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期限结构与固定收益证券定价

包邮利率期限结构与固定收益证券定价

现代资本市场研究丛书

1星价 ¥17.5 (7.0折)
2星价¥17.5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49351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11
  • 出版时间:2005-01-01
  • 条形码:9787504935199 ; 978-7-5049-3519-9

内容简介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利率市场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除银行存贷款利率外,其它商业性利率均已经放开,特别是中长期国债利率通过公开招标产生,提供了市场化的、独立的、仅以时间偏好为标准的利率,为金融产品的推出和交易提供了明确的价格指导信号。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国债利率将成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组成的利率期限结构,将对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债券及其衍生证券的定价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我国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包括国债和企业债券将得到迅速发展,各种隐含有某种期权特性的混合债券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利率期限结构在混合债券的设计与定价中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基于这些背景,本书以利率期限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再到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等多方面,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书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本书在现有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随机过程原理和非参数的核函数估计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扩散跳跃过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这种非参数模型克服了传统的参数化模型事先对利率的概率分布和参数形式进行某种假设的缺点,依靠数据来说话,同时考虑了市场上一些突发因素对利率随机过程的跳跃影响。
本书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回购利率数据为样本,对建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与参数化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典型代表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参数化模型存在设定错误。作者认为本书建立的非参数模型与传统的参数化模型相比,能更准确地描述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状况。
  作为所建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应用,本书分别对石油债券、可转换债券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等三种混合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这三种混合债券都是现实中具有代表性而其定价尚需完善的金融产品。
  本书设计了期货关联的石油债券和期权关联的石油债券,与传统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不同,这两种石油混合债券的利息支付与石油期货价格挂钩,分别表现出期货和看涨期权的收益特点。对利率与油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相关系数较小,利率与油价的波动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为石油混合债券的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分别对这两种石油债券设置了石油期货价格的上限、下限和双限,利用建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定价研究,并与常数利率下的定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认为,石油公司发行这两种混合债券能够实现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克服了传统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不能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缺点;非参数模型的定价结果与常数利率下的定价结果不同,显示这两种混合债券具有一定的利率风险;设置石油期货价格的上限、下限和双限,能够对发行人或投资者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期权关联石油债券的风险低于期货关联石油债券的风险。
  本书对随机利率下的可转换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机场转债为例,分别利用所建立的非参数模型和传统研究中所采用的Black-Scholes模型对机场转债的转换权、赎回权和回售权进行了定价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可转债定价方法优于Black-Scholes模型的定价方法。本书还对机场转债的一些设计条款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浮动利率的可转换债券,并利用非参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价;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发行浮动利率的可转换债券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本书对反向浮动利率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通过对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分解和组合,设计了附加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和利率双限的反向浮动利率债券,并利用非参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价研究,同时指出了我国发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重要性。
  本书还对我国建立金融市场的基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政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此外,本书还就债券市场金融创新、信用风险变化过程建模、债券评级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制度、国内外比较以及实务操作框架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本书的主要创新有:
1.建立了一种基于扩散跳跃过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这种非参数模型不必对利率的概率分布进行事先假设,也不必假设模型的参数形式,克服了传统的参数化模型对利率的概率分布和参数形式进行假设的缺陷;同时考虑短期利率的随机过程为扩散跳跃过程,克服了传统模型假设短期利率仅服从扩散过程而忽视了市场上出现的跳跃过程的缺点。
2.利用国债回购利率数据对建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非参数模型优于传统的参数化模型。
3.设计了期货关联的石油债券和期权关联的石油债券,其支付的利息与石油期货价格相联系,能够有效地分散和转移石油价格的波动风险;并利用所建立的非参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价研究。
4.利用所建立的非参数模型对可转换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并与传统的Black-Scholes模型的定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优于Black-Scholes模型的定价方法;针对我国可转债设计条款的一些缺陷,设计了浮动利率的可转换债券,并利用非参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价。
5.利用所建立的非参数模型对反向浮动利率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利率对金融产品的定价作用越来越显著,本书建立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对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本书设计的石油债券能够为石油公司有效地规避石油价格的波动风险;本书为我国资本市场上兴起的可转换债券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价方法;本书设计的反向浮动利率债券能够被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和进行套期保值。

