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40940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34
  • 出版时间:2008-05-01
  • 条形码:9787204094004 ; 978-7-204-09400-4

本书特色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菜根谭》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内容简介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菜根谭》作为一部清言集,其内容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贯穿于书中的作者的思想也并非某种纯粹的、前后一致的思想,而是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与碰撞。书中的每一条目都非常短小精悍,然而就在这惜墨如金的笔触中却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其中谚语、鄙语、典故、传说、名言警句无不由作者信手拈来。

目录

一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二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三 心事宜明 才华须韫
四 出污泥而 不染知机巧而不用
五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六 和气致祥 喜神多瑞
七 淡中知味 常里识英
八 闲时吃紧 忙处悠闲
九 静中观心 真妄毕见
十 快意须回 首拂心莫放手
十一 澹泊明志 肥甘丧节
十二 心胸放得宽远 死后恩泽悠长
十三 路留一步 味让三分
十四 脱俗成名 超凡人圣
十五 义侠交友 纯心作人
十六 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
十七 退即是进 与就是得
十八 骄矜无功 忏悔灭罪
十九 让名全身远害 归咎韬光养德
二十 天道忌盈 业不求满
二十一 订止心和 气胜于调息
二十二 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二十三 责人毋太 严教人毋过高
二十四 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
二十五 伏客气伸正 气杀妄心现真心
二十六 事悟痴除 性定动端
二十七 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二十八 无过是功 无怨即德
二十九 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三十 原谅初心 观其末路
三十一 富者宜施 舍智者莫炫耀
三十二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
三十三 能放得心 下可人圣超凡
三十四 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三十五 知退一步 法须让三分功
三十六 不恶小人 礼待君子
三十七 留天地正气 遗乾坤清名
二十八 伏魔先伏自 心驭横先平此气
三十九 种田除草艾 子弟谨交游
四十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四十一 念头勿浓 艳勿陷于枯寂
旧十二 越天地之 外脱名利之中
四十三 立身要高 尚处世须退让
四十四 修德须忘 名读书定深心
四十五 真与伪之 道只在一念间
四十六 应有木石 心须具云水趣
四十七 吉人和气安详 恶人心伏杀机
四十八 欲求无祸 勿罪冥冥
四十九 多心招灾 祸少事为福瑞
五十方 圆处世自在 宽严待人得宜
五十一 忘怨不忘 过念功不念恩
五十二 施而无所求 求之无所功
五十三 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五十四 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五十五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五十六 读书学以致 用居官立业种德
五十七 读心中名 文听本真妙曲
五十八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五十九 名誉富贵 来自道德
六十人 死留名豹 死留皮
六十一 清苦潇洒 勿偏一方
六十二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六十三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六十四 名利堕俗 意气归技
六十五 心地须光明 念头莫暗昧
六十六 勿羡贵显 勿虑饥饿
六十七 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六十八 居安且思危 天地亦无法
六十九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
七十 多喜养福去 杀远祸
七十一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七十二 杀气寒薄 和气福厚
七十三 正气路广 欲情道狭
七十四 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七十五 心虚明义 理心实却物欲
七十六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七十七 病未足羞 无病吾忧
七十八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
七十九 心公不昧 六贼无踪
八十 保眼前成业 防未来是非
八十一 正品质修养 法古今完人
八十二 不著色相 不留声影
八十三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八十四 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
八十五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八十六 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八十七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八十八 动中静是真 苦中乐是真
八十九 舍己毋处 疑施恩不望报
九十 厚德以积福 逸心以补劳
九十一 天机*神 智巧何为
九十二 种田看收 成人生重晚晴
九十三 多种功德 勿贪权位
九十四 念积累之 难思倾覆之易
九十五 不怕真小 人只怕伪君子
九十六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九十七 彻见心性 天下平稳
九十八 操履不可 变锋芒切勿露
九十九 顺不足喜 逆不足忧
一百 恣势弄权 自取灭亡
一百零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一百零二 文章无奇巧 人品只本然
一百零三 看破世 相可负重任
一百零四 凡事留余地 方无殃悔时
一百零五 忠恕待 人养德远害
一百零六 持身勿 轻用意勿重
一百零七 人生无 长不可虚度
一百零八 德怨两 忘恩仇俱泯
一百零九 持盈履 满君子兢兢
一百一十 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
一百一十一 勿犯公论 勿陷权门
一百一十二 直躬人有忌 无恶人不毁
一百一十三 容处家之变 直陈友之失
一百一十四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一百一十五 爱重反成 仇薄极终成喜
一百一十六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一百一十七 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一百一十八 奇异无远 识独行无恒操
一百一十九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一百二十 毋偏信人言 不持己所长
一百二十一 毋攻短处 化诲顽固
一百二十二 阴者勿与交 傲者少多言
一百二十三 震聋启聩 保持清醒
一百二十四 君子之心 雨过天晴
一百二十五 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一百二十六 大量能容&n
展开全部

节选

一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原文】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1]弄权:超越本人的身分而把持权柄,滥用权力。
[2]道德:生活与行为应遵守的准则和规范。《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3]阿:同“依”。依阿:依附,迎合,附从。
[4]达人:通达事理之人。《左传·昭公七年》臧孙纥言:“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5]物外之物:泛称物质之外的东西,即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与道德修养。
[6]身后之身:肉身死去以后的名声。
[7]毋:同“勿”,不要,切忌。
  【译文】
恪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可能遭受暂时的冷落;然而趋炎附势之人,却会受到永远的唾弃和凄凉。胸怀开阔、明达事理的人,看重物质之外的精神价值,顾及死后的声誉。故此他们宁可承受暂时的寂寥,而不愿遭受长久的凄凉。
二 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注释】
[1]抱朴:保持纯朴自然。《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2]点染:玷污,污染,此处指沾染社会不良风气。
[3]机械:巧妙的器物,此处用来比喻内心巧诈或机巧。
(4]练达:对人情世故阅历丰富,谙悉通达。
[5]朴鲁:朴实愚钝,这里意为憨厚本分。
[6]曲谨:曲意且谨慎,或因拘泥小节而过分谨小慎微。
[7]疏狂:放浪不羁,不受约束。
  【译文】
涉足世俗浅显的人,沾染社会不良的习气也相对较少;随着阅历世事的深入,心中的城府和计谋也会随之加深。故此作为正人君子,与其老谋深算,精于世故,倒不如保持淳朴、诚实的本性;与其谨小慎微而委曲求全,莫不如豁然大度以保持纯真的天性。
  ……

作者简介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