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1903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18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32190331 ; 978-7-5321-9033-1
本书特色
1、 “水手计划”是单向街基金会发起的文学公益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届。本辑《单读》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部分“水手”的作品,也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这些重新上路的当代中国新一代作家对远方的热望,共同构成了继《单读24·走出孤岛》《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之后的“第三次启程”——
钱佳楠走访美国的铁锈城市:仍是东岸第二大城市的费城,位于纽约上州的奥尔巴尼、雪城、罗切斯特和布法罗,以及“危险无比”的底特律;
卢昌婷在疫情后重回洛杉矶,与好友汤米一起踏上前往得克萨斯州的公路旅行,前往汤米讲述里那个支持特朗普、反对堕胎、愚昧而迷信的家乡;
柏琳受邀来到塞尔维亚西部深山里的特尔西奇村驻村写作,她在日记里写下自由的乡居生活,也记录与当地人的交谈、交往;
刘子超在一位波什尼亚克族男士的陪同下,来到三十年前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种族屠杀事件的斯雷布雷尼察,他想知道那里现在的情况;
陈柏麒和陈坚杭从潮汕一座几近废弃的富丽祖宅开始,后前往越南芹苴江畔,拍摄了一部以祖籍潮汕、生长于越南、后离散在不同地方的表兄妹二人为主角的纪录片,书中收录了这部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2、产业转型、贫富差距、非法移民、种族矛盾、性别政治、民族主义……“水手”们现身全球性困境的**现场,聆听亲历者的经历和看法,并试图寻找当下世界的出路——
后工业时代被遗弃的建筑和人们,边界分明的中产社区和贫困社区,在美墨边境、巴尔干半岛铤而走险的难民,历史上激烈的非裔与白人的冲突和延续至今的隐性“种族隔离”,不能被保守基督教家庭接受的同性恋儿子,因经济衰退而重新冒头的民族主义……这些文章在全球语境里反思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昨日世界顽疾;
与此同时,在这些旅行中我们也能看到修复世界的努力,比如费城的社区营救、布法罗的城市导览、先锋的农场实践,以及许许多多坚韧重建生活的普通人等等,“我相信事情之所以没有变成那样,是因为有人在主动发声,主动做能做的事情”。
1、 “水手计划”是单向街基金会发起的文学公益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届。本辑《单读》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部分“水手”的作品,也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这些重新上路的当代中国新一代作家对远方的热望,共同构成了继《单读24·走出孤岛》《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之后的“第三次启程”——
钱佳楠走访美国的铁锈城市:仍是东岸第二大城市的费城,位于纽约上州的奥尔巴尼、雪城、罗切斯特和布法罗,以及“危险无比”的底特律;
卢昌婷在疫情后重回洛杉矶,与好友汤米一起踏上前往得克萨斯州的公路旅行,前往汤米讲述里那个支持特朗普、反对堕胎、愚昧而迷信的家乡;
柏琳受邀来到塞尔维亚西部深山里的特尔西奇村驻村写作,她在日记里写下自由的乡居生活,也记录与当地人的交谈、交往;
刘子超在一位波什尼亚克族男士的陪同下,来到三十年前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种族屠杀事件的斯雷布雷尼察,他想知道那里现在的情况;
陈柏麒和陈坚杭从潮汕一座几近废弃的富丽祖宅开始,后前往越南芹苴江畔,拍摄了一部以祖籍潮汕、生长于越南、后离散在不同地方的表兄妹二人为主角的纪录片,书中收录了这部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2、产业转型、贫富差距、非法移民、种族矛盾、性别政治、民族主义……“水手”们现身全球性困境的**现场,聆听亲历者的经历和看法,并试图寻找当下世界的出路——
后工业时代被遗弃的建筑和人们,边界分明的中产社区和贫困社区,在美墨边境、巴尔干半岛铤而走险的难民,历史上激烈的非裔与白人的冲突和延续至今的隐性“种族隔离”,不能被保守基督教家庭接受的同性恋儿子,因经济衰退而重新冒头的民族主义……这些文章在全球语境里反思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昨日世界顽疾;
与此同时,在这些旅行中我们也能看到修复世界的努力,比如费城的社区营救、布法罗的城市导览、先锋的农场实践,以及许许多多坚韧重建生活的普通人等等,“我相信事情之所以没有变成那样,是因为有人在主动发声,主动做能做的事情”。
3、收录西班牙“世纪中一代”作家群体核心成员海梅·吉尔·德·别德马针砭时弊的随笔,和现居成都的诗人何小竹脱胎于生活琐事的诗歌——
《西班牙来信——1965年开年之际,我们的文学还在旧年夜》由汪天艾译介,西班牙诗人、评论家海梅·吉尔·德·别德马写作该文时,西班牙仍在佛朗哥治下,却因冷战格局迎来经济稳定兴旺的局面,别德马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命可能性在安居乐业愿景下销声匿迹的政治现实,并剖析了在此形势下的文学景象;
生活物件、自然风物、人际关系、起心动念,这些都在何小竹的组诗《看青芒从树上掉下来》里,成为值得审视的生命碎片。
4、另有别册《一次横穿1868年岩层的成像》,“水手”朱英豪以《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为旅行指南,重走李氏150年前走过的路,将旅行中创作的摄影作品和日记部分结集——
以提出“丝绸之路”而为中国人知晓的德国地质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于1868年来到中国,开启了为期四年的长途旅行。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一书中,李希霍芬留下了翔实的科学测量记录,也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留下了他的体味与洞察。从2020年底开始,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探访李氏去过的矿区村落、商埠大邑,试图接近他笔下描绘和测量过的大清帝国。在这一作品中,朱英豪从李希霍芬日记中挑选出触动自己的文字,让它们去照片硬盘中找寻同伴,有时则相反;以李希霍芬到达过的地点为线索,相隔150年的二人的记录相呼应。通过创作这组作品,他“不但看到了历史的岩层沉淀,也渐渐明晰当下的来处”。
