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 第三卷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
- ISBN:97873091742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6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309174229 ; 978-7-309-17422-9
本书特色
近现代报刊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时代的镜像,报刊阅读则是新闻消费和意义生产的主要方式。读者在读报时分的所思、所言、所记,就是在观察自我、想象他者、阅读社会。 阅读史特别强调读者“读什么”。本书广泛采用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年谱、文集等多类型史料,尤其注重稿本、抄本珍稀史料的运用,以读者留下的“零碎”文本为基本线索,呈现不同时空中的阅读个案;通过文本的聚合、连接与穿插,结合特定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在时空变奏中多角度呈现具体的阅读场景和社会话语,探究读者的新闻解读、知识获取、家国情怀与心路历程。 读者的报刊阅读本身便是事件,存在多元的复调,报刊对读者的影响可谓“月映万川”。读者的意愿、想象、观念与主义,在阅读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意义的节点,编织成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展现了近现代社会的复杂面相。
内容简介
如果说报刊是时代与社会的镜像,读报人的记录是镜像投出的光影,那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报刊阅读呈现出何种图景呢? 纷乱时局折射了蓬勃且多元的阅读景象。青年学生的读报活动与思想转变、报刊舆论与学生运动、抗日宣传与读者反响、民主观念传播与知识分子读报活动、社会思潮与报刊多元化、都市报刊与读者文化生活、政党报刊与群众运动、地方报刊与基层言说、学术刊物与知识分享等,都在本卷中得到了细致深入的展现。 翻腾的社会声浪从未脱离时代命运。政治主题与家国情怀在每一位读报人的记录中回响、共振,汇成高昂激越的主旋律。从读者群体到党派群体,从党报的影响力到意识形态斗争,从统一战线到抗日烽火,从国共分裂到三年内战,报刊阅读史贯穿着一条主线:救亡图存。 本卷通过对内战、抗日、第三条道路在报刊传播中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大量个案为依托,描绘出“报刊地理”“接受政治”与读报活动的复杂网络。
目录
作者简介
蒋建国,1970年出生,湖南东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任教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和媒介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报刊阅读史(1815—1949)》(独著**、三卷,合著第二卷)、《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800—1911)》、《网络消费、社交与文化变奏》等。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偏见
¥16.8¥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0.2¥32.0 -
汉字王国
¥11.5¥4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女性生存战争
¥31.0¥66.0 -
万物皆无序
¥14.3¥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4.8¥45.0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26.7¥55.0 -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乡土中国
¥21.3¥26.0 -
理解人性
¥11.9¥39.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7.3¥36.8 -
字海探源
¥25.0¥7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9.5¥38.0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2.2¥38.0 -
六说文学教育
¥1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