故事讲述” 技巧11:也询问自杀的意象 技巧12:揭开对住院的恐惧和其他披露的障碍 第三章 “加入”有自杀倾向的人 技巧13:认识到,对于某些人来说,你是敌人 技巧14:尽可能避免胁迫和控制 技巧15:克制劝说或提供建议的冲动 技巧16:了解一个人想死的原因 技巧17:“认可”想死的愿望 技巧18:承认自杀是一种选择 第四章 评估危险 技巧19:收集有关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其余要点 技巧20:了解先前的自杀危机——CASE方法 技巧21:谨慎使用标准化问卷 技巧22:比风险因素更重要的警告信号 技巧23:筛查获得枪支的途径 技巧24:询问互联网使用情况 技巧25:调查杀人意念 技巧26:从家人、专业人士和其他人那里收集信息 第五章 评估保护性和文化因素 技巧27:审视生存理由 技巧28:识别其他保护因素 技巧29:关注文化 技巧30:调查自杀的宗教和心灵观点 第六章 综合评估风险 技巧31:征求来访者对自杀风险的自我评估 技巧32:评估自杀的急性风险 技巧33:估计自杀的慢性风险 技巧34:大量记录 第七章 注意即时安全 技巧35:了解何时和为何住院治疗 技巧36:知道何时和为什么不追求住院治疗 技巧37:不要使用不自杀协议 技巧38:合作制订安全计划 技巧39:鼓励推迟 技巧40:关于获得枪支的问题解决 技巧41:也讨论其他自杀工具的获得 技巧42:如果身患绝症,(或许)采取不同的做法 技巧43:寻求顾问咨询 第八章 治疗计划 技巧44:将自杀作为焦点 技巧45:根据需要,增加联系频率 技巧46: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慢性自杀 技巧47:让所爱之人参与进来 技巧48:建议进行身体检查 技巧49:建议评估药物治疗 技巧50:持续监测自杀意念 第九章 减轻心理痛苦 技巧51:安全之后,解除痛苦 技巧52:寻找未满足的需求 技巧53:针对社会隔离 技巧54:使用着陆练习 第十章 探索动机和疑虑 技巧55:假设“没事”——这个人想放弃自杀吗? 技巧56:探讨矛盾心理 技巧57:比较生存与死亡的理由 技巧58:邀请对方寻找“陷阱” 技巧59:寻找例外 第十一章 灌注希望 技巧60:将自杀视为一种问题解决行为 技巧61:头脑风暴出“选项列表” 技巧62:教授问题解决的方法 技巧63:完善未来计划和目标 技巧64:使用希望工具包 技巧65:突出优势 第十二章 借鉴认知行为策略 技巧66:将自杀想法与其他想法联系起来 技巧67:关于认知歪曲的教育 技巧68:帮助挑战消极想法 技巧69:引出应对陈述 技巧70:重写自杀意象 技巧71:防止思维压抑 技巧72:加强对自杀想法的接纳 第十三章 提高生活质量 技巧73:增强应对技巧 技巧74:培养正念 技巧75:“拓展和构建”积极情绪 技巧76:匹配价值观与行为激活 第十四章 自杀未遂后继续生活 技巧77:区分自杀性和非自杀性自伤 技巧78:确定来访者对幸存的反应 技巧79:开展行为链分析 技巧80:评估安全计划的不足之处 技巧81:利用“可教时刻” 技巧82:关注治疗关系 技巧83:处理自杀未遂的创伤 技巧84:探索羞耻和污名化 第十五章 培养复原力 技巧85:预警复发的可能性 技巧86:回顾经验 技巧87:完成复发预防方案 技巧88:给自杀的自己写一封信 技巧89:随访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接到为本书写序的邀请,倍感荣幸。虽然主题沉重,但这是一本临床操作性很强的书。感谢译者们所做的贡献,为国内自杀干预领域又增添一个有力工具,帮助努力奋战在精神卫生工作一线的专业人士们,也帮助痛苦徘徊在自杀边缘的迷茫者们。
随着人类早已告别“传染病时代”,逐步突破“富贵病时代”,在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由于温饱得到满足、精神追求需求增多,同时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已经步入“精神病时代”。自杀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自杀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自杀虽然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但近代才被视为行为问题并纳入医疗帮助范围。徘徊在自杀边缘的迷茫者们,虽然让他们想到和选择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但论及成因、机制、过程与干预策略,还是有共同的规律和方法可循。
随着公共卫生和精神医学等领域对自杀现象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加,有关自杀干预的专业书籍已有很多,但这一本独具特色。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经验,以自杀干预技巧的方式,将理解和帮助自杀患者的过程和内容深入浅出地分成了多个具体的小主题。同时,基于循证推荐,简洁明了地给出每个小主题的操作性建议,通俗易懂、十分落地,是一本难得的实操手册。对于工作繁忙的精神卫生从业人员来说,易于学习阅读,也方便随时检索。有此一本,帮助极大。
本书的主要译者,李飞老师,是我在湘雅的同门师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医学名师张亚林教授的弟子。说起来他其实比我年龄大,只是先工作了,入师门晚。我们还是2009年第三届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简称“中德班”)的同学,现在我们都已是中德班认知行为治疗组的中方教师。李飞老师对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治疗,十分热爱和执着。他自从学习了认知行为治疗,就长期专心致志做这一件事,心无旁骛,这一点十分令人佩服。他不仅坚持学习并长期在一线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而且认真做培训、督导,这些年也翻译了多本优质的心理治疗书籍。在自杀方面,之前他已经翻译了美国贝克研究所的《自杀患者的认知治疗:研究与应用》(Cognitive Therapy for Suicidal Patients: Scientific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听说目前正在翻译另一本自杀相关的专业书。他是国内认知行为治疗的优秀的坚持者和传播者,为推动我国的认知行为治疗规范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书的读者不仅限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从业人员,相信本书对从事自杀相关工作的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社会福利组织、妇女儿童保护组织、共青团、各种青少年帮助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来访者家属甚至本人,均有指导价值。
愿大家可以从中获益!愿大家看见,专业人士一直在努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健康中心
王纯
2024年清明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泰茜·弗里登瑟尔(Stacey Freedenthal) 博士,执业临床社工;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副教授,个人执业的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都聚焦于帮助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的人;另著有《帮助有自杀念头的人——家人和朋友能说什么、做什么》(Loving Someone with Suicidal Thoughts: What Family, Friends, and Partners Can Say and Do)。 主译和审校者简介 李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德高级认知行为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的中方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第三届理事、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