内容简介
继《单读24·走出孤岛》《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之后,本辑《单读》“第三次启程”,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水手计划”的部分作品,也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水手”们走访美国的铁锈城市,去得克萨斯州公路旅行,在巴尔干乡间居住写作,前往大屠杀三十年后的斯雷布雷尼察,追踪东南亚华人的流徙生命史……以好奇心和同理心为舵,带领我们了解世界某地的一处景观、一段往事、一次行动和一次交谈。 本辑还收录了由汪天艾译介的西班牙诗人、评论家海梅·吉尔·德·别德马的散文和诗人何小竹的诗作。另有别册《一次横穿1868年岩层的成像》: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开展为期四年的长途旅行,写作了《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150年后,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以该书为旅行指南,重走李氏当年走过的路,用摄影和日记记录中国乡镇的风土变迁,别册为旅行中部分创作成果的结集。
目录
作者简介
钱佳楠,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出版有《有些未来我不想去》《不吃鸡蛋的人》等作品,英语作品散见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格兰塔》(Granta)、The Millions等。现为南加州大学创意写作与文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卢昌婷,一个讲故事的人。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在洛杉矶生活五年,在疫情期间独自开车环游美国。她的英文剧作曾在好莱坞艺穗节演出,中文作品包括《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此外,她也写小说。
柏琳,作家,独立记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作品常见于《读书》《单读》《T Magazine》《花城》等。主要进行文学深度访谈和巴尔干半岛历史文化研究与写作。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钱佳楠,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出版有《有些未来我不想去》《不吃鸡蛋的人》等作品,英语作品散见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格兰塔》(Granta)、The Millions等。现为南加州大学创意写作与文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卢昌婷,一个讲故事的人。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在洛杉矶生活五年,在疫情期间独自开车环游美国。她的英文剧作曾在好莱坞艺穗节演出,中文作品包括《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此外,她也写小说。
柏琳,作家,独立记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作品常见于《读书》《单读》《T Magazine》《花城》等。主要进行文学深度访谈和巴尔干半岛历史文化研究与写作。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刘子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2019年,中亚纪实长文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作品;2021年,被评为“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
陈柏麒,1991年出生于广东澄海,是一名游荡于亚洲南方的写作者、研究者和策动者。他先后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获艺术史和艺术行政双硕士学位,目前为皇家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从事建筑人类学和建筑电影研究,其中影像是其研究的核心方法和主要成果。作为策展人,他曾供职于香港艺术节、芝加哥美术馆和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等,策划和负责过多个影像展览或电影课题研究。他也始终致力于推动潮汕和周边南方地带的母语电影实践,他与好友于2015年共同创办了展示海内外潮汕电影的“观潮影展”,并作为内容负责人逐步搭建了“制片—展映—归档”的机构生产框架;2024年他成立了电影制作厂牌“家话电影”,试图进一步理解和挖掘影像创作在当代生产关系中的诸多可能。
陈坚杭,籍贯广东潮安,出生及成长于韩江三角洲这个“边缘”地区,独立电影创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者。他的影像时常模糊纪实与虚构的边界,关注生活在原乡与离散于世界各地的潮州人,特别是他们的居住空间与精神信仰。
海梅·吉尔·德·别德马(Jaime Gil de Biedma,1929—1990),西班牙诗人,评论家,“世纪中一代”(Generacio?n del medio siglo; Grupo de los 1950)作家群体核心成员。去世前曾由“二七年一代”大师拉斐尔·阿尔贝蒂(Rafael Alberti)提名为该年度塞万提斯文学奖的两位终选候选人之一。
汪天艾,西班牙语文学编辑,译者。译有塞尔努达、皮扎尼克、洛尔迦的作品数种。另著有《路易斯·塞尔努达诗歌批评本》和《自我的幻觉术》。
何小竹,男,1963年生。诗人,小说家。出版有诗集《6个动词,或苹果》《时间表:2001—2022》,小说集《动物园》,长篇小说《潘金莲回忆录》等。曾获第五届“橡皮文学奖”。公众号“两只打火机”主理人。现居成都。
朱英豪,浙江金华人,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前媒体人,摄影师、艺术从业者、旅行专栏作者。他长期关注中东文化艺术、19世纪中外交往和食物变迁史。摄影作品曾入选三影堂摄影奖、连州国际摄影节和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同时也是《**财经》《周末画报》等媒体旅行专栏长期撰稿人。近年来,他重走李希霍芬150年前中国考察之路(入选单向街基金会第二届“水手计划”),在传统和现代交会的节点上,追寻西学东渐之草蛇灰线,记录近代中国乡镇风土变迁。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