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

包邮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

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1星价 ¥14.6 (5.2折)
2星价¥14.6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110017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155
  • 出版时间:2004-07-23
  • 条形码:9787811001723 ; 978-7-81100-172-3

内容简介

**章 绪论
**节 人体重量参数概述
一 重量
二 重心位置
三 转动惯量
第二节 人体模型的建立
一 环节数量
二 环节形状
三 环节划分方法
第三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一 尸体解剖法
二 活体测量法
三 数学模型法
四 物理模拟法
第四节 人体整体生日理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一 人体整体重理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 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统计模型
第五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应用现状
一 参数应用的一般原则
二 参数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六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方面
一 发展趋势
二 不足方面
第二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流程
**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流程
第三章 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理论的基本概念
**节 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提出
一 平衡板测量概述
二 平衡板测量方案选择
第二节 人体运动环节要领的引入
第三节 重量矩参数的增补
第四章 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原理
**节 环节重量矩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一 运动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
二 总重心圆原理
三 总重心圆的物理意义
四 总重心圆原理的延拓
五 总重心圆半径的计算
第二节 环节重心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一 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示意图
二 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五章 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
第六章 基本人体模型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
第七章 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优化计算
第八章 基于R-II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的测量失真分析
第九章 测量对象与方法
第十章 测量结果与分析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目录

**章 绪论
**节 人体重量参数概述
一 重量
二 重心位置
三 转动惯量
第二节 人体模型的建立
一 环节数量
二 环节形状
三 环节划分方法
第三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一 尸体解剖法
二 活体测量法
三 数学模型法
四 物理模拟法
第四节 人体整体生日理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一 人体整体重理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 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统计模型
第五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应用现状
一 参数应用的一般原则
二 参数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六节 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方面
一 发展趋势
二 不足方面
第二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流程
**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流程
第三章 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理论的基本概念
**节 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提出
一 平衡板测量概述
二 平衡板测量方案选择
第二节 人体运动环节要领的引入
第三节 重量矩参数的增补
第四章 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原理
**节 环节重量矩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一 运动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
二 总重心圆原理
三 总重心圆的物理意义
四 总重心圆原理的延拓
五 总重心圆半径的计算
第二节 环节重心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一 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示意图
二 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五章 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
第六章 基本人体模型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
第七章 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优化计算
第八章 基于R-II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的测量失真分析
第九章 测量对象与方法
第十章 测量结果与分析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世明,男,山东栖霞人,生于1969年5月,教育学博士,副教授。1988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山东省烟台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1997年9月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运动生物力学。2000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运动生物力学。2003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7月至今,在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任教。近年来,先后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论文报告会,主持、参与研究课题5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