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353432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06-04-01
- 条形码:9787503534324 ; 978-7-5035-3432-4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一般性分析、利率平价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央行政策四个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利率汇率的联动机理,并以实证的方式提出风险冲击先行指标体系,以及从资产转换角度对完成利率汇率联动进行了总览分析,同时,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的现实问题,本书对入世后的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金融市场动态开放和利率汇率机制的内涵,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从探讨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入手,建立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分析框架等。
目录
第1章理论回顾与研究定位
1.1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的必要性
1.2有关利率—汇率联动的理论回顾与评析
1.2.1国际收支论
1.2.2购买力平价理论
1.2.3利率平价理论
1.2.4蒙代尔—费莱明模型
1.2.5多恩布施模型
1.2.6汇率的货币分析
1.2.7理论评析
1.3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4本文的研究定位与理论创新
1.4.1本文的研究定位
1.4.2本文的理论创新
1.5本文的结构安排
1.5.1本文的逻辑结构
1.5.2本文的框架结构
1.6本文的前提假设
第2章利率—汇率联动机理
2.1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一般分析
2.1.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三个分析角度
2.1.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四个分析角度
2.1.3利率—汇率联动的一般分析
2.2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利率平价为基础的分析
2.2.1利率平价机制:一个自平衡机制
2.2.2利率—汇率联动:中国的实证检验
2.2.3引入制度摩擦系数K的利率平价模型
2.2.4风险的积聚与放大:基于利率平价的分析
2.3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为基础的分析
2.3.1利率市场化且资本完全流动下传统的M—F模型
2.3.2利率市场化但资本不完全流动下扩展的M—F模型
2.3.3危机状态下扩展的M—F模型
2.4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央行政策目标为基础的分析
2.4.1单一目标分析
2.4.2多重目标分析
2.4.3非货币目标因素
2.5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国别实证研究
2.5.1中国:冲销干预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2泰国:盯住汇率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3香港:联系汇率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4日本:负风险溢价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6小结
2.6.1构造一个模型:引入制度摩擦系数的利率平价模型
2.6.2提出一个观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风险积聚与放大
2.6.3提出一个分析角度:资产转换
2.6.4国别研究:联动机理虽同,却无统一模式
2.6.5借鉴一个分析基础:不同制度下扩展的M—F模型
2.6.6央行的政策目标对联动机理的影响分析
第3章动态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论假说
3.1金融市场开放:一般分析
3.1.1金融市场开放范畴的界定
3.1.2开放的风险权衡与收益分析
3.1.3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历史纵览
3.2开放与管制不对称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实特征
3.2.1不对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资本管制的现实特征
3.2.2不对称的烦恼:资本外逃与利率平价模型的异变
3.2.3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
3.3动态开放:虚幻的假说还是现实的选择
3.3.1动态开放:一个理论假说,一个现实选择
3.3.2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一:开放的速度——渐进型
3.3.3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二:开放的原则——对内的开放不能慢于对外的开放
3.3.4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三:开放的顺序安排
3.3.5动态开放的内涵之四:开放的调控——弹性制
3.4案例研究:一些国家(或地区)金融开放的经验
3.4.1泰国:制度缺陷塑造危机根源
3.4.2台湾:QFII制度护航证券市场开放
3.4.3韩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顺序失当
3.4.4智利:有限的外汇管制模式
3.5动态开放(开放度)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响
3.5.1金融市场动态开放(开放度)的阶段划分
3.5.2高开放度市场:利率一汇率联动程度较高
3.5.3中、低开放度市场:利率一汇率联动不明确、不稳定
3.6小结
3.6.1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动态开放
3.6.2提出一个观点:开放(资本管制)不时称导致利率平价模型异变
3.6.3国别案例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4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经验
3.6.4完成一项分析:动态开放的阶段(开放度)不同罔,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不同
3.6.5进行利弊实证:是非尚无定论,关键兴利除弊
第4章动态开放中的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汇率联动
4.1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一般分析
4.1.1有关术语的界定
4.1.2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从利率决定理论的角度分析
