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8641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187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505864146 ; 978-7-5058-6414-6

本书特色

本教材突破了按证券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标准选择教材内容和安排教材章节的学科型教材开发模式,在实践当中,探索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模式,与现有的学科型高职证券投资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基于工作过程,以满足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中心,选择教材和排序教材内容;以实训代替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学”、“练”合一,强化对学习者证券投资能力的培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

内容简介

本系列教材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应具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各科教材坚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简洁,适度。本系列体现了专业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相一致的特点,本教材突破了按证券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标准选择教材内容和安排教材章节的学科型教材开发模式,在实践当中,探索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模式,与现有的学科型高职证券投资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基于工作过程,以满足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中心,选择教材和排序教材内容;以实训代替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学”、“练”合一,强化对学习者证券投资能力的培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证券交易软件应用与证券信息搜集实训 **节 证券交易软件下载与安装 第二节 证券交易软件应用 第三节 证券信息搜集第2章 证券即时行情分析实训 **节 大盘即时行情解读 第二节 个股即时行情解读第3章 证券交易实训 **节 证券交易流程 第二节 模拟证券交易第4章 技术分析实训 **节 K线分析 第二节 趋势分析 第三节 均线分析 第四节 形态分析 第五节 指标分析第5章 基本分析实训 **节 宏观分析 第二节 行业分析 第三节 公司分析第6章 证券投资风险防范与管理实训第7章 证券投资技巧与资产配置策略实训 **节 证券投资策略与技巧 第二节 资产配置策略附录 常见证券术语证券投资实训报告/见附本
展开全部

节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高职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目标是为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模式,并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教
材突破了按证券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标准选择教材内容和安排教材章节
的学科型教材开发模式,在实践当中,探索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
(编写)模式,与现有的学科型高职证券投资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三
方面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以满足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中心,选择教材和
排序教材内容。本教材主要面向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学生和证券市场初入者,
以股票投资为主,涵盖了债券、基金和权证等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投资工具。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不追求证券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
一个普通投资者完成一次证券投资任务和证券公司一线员工完成客户经理、
柜台和咨询等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出发,以工作过程为顺序,合理选择和安
排了包括证券交易流程、证券即时行情解读、证券交易软件下载安装和使
用、证券信息搜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包括K线、趋势、均线、形态、
常用指标等)、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策略与技
巧等内容。学习者在学习本教材并完成实训任务后,基本具备了完成上述任
务所需要的能力、知识与技巧。
    第二,以实训代替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学”、“练”合一,强化
对学习者证券投资能力的培养。本教材以实训教材的形式编排,通篇皆为从
证券领域实际工作任务中提炼出来的实训任务,切合了能力是“学”出来、
“练”出来而非“教”出来的职业教育规律,读者通过完成本书设计的实训任务而形成完成
证券投资、证券经纪、证券咨询和客户维护等工作任务的能力,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挑
战和乐趣,非常有利于读者证券投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具体来说,本教材每章的每一节都设有“本节提示”、“本节目标”、“实训任务”、“实
训指南”和“实训报告”(见附本)等栏目。其中,“本节提示”主要向读者说明学习和练
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激发读者的学(练)习本部分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节
目标”主要向读者说明学(练)习完本部分内容后应该达到的能力(知识)目标,使读者
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自己在学什么、练什么;“实训任务”是为了帮助读者达到“本节目
标”而设计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也可参考“实训指南”自行完成)的主要任
务,这是学习本课程的核心,读者只有认真、仔细地完成这些任务,方有可能达到其学习本
课程的目标;“实训指南”根据学生要完成“实训任务”的需要而选择的知识、理论与案
例,这部分内容使得学生在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自行完成“实训任务”,进而
达到“本节目标”;“实训报告”是对“实训任务”的具体化和细化,读者可以将自己完成
实训任务的结果和心得记录在报告中,这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程度的有效依据,“实训报
告’’和每章节的实训任务一一对应,如“实训报告1.1”即表示第1章**节的实训l报告。
    本教材在框架体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
位是指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练”为主,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教师对于教学节奏的把
握和对学生“练”的过程中的指导、督促等作用。因此,编者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材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练”,让学生在“练”中感
悟,在“练”中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第三,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工学结合”是编写任
务中心教材和实训教材的基本途径,本教材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兄弟院校,
与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和诸多宁波市业内机构合作而成,行业协会和业内机构从工作任务
分析,到编写大纲确定,再到具体实训任务的设计与编写,均全程深入参与,宁波市证券期
货业协会秘书长谢贯忠先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