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1星价 ¥97.5 (6.5折)
2星价¥97.5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5561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9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104055617 ; 978-7-104-05561-7

内容简介

以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为指导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关于叙事的史料进行全面挖掘,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在方法上,探索出了以历史为主与逻辑为主相结合的理论史撰述方法,从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理论内部基本要素的逻辑演变两方面对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呈现了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存在、历史发展,又展现出了理论内部要素的逻辑演变,体现了理论史的史学品性。

目录

绪论上编 历史之“变”——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章 聚焦于叙事之“事”——元代戏曲叙事理论**节 元代戏曲叙事理论概貌及其历史背景第二节 元代杂剧故事论第三节 元代戏曲“伎剧”观第二章 着重于叙事之“叙”——明代戏曲叙事批评**节 明代戏曲叙事理论概貌及其历史背景第二节 明初以“关风化”为出发点的叙事理论的生发及其影响第三节 李贽戏曲叙事结构论及其理论史意义第四节 王骥德“曲”“事”结合机制论第五节 “发挥”——明后期戏曲叙事之“叙”的意识体现第六节 晚明戏曲叙事之“境”的内涵及其审美追求绪论上编 历史之“变”——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章 聚焦于叙事之“事”——元代戏曲叙事理论**节 元代戏曲叙事理论概貌及其历史背景第二节 元代杂剧故事论第三节 元代戏曲“伎剧”观第二章 着重于叙事之“叙”——明代戏曲叙事批评**节 明代戏曲叙事理论概貌及其历史背景第二节 明初以“关风化”为出发点的叙事理论的生发及其影响第三节 李贽戏曲叙事结构论及其理论史意义第四节 王骥德“曲”“事”结合机制论第五节 “发挥”——明后期戏曲叙事之“叙”的意识体现第六节 晚明戏曲叙事之“境”的内涵及其审美追求第三章 叙事批评的总结与深入——清代戏曲叙事批评**节 清代戏曲叙事理论概貌及其历史背景第二节 清前期李渔戏曲叙事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节 清前期戏曲叙事法的集中探讨第四节 清前中期戏曲叙事批评的“历史化”潮流第五节 清代中后期戏曲“演事”理论的发展下编 逻辑之“变”——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要素的逻辑演变第四章 戏曲叙事内容批评的演变轨迹**节 戏曲叙事内容批评发展的整体脉络第二节 多要素影响下故事内容批评的视角之变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体认轨迹第四节 “关目”内涵及其批评视角的发展演变第五章 戏曲叙事动作批评的逻辑演进**节 戏曲叙事动作批评的整体演变轨迹第二节 “结构**”命题的语义及其追求演变第三节 “主脑”的孕育历程第四节 “头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历程第五节 “针线”由对章法的关注向情节合理性反思的发展第六章 戏曲叙事媒介关注视角的流变**节 戏曲叙事媒介批评的整体演变轨迹第二节 语言为戏曲叙事媒介的体认历程第三节 曲、白叙事功能体认的变化第四节 脚色为叙事媒介观念的生成及发展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