4.1.3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
4.2案例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国别分析
4.2.1美国:Q条例的设立与取消
4.2.2日本:成功与缺陷并存的利率市场化
4.2.3韩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紊乱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短期化
4.2.4智利:悲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4.2.5几点借鉴
4.3动态开放中的人民币利率改革:约柬条件与路径选择优势
4.3.1利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断点
4.3.2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
4.3.3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优势
4.4利率改革新思路: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一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
4.4.1利率动态市场化的理论基础s金融约束理论
4.4.2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马塞耶松模型与渐进性
4.4.3利率动态市场化的战略安排:管理浮动到自由浮动
4.4.4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调控模式:从美国模式到加拿大模式
4.5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响
4.5.1基本模型:构建与设定
4.5.2情况之一:利率管制
4.5.3情况之二:利率市场化
4.6小结
4.6.1提出一个新思路:实行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相—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
4.6.2构建模型,创造性地分析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4.6.3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和路径选择优势做出准确判断
4.6.4梳理出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各自的理论基础,对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作出成本收益分析
4.6.5精心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为中国的利率改革提供经验基础
第5章动态开放中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利率一汇率联动
5.1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理论
5.1.1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纵览
5.1.2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
5.1.3经济结构与经济冲击决定论
5.1.4政策搭配论
5.1.5成本—收益决定论
5.1.6政策偏好及博弈行为决定论
5.1.7产权安排制衡论
5.2两极汇率与中间汇率:制度选择的约束
5.2.1固定汇率制选择的缺陷
5.2.2浮动汇率制选择的约束
5.2.3中间汇率制度选择:各取所需
5.3案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5.3.1智利:盯住、蠕动到浮动—循序渐进的成功改革
5.3.2波兰:汇率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
5.3.3香港: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典范
5.3.4新加坡: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4金融市场动态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5.4.1虚假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盯住美元
5.4.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方式:主动型
5.4.3汇率目标区与管理浮动:孰优孰劣
5.4.4从管理为主走向浮动为主: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华
5.5不同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5.5.1固定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5.5.2浮动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5.6小结
5.6.1提出**个观点
5.6.2提出第二个观点
5.6.3提出第三个观点
5.6.4梳理基本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5.6.5给出两极汇率和中间汇率选择的制度约束
5.6.6案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选择
5.6.7不同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第6章动态开放、风险(货币)冲击与央行监管
6.1动态开放与风险冲击
6.1.1风险冲击的类型
6.1.2风险(货币)冲击的实现途径
6.1.3中国风险冲击评估:风险严重、尚未失控
6.1.4动态开放:以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
6.2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
6.2.1风险冲击与利率一汇率政策
6.2.2风险冲击的危害
6.2.3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
6.3风险冲击的保障机制:金融制度建设
6.3.1金融制度建设之一:金融自曲化模式的优选
6.3.2金融制度建设之二:完善金融市场
6.3.3金融制度建设之三:存款保险制度
6.4风险冲击的预警机制:风险先行指标体系建设
6.4.1建立风险冲击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6.4.2先行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实证分析
6.4.3中国的风险冲击值:预警指标体系的预测
6.5风险冲击的调节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6.5.1风险冲击的自动调节:利率一汇率联动的缓冲机制
6.5.2风险冲击的政策调节:干预方式与政策工具
6.5.3风险冲击调节的*终手段:与市场相连接的资本控制
6.6小结
6.6.1本章*大的一项创新:提出风险冲击控制系统
6.6.2风险冲击保障机制:金融制度建设
6.6.3风险冲击预警机制:先行指标体系