  本书以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为基础,利用随机过程原理和非参数的核函数估计方法,建立了基于扩散跳跃过程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数据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应用该模型对石油债券、可转换债券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进行了研究。本书还对我国建立金融市场的基准国债利率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前言

  序一利率是金融市场资本的“价格”。和商品市场一样,若“价格”不是市场来决定,可以说整个金融市场就不能称之为“市场化”的。所以,主流经济学家主张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著名的是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根据金融深化理论,发展中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金融抑制”,而利率管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信贷控制又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虽然金融深化理论以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分析为起点,但其所揭示的“金融抑制”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却是具有普遍意义,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与支持。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动,都是从放松利率管制开始的。美国从颁布《1980年银行法》开始放开利率管制,到1986年基本完成利率自由化改革,取消了存款利率和商业贷款利率限制;如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仅保留对联邦基金利率的控制权。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也开始利率自由化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和亚洲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已经放松了利率管制,利率水平基本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决定。  自从1996年以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的目标是确定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受管制的利率已经由114种降为30几种,利率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逐步实现。目前,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已经完全由市场决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已经实现市场化方式发行,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收益率曲线正在逐步形成。200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两倍;3月25日起,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开始实行浮动利率;10月29日起,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放开浮动的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当然,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还需要从理论上和操作方案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对利率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们的研究也逐步从论证如何进行改革,转向对利率市场化前提下金融机构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本书的几位作者,以利率期限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于我国利率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综观全书,有以下一些特点:  **,选题有特色。对利率的研究,我国学者大多从宏观金融的角度,分析利率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从微观金融角度,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及其对金融产品定价影响的学术著作还不多见,作者在利率期限结构研究方向上做了些有益的探索,丰富了我国利率研究的成果。  第二,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到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多方位出发,对利率期限结构做了比较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其对金融产品特别是债券定价的影响。当前,金融工程技术已经为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比如基金管理公司所采用,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已经设立了金融工程部,在固定收益证券研究方面开始采用国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本书作者提出的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可以作为参考模型,为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借鉴和采用。  第三,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有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作者设计的石油债券,把债券的息票利率与石油期货价格挂钩,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石油价格波动这种商品系统风险,对我国石油企业发行债券和繁荣企业债券市场无疑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设计的反向浮动利率债券有助于商业银行控制和管理利率风险。作者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比如放宽企业债券发行条件、推出石油期货交易等,对有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之,这是一本有独创性,逻辑结构严谨,有较高水准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的优秀著作。作者提出的理论方法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繁荣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和本书的作者之一李湛博士是在香港相识的,当时我正在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由于主管研究工作,同中资企业的研究工作人员有较密切的合作。李湛博士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他对香港问题的深刻了解,在金融知识方面的造诣,在组织研究方面的出色才干,在中资企业的研究人员中非常突出。本书的另外几位作者分别来自于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李和金博士现工作于著名的大成律师事务所,从事金融法律事务,处于金融实务工作的**线;胡文伟博士是香港大福证券集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是证券研究专业人士;肖林博士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是金融政策研究专家;程鹏博士在企业界从事资本营运,具有较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这几位专家的通力合作,使这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阅读这本书,相信读者一定会从金融理论上、实务上和政策上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也能在推动利率理论研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是为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穆怀朋                    二○○四年十二月序二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发展比较完善的欧美国家,无不拥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亚洲国家和地区,除日本以外,往往偏重于股权融资,债券市场比较薄弱。但是,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多数亚洲国家或地区也都把发展债券市场作为当务之急,纷纷制定措施,期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债券市场,以提高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特别是股票市场,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相对于股票市场,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启动阶段。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偿债保障机制。逐步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可以预示,中国债券市场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利率在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债券产品的定价规律如何,债券产品如何进行金融创新,这些都是当前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书几位作者敏锐地觉察到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债券产品定价的核心因素,即利率期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我国资本市场上现有的可转换债券,以及未来可能推出的石油债券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进行了定价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其在债券定价过程中的作用。  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会有积极的意义。  当前,中国债券市场正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水平,社会融资方式从银行贷款的绝对领导地位,到逐步加大股票、债券的直接融资比例,地方政府市政建设的融资需求,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必然要求一个强大的债券市场支持。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朱从玖二○○四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
