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少年英雄记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三国少年英雄记

1星价 ¥12.3 (4.9折)
2星价¥12.3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135***(一星用户)

性价比高值得购买

纸张有点薄,印刷还可以,内容属性不明不过读着很欢乐,还是值得购买的

2012-02-23 10:34:17
0 0
xyy***(一星用户)

建议

放在历史小说中,可能比现在卖的好一些. <BR>&nbsp&nbsp&nbsp&nbsp当当和卓越都是放在“小说—历史小说”中. <BR>&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书适合历史爱好者,而非少儿. <BR>&nbsp&nbsp&nbsp&nbsp有“少年”两字就是少儿读物吗?名著《少年天子》是少儿读物吗?“少年”在古汉语中意味今天的“青年”。 <BR>&nbsp&nbsp&nbsp&nbsp该书在新浪有连载,读者的文化素质都是比较高的。

2008-02-17 12:18:5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08494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9
  • 出版时间:2008-01-28
  • 条形码:9787800849404 ; 978-7-80084-940-4

本书特色

以东吴为主体写三国,尽现江东少年英雄。 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勇冠一世的小霸王孙策,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少年英雄*炫目。 这是一部注重历史真实的小说,也是一部充满青春锐意的小说。在精研三国史籍、进行大量历史考据的基础上,作者以现代青年清新而凌利的眼光。重视评价了三国人物,挖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并以小说的艺术手法,为史实注入了生动灵气。本书以激情之笔,演绎了久远三国时代里,那些以年轻人特有朝气改变了历史的“少年英雄”! 读完受益匪浅,心驰神往啊!史实陈述,人物刻画,性格定位都比较准确,是我读过的*好的三国小说。 ——网友 读起来酣畅淋漓,只想快意长啸! ——网友 读此文章,感觉兵刀朔气、俊杰英气淋漓而来,心中却悠悠酸楚,可见“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是文人虚言。 ——网友 小妖精清水狐狸 本书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来创作这部小说,虚构情节也建立在历史真实上,就非常灵动有趣。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是经得起细细琢磨的好文。 ——网友 忠实看客 以东吴为主体写三国,尽现江东少年英雄。 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勇冠一世的小霸王孙策,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少年英雄*炫目。 这是一部注重历史真实的小说,也是一部充满青春锐意的小说。在精研三国史籍、进行大量历史考据的基础上,作者以现代青年清新而凌利的眼光。重视评价了三国人物,挖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并以小说的艺术手法,为史实注入了生动灵气。本书以激情之笔,演绎了久远三国时代里,那些以年轻人特有朝气改变了历史的“少年英雄”! 读完受益匪浅,心驰神往啊!史实陈述,人物刻画,性格定位都比较准确,是我读过的*好的三国小说。 ——网友 读起来酣畅淋漓,只想快意长啸! ——网友 读此文章,感觉兵刀朔气、俊杰英气淋漓而来,心中却悠悠酸楚,可见“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是文人虚言。 ——网友小妖精清水狐狸 本书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来创作这部小说,虚构情节也建立在历史真实上,就非常灵动有趣。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是经得起细细琢磨的好文。 ——网友忠实看客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由此开启了一个英雄与传奇的时代。本书依据《三国志》基本史实框架,呈现了从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演绎了当时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尤其着重塑造了周瑜、孙策两位年轻的吴国将帅君臣,描写了他们适应时代的成长过程,赞美了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勇气。是比较通俗易懂的青年读物。

目录

一、乱世之端
二、豪杰上路
三、义军会盟
四、乱世男儿
五、纷争四起
六、擘划江东
七、剑琴心怀
八、携手渡江
九、雅曲良谋
十、吞并会稽
十一、中原巨变
十二、吴越烽烟
十三、恩威八方
十四、明争暗斗
十五、皖城二桥
十六、白马解围
十七、卿狂如我
十八、榻上献策
十九、北顾南望
二十、淮南名剑
二十一、江夏锦帆
二十二、北兵南下
二十三、对酒当歌
二十四、英雄乐业
二十五、胸襟大江
二十六、初决胜负
二十七、广置连舟
二十八、千古一炬
二十九、布兵荆州
三十、会战江陵
三十一、长弓在手
三十二、太守州牧
三十三、骨肉君臣
三十四、取蜀建策
三十五、巴丘遗恨
三十六、补遗·荆州后事
展开全部

节选

一、乱世之端
 所有故事、所有苦难、所有纷争都从那一天开始,后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戍辰日。
那天的京师雒阳,初爽已送,秋阳犹炽。外戚党羽们都聚在大将军何进的府邸中,正在密议诛除宫中宦官。何进傲慢矜贵、面无表情地跽坐在正席上。他身边,司隶校尉袁绍慷慨果决、义气凛烈地通告众人说,他和大将军已经商定,要召并州牧董卓进京来一场“假造反”。
何进出身屠户,少才无能。而袁绍出身于公卿之家,叔父是当今太傅袁隗。先帝驾崩后,袁隗与何进一同代理尚书事。加上袁绍风度过人,又多智略,所以何进对袁绍言听计从。此前袁绍已经多次进言诛灭宦官,何进也早已被说服,只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执意不肯。何进与袁绍无奈.只好想到求助京外手握重兵的武将。他们选定董卓,令他带兵诣京,做出不杀宦官就造反的模样来吓唬何太后。而一旦何太后同意他们的计划,也正好借董卓的兵力对宦官们下手。
今天,袁绍话音一落,众人自然是争先恐后地表示赞同。待大家都表白够了,一直没说话的曹操,却哂然高声说道:“阉逆为祸,古已有之。倘若当初圣主不妄加宠贵,也不至如此!况且宦官并非人人擅权为乱,诛除元凶即可。而诛除元凶,则一狱吏足矣!又何须引入外将?如此兴师动众,难免走露消息。操敢断言,此举必是凶多吉少!”
话音未落,却听袁绍说:“为何孟德又在包庇阉党?绍本以为,你虽与阉党有些瓜葛,却也向来尽忠汉室……”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