6.6.4风险冲击调节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6.6.5提出一个观点:以动态开放的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
6.6.6提出风险冲击的实现途径和风险冲击的危害性
结束语:结论与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1.结论
2.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2003年博士毕业以来发表的部分专业论文跋
1.1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的必要性
1.2有关利率—汇率联动的理论回顾与评析
1.2.1国际收支论
1.2.2购买力平价理论
1.2.3利率平价理论
1.2.4蒙代尔—费莱明模型
1.2.5多恩布施模型
1.2.6汇率的货币分析
1.2.7理论评析
1.3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4本文的研究定位与理论创新
1.4.1本文的研究定位
1.4.2本文的理论创新
1.5本文的结构安排
1.5.1本文的逻辑结构
1.5.2本文的框架结构
1.6本文的前提假设
第2章利率—汇率联动机理
2.1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一般分析
2.1.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三个分析角度
2.1.2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四个分析角度
2.1.3利率—汇率联动的一般分析
2.2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利率平价为基础的分析
2.2.1利率平价机制:一个自平衡机制
2.2.2利率—汇率联动:中国的实证检验
2.2.3引入制度摩擦系数K的利率平价模型
2.2.4风险的积聚与放大:基于利率平价的分析
2.3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为基础的分析
2.3.1利率市场化且资本完全流动下传统的M—F模型
2.3.2利率市场化但资本不完全流动下扩展的M—F模型
2.3.3危机状态下扩展的M—F模型
2.4利率—汇率联动机理:以央行政策目标为基础的分析
2.4.1单一目标分析
2.4.2多重目标分析
2.4.3非货币目标因素
2.5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国别实证研究
2.5.1中国:冲销干预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2泰国:盯住汇率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3香港:联系汇率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5.4日本:负风险溢价下的利率一汇率联动
2.6小结
2.6.1构造一个模型:引入制度摩擦系数的利率平价模型
2.6.2提出一个观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风险积聚与放大
2.6.3提出一个分析角度:资产转换
2.6.4国别研究:联动机理虽同,却无统一模式
2.6.5借鉴一个分析基础:不同制度下扩展的M—F模型
2.6.6央行的政策目标对联动机理的影响分析
第3章动态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论假说
3.1金融市场开放:一般分析
3.1.1金融市场开放范畴的界定
3.1.2开放的风险权衡与收益分析
3.1.3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历史纵览
3.2开放与管制不对称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实特征
3.2.1不对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资本管制的现实特征
3.2.2不对称的烦恼:资本外逃与利率平价模型的异变
3.2.3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
3.3动态开放:虚幻的假说还是现实的选择
3.3.1动态开放:一个理论假说,一个现实选择
3.3.2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一:开放的速度——渐进型
3.3.3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二:开放的原则——对内的开放不能慢于对外的开放
3.3.4动态开放的内涵之三:开放的顺序安排
3.3.5动态开放的内涵之四:开放的调控——弹性制
3.4案例研究:一些国家(或地区)金融开放的经验
3.4.1泰国:制度缺陷塑造危机根源
3.4.2台湾:QFII制度护航证券市场开放
3.4.3韩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顺序失当
3.4.4智利:有限的外汇管制模式
3.5动态开放(开放度)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响
3.5.1金融市场动态开放(开放度)的阶段划分
3.5.2高开放度市场:利率一汇率联动程度较高
3.5.3中、低开放度市场:利率一汇率联动不明确、不稳定
3.6小结
3.6.1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动态开放
3.6.2提出一个观点:开放(资本管制)不时称导致利率平价模型异变
3.6.3国别案例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4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经验
3.6.4完成一项分析:动态开放的阶段(开放度)不同罔,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不同
3.6.5进行利弊实证:是非尚无定论,关键兴利除弊
第4章动态开放中的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汇率联动
4.1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一般分析
4.1.1有关术语的界定
4.1.2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从利率决定理论的角度分析
4.1.3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
4.2案例研究:利率市场化的国别分析
4.2.1美国:Q条例的设立与取消
4.2.2日本:成功与缺陷并存的利率市场化
4.2.3韩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紊乱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短期化
4.2.4智利:悲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4.2.5几点借鉴
4.3动态开放中的人民币利率改革:约柬条件与路径选择优势
4.3.1利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断点
4.3.2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
4.3.3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优势