序一
序二
1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导论
1.1引言
1.2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
1.3利率期限结构与固定收益证券定价的关系
1.4国内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1.5本书的主要内容
2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理论分析
2.1引言
2.2各种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缺陷分析
2.3非参数统计方法介绍
2.4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建立
3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实证检验
3.1引言
3.2样本的选择…
3.3模型假设的检验
3.4非参数模型和参数模型的估计
3.5非参数模型和参数模型估计结果的比较
4石油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4.1引言
4.2石油价格波动分析
4.3传统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的风险分析
4.4利率与油价的相关性检验
4.5期货关联石油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4.6期权关联石油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4.7在我国发行石油债券的前景与政策建议
5可转换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5.1引言
5.2可转换债券设计条款的主要内容
5.3可转换债券定价的主要方法
5.4常数利率下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
5.5随机利率下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
5.6常数利率与随机利率下计算结果的比较
5.7浮动利率可转换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6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设计与定价
6.1引言
6.2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特点分析
6.3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定价
6.4我国发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的建议
7基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政策分析
7.1引言
7.2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现状分析
7.3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作为基准利率的作用分析
7.4建立我国基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必要性分析
7.5建立基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政策建议
8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体系
8.1引言
8.2发达国家金融创新浪潮及其在债券市场的表现
8.3我国债券市场金融创新的概述
8.4我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
8.5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创新
8.6我国债券市场的机制创新
8.7我国债券市场的工具创新
9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估价模型分析
9.1引言
9.2市场信用风险数据分析
9.3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模型构造和分类
9.4企业债券的违约过程和违约支付率过程建模
10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理论与体系框架
10.1引言
10.2债券评级基本理论及制度
10.3债券评级制度体系
10.4工业企业长期债券评级体系及框架
10.5公用事业企业长期债券评级体系及框架
10.6地方市政长期债券评级体系及框架
10.7证券公司长期债券评级体系及框架
10.8保险公司长期债券评级体系及框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和金,男,湖北仙桃市人,1972年4月生,博士,律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上海实业集团和金信证券研究所,现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合伙人。主要从事海内外股票发行与上市、信托融资、银团贷款、兼并收购、私募融资等金融策划与法律服务。系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会员、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会会员。其合作撰写的论文《证券公司的购并动机与效应的定量研究》获得2002年度中国证券业协会课题研究成果奖,并参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第11期联合研究计划课题“QFII与QDII的实施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的研究。  胡文伟,女,上海市人,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现任香港大福证券集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分析师,曾任职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的测量与控制、定息金融工具研究以及香港上市公司研究等。所撰论文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并演讲,有大量文章发表于香港和内地的报刊杂志,获聘为香港电台和电视台、台湾电视台以及大陆电视台财经节目的固定特约嘉宾。  肖林,男,江西万安县人,1965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先后毕业于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经济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处长、副总经济师,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与资产管理、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战略管理。已公开出版《融资管理与风险价值》、《金融贸易全球化战略协同》、《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战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政策》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近20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等十多项,并多次获省部级研究成果奖。  程鹏,男,浙江省温州市人,1973年6月生,博士。200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一直从事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务工作。攻读博士期间,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九五”重大课题(金融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的研究工作,曾在国内核心管理类期刊发表论文十篇;后在闽发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任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目前任职某大型民营企业副总经理,从事企业管理和上市工作。  李湛,男,江西吉安人,1961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赣州市政府经济顾问。198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1993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1993年至1995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研究所留学研究。1987年起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和管理学院的相关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系副书记、系副主任,交大昂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6年后任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部总经理,上海实业科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实业软件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决策及区域经济。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主要著作有《应用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全球500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香港经济》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