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分
包邮我读张执浩:叙事的诗意

- ISBN:978730705658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307056589 ; 978-7-307-05658-9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法,杂糅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不独采用文字材料,兼取与作者的对话、访谈。是所谓知人论世,物我齐一,取其切近也。文字也力求浅白随和,不作高头讲章式的论评,重在作者的阅读感受,故日“我读”,取其平易也。总之,都是为读者着想,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这套丛书,在结识这些文学“新秀”的同时,庶几也增加一点对于中国文学的感情和信心。
本书作者试图用一种新的批评方式,即倚重于作者本人对张执浩的生活与写作的长时间的了解,以“知情人”的身份进入张执浩的诗歌和小说之中,揭示“这一个”诗人小说家的写作之于时代、之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上篇 诗歌中的实在
一 《糖纸》:背对生活偷享的甜蜜
二 《内心的工地》:直面生活的痛苦磨折
三 《美声》:“还原常识”与“回到内心”
四 《美声》之后:“在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
五 余论:张执浩与当代诗歌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1.诗与生活
2.诗与个人
3.诗与隐喻
访谈:心中有美,苦于赞美(李以亮)
下篇 小说中的虚幻
一 “新知青”:城市蟹居者的变态生活
1.“知识改变命运”: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者的悲喜剧
2.“没有生活”:都市丛林中的惊弓之鸟
3.“替我生活”:虚无主义者的自虐和虐人
二 似水年华:成长的诗意与残酷
1.诗意:在飘逸与沉重之间
2.残酷:在欲望与死亡之间
3.“毛病”:在束缚与自我解脱之间
三 都市人群:爱的虚无与婚姻的虚与委蛇
1.当真爱不存在
2.当婚姻成为“智齿”
3.当家庭沦为苦难的渊薮
四 追问时光:历史与现实的交错闪现
1.历史:“在时光中装聋作哑”
2.现实:“一路抖下去”
五 长篇小说:摇摆不定的叙事
1.《试图与生活和解》:试图与小说“规范”和解
2.《天堂施工队》:与傻瓜携手的诗人
3.《水穷处》:都市+悬疑+情感=“迷人的小说”?
六 余论:不可比较的比较:诗歌与小说
1.“诗意小说”与“观念写作”
2.现代小说的隐喻性与寓言性
3.“故事情结”与“有限写作”
访谈:“写作是抵抗心灵钝化的武器”
结语:“撞身取暖”与“玉石俱焚”
后记
节选
上篇 诗歌中的实在:
张执浩是一位诗人。
初次见到他的人会这样说。一头飘逸的长发,宽广的额头,略显大一号的眼镜,稀疏的髭须,温情的笑,个头不高,疾速走路时一只手插在裤兜,一只手快速摆动,低着头像是寻找,又像是对生活“认罪”……这符合并且由于符合而强化了人们对于今天的诗人形象的想像。
熟悉他的人也会这样说。除了外表看上去就“像”一位诗人,他的性格、气质更是一位纯粹诗人的写照:有激情,爱冲动,喜欢把事物和情感推向极端,然后在那里细察人生和人心的极限。他的语言飘逸,但总是峰回路转,把你带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让你驻足思索。他是他自己的“魔头”,却能看穿你我心中形形色色的“小魔障”。
通过小说认识他的批评家同样会下此判语。他们在小说中看到了诗性语言,深度隐喻,充沛的想像力,在时光的碎片中执著地探询现代人废墟般的生存图景和晦暗的精神领域,无望而又怀抱希望,冷酷而又濡染温情。有时候我们不免会有这样的疑虑:他是不是由于小说,才使更多的人确认了他是一位诗人?
至于张执浩本人,在持续不断的对混杂在“诗人”和“诗歌”中的多余的成分进行淘洗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也不会否认自己是诗人:“我始终是个诗人,我一再这样说。”①这一身份*初把他从人群中分离出来;现在,他重新回到了人群中,而又把自己从无以计数的“诗人”中分离出来。
……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