4.4利率改革新思路: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一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
4.4.1利率动态市场化的理论基础s金融约束理论
4.4.2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马塞耶松模型与渐进性
4.4.3利率动态市场化的战略安排:管理浮动到自由浮动
4.4.4利率动态市场化的调控模式:从美国模式到加拿大模式
4.5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响
4.5.1基本模型:构建与设定
4.5.2情况之一:利率管制
4.5.3情况之二:利率市场化
4.6小结
4.6.1提出一个新思路:实行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相—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
4.6.2构建模型,创造性地分析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4.6.3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和路径选择优势做出准确判断
4.6.4梳理出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各自的理论基础,对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作出成本收益分析
4.6.5精心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为中国的利率改革提供经验基础
第5章动态开放中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利率一汇率联动
5.1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理论
5.1.1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纵览
5.1.2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
5.1.3经济结构与经济冲击决定论
5.1.4政策搭配论
5.1.5成本—收益决定论
5.1.6政策偏好及博弈行为决定论
5.1.7产权安排制衡论
5.2两极汇率与中间汇率:制度选择的约束
5.2.1固定汇率制选择的缺陷
5.2.2浮动汇率制选择的约束
5.2.3中间汇率制度选择:各取所需
5.3案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5.3.1智利:盯住、蠕动到浮动—循序渐进的成功改革
5.3.2波兰:汇率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
5.3.3香港: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典范
5.3.4新加坡: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5.4金融市场动态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5.4.1虚假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盯住美元
5.4.2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方式:主动型
5.4.3汇率目标区与管理浮动:孰优孰劣
5.4.4从管理为主走向浮动为主: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华
5.5不同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5.5.1固定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5.5.2浮动汇率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5.6小结
5.6.1提出**个观点
5.6.2提出第二个观点
5.6.3提出第三个观点
5.6.4梳理基本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5.6.5给出两极汇率和中间汇率选择的制度约束
5.6.6案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汇率选择
5.6.7不同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
第6章动态开放、风险(货币)冲击与央行监管
6.1动态开放与风险冲击
6.1.1风险冲击的类型
6.1.2风险(货币)冲击的实现途径
6.1.3中国风险冲击评估:风险严重、尚未失控
6.1.4动态开放:以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
6.2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
6.2.1风险冲击与利率一汇率政策
6.2.2风险冲击的危害
6.2.3风险冲击与央行监管
6.3风险冲击的保障机制:金融制度建设
6.3.1金融制度建设之一:金融自曲化模式的优选
6.3.2金融制度建设之二:完善金融市场
6.3.3金融制度建设之三:存款保险制度
6.4风险冲击的预警机制:风险先行指标体系建设
6.4.1建立风险冲击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6.4.2先行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实证分析
6.4.3中国的风险冲击值:预警指标体系的预测
6.5风险冲击的调节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6.5.1风险冲击的自动调节:利率一汇率联动的缓冲机制
6.5.2风险冲击的政策调节:干预方式与政策工具
6.5.3风险冲击调节的*终手段:与市场相连接的资本控制
6.6小结
6.6.1本章*大的一项创新:提出风险冲击控制系统
6.6.2风险冲击保障机制:金融制度建设
6.6.3风险冲击预警机制:先行指标体系
6.6.4风险冲击调节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6.6.5提出一个观点:以动态开放的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
6.6.6提出风险冲击的实现途径和风险冲击的危害性
结束语:结论与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1.结论
2.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2003年博士毕业以来发表的部分专业论文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薛宏立,1972年生,山西太原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央校卫星远程教育课程《国际金融学》主讲人,现任中国光大银行资金部交易处副处长。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国际金融与投资管理、金融市场、风险管理、ALM和FTP等。曾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影响力3
¥36.4¥68.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精准推送
¥15.4¥45.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