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904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64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020190447 ; 978-7-02-019044-7

本书特色

这部文学通史执行“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纲”的编写体例。分期按朝代,立章或立节则按作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另设“概述”介绍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文学概况,又设综述性章节叙述时代相近的作家群。除写入公认的大作家,给以较大篇幅,全书涉及的中小作家数量远超当时已有的多种文学史,故有“大文学史”之称。叙述内容的要求是力求稳妥公允,不简单化,不贴标签,对具体作家的叙述和评价要能够反映、体现当时研究的水平和一些*新成果。考据的结论、借鉴他人成果或尚有争议的问题,正文无法容纳,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因此,这部文学史每章的注释数量多,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文字表达则要求客观平实,明白简练。——董乃斌

内容简介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书充分展现了秦汉文学史的各个方面。

目录

目录编写说明 绪论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节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第二节秦汉文学的空间分布第三节秦汉文学的文体考察第四节秦汉文学的载体变迁 **编秦代文学(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7年)**章嬴秦统一过程中的文化特征第二章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第三章李斯及秦代奏章目录 编写说明 绪论秦汉文学渊源及其流变 **节秦汉文学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秦汉文学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秦汉文学的文体考察 第四节秦汉文学的载体变迁 **编秦代文学 (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7年) **章嬴秦统一过程中的文化特征 第二章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第三章李斯及秦代奏章 第四章出土文献中的秦代文学 第五章秦代诗歌及其他 第二编西汉文学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 **章西汉文学背景 **节汉代初年的思想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节汉代初年的对外政策及其文化作用 第三节汉代初年的文化政策及其积极意义 第二章西汉文学概说 **节汉代诗歌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辞赋 第三节积极关注现实的秦汉文章 第三章西汉前期文学 **节西汉前期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张苍、陆贾 第三节贾山、晁错、刘德、孔安国及其他文人创作 第四章贾谊 **节贾谊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贾谊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贾谊的学术传承与贡献 第五章邹阳与枚乘 **节汉初三大文人集团 第二节邹阳 第三节枚乘 第四节梁孝王文人集团其他作家 第六章武帝时期的文学 **节汉武帝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第三节刘安与《淮南子》 第四节东方朔及其他文人创作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公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文学遗产》主编,主要著作有《魏晋文学史》《建安七子论》《阮籍与嵇康》《东汉文坛点将录》等。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曾任《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文学遗产》主编等。著有《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跂予望之》《从师记》等,整理《〈文选〉旧注辑存》,主编《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杜集珍本文献集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