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111254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111254454 ; 978-7-111-25445-4

本书特色

相信《发现商业模式》是你真正了解商业模式的开始。但我更愿意看到,这是你创造更好商业模式的开始。 说到商业模式,人们自然会想起管理大师德鲁克的那句名言: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虽然我没找到这句话出自德鲁克的哪篇文章,但很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在2006年年底创办《创富志》杂志时,我就把这本杂志定位为“关于商业模式的杂志”。 然而从此,我就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商业模式? 答案很多,哪个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帮助企业家“创造”商业模式。这才是问题的重点,相信也是这《发现商业模式》出现在您面前的原因。 我*赞同的答案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而这个答案,就是《发现商业模式》的作者朱武祥和魏炜两位教授首先提出来的。 我一直很惊奇,朱、魏两位教授何以会想出这个结论。而我对这一答案的理解,也随着对更多实际案例的消化而逐渐深入。 顾名思义,商业自古以来就体现为一系列的“交易”,商业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关于交易的结构”。但创造商业模式的思维,却要从“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开始。 创造商业模式,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不断思考谁是你的“利益相关者”;二是要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有什么价值可以交换”;三是要设计共赢的“交易结构”。 朱、魏两位教授可以抓住要害,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我想是因为他们较大的乐趣就是和企业家面对面地讨论商业模式。 自从相识,我就沉浸在他们迸发出的巨大热情之中。这些年课上课下,他们都在谈论商业模式,习惯从商业模式角度看问题。+7他们的学问来自于实际,而他们的热情则在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似乎是互联网使谈论“商业模式”成为时尚。它造就了这个剧变的时代,使不同地域的企业,低成本联系起来,各展所长。使得参与交易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并且都有机会获得满意的利益。 然而剧变,已经影响到每一个“传统”行业。 因为一旦用“商业模式”的思维来看待生意,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归纳在一个“行业”当中,甚至摆脱了公司、企业这些形式的束缚。你需要的,就是构建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所以,谁能创造全新的“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谁就更容易成功。这就是“商业模式”在这个时代*独特的魅力。 那么如何构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呢?抓住这一核心精神,“商业模式”的各个要素便依次展现开来: 你的“定位”是什么?建立什么样的“业务系统”?选择哪种“盈利模式”?需要哪些“关键资源能力”?构成怎样的“自由现金流结构”? 沿着这个思路,你会自觉地抓住一种创造“商业模式”的力量。在曾经出版的《创富志》杂志中,我们首先介绍了这一独创的思想,并称之为“魏朱商业模式模型”。

内容简介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主题,但并不是只要有技术创新就可以高枕无忧、傲视群雄、独步全球。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创新,一类是商业模式创新。针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日益重要性,作者基于两年多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介绍了商业模式,结合现实商业环境中的大量企业案例,提出商业模式的一整套概念体系,以便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辨识和解构商业模式。

目录

内容简介
推荐序
前言
上篇 透视商业模式
 第1章 透视商业模式
  1.1 再看施乐与佳能
  1.2 雀巢的蒸馏咖啡
  1.3 什么是商业模式
  1.4 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有什么不同
  1.5 本书采用的图例说明
 第2章 定位
  2.1 企业可以怎样定位
  2.2 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力:从飞马旅行社说起
  2.3 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如家
  2.4 制造大国的软件需求是什么:东软
  2.5 改变你的位置:卡地纳健康医院
  2.6 重新定位你的客户:挪宝中央空调
  2.7 定位的角色
 第3章 业务系统
  3.1 什么是业务系统
  3.2 飞格达:合作还是竞争
  3.3 源美租赁:投资少、风险低、收益高的业务系统
  3.4 深发展:农村包围城市
  3.5 高通:从技术到标准的业务系统演化
  3.6 利丰贸易:内外兼修
  3.7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业务系统
 第4章 关键资源能力
  4.1 什么是关键资源能力
  4.2 福记:集中的能力
  4.3 Under Armour:设计和营销成就品牌
  4.4 如家:连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4.5 游戏机:任天堂、索尼和微软的三国演义
  4.6 天朗:借船出海
  4.7 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力
 第5章 盈利模式
  5.1 什么是盈利模式
  5.2 构建好的盈利模式
  5.3 利乐:享受竞争背后的整个市场
  5.4 花样年物业管理公司:专业化经营,多样化盈利
  5.5 怡亚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5.6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建奥运盈利模式
 第6章 自由现金流结构与企业价值
  6.1 投资价值与自由现金流
  6.2 商业模式、自由现金流与企业价值
  6.3 北汽福田:有效利用资产杠杆,整合存量有效资产
  6.4 Borders与Amazon自由现金流结构比较
  6.5 万豪酒店:轻重资产及其现金流分拆
 附录6A 全部资本自由现金流和股权资本自由现金流计算实例
下篇 发现商业模式
 第7章 家居整体服务提供商:居泰隆
 第8章 风电产业价值链组织者:金风科技
 第9章 动漫产业链的打造者:宏梦
 第10章 透视中国线缆业的商业模式
 第11章 举重若轻:普洛斯和AMB
 第12章 做一个轻服装企业:美特斯·邦威
后记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透视商业模式
  1.1 再看施乐与佳能
  1.1.1 施乐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商业复印市场上有两种成熟的复印技术,一种叫光影湿法,另一种叫热干法。这两种复印方法产生的复印品的质量都很低,例如总是把复印品弄得很脏,平均每台复印机每天只能复印15~20张复印件,复印件也不能持久保存,等等。当时复印机厂家盛行的做法是采用“剃须刀一刀片”模式:对复印机设备用成本加上一个适当的价格卖出,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而对配件和耗材则单独收费,并且通常会在其成本之上加高价以获取高额利润。当时典型的办公用复印机的售价为300美元,而市场上90%的复印机每个月的复印量都少于100张。
后来有一个叫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的人发明出了一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令人惊奇的复印新技术,这项被叫做“静电复印术”的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静电把色粉印在纸上。用这种技术复印出来的复印件是干的,而且页面既干净又整洁,复印的速度也非常快,每天可以达到数千张,远远高于当时采用前两种技术的复印机。卡尔森找到了当时Haloid公司的总裁乔•威尔逊(Joe Wilson),并希望他能够将这项技术商业化。威尔逊认为这种新技术在办公复印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价值和远大的发展前景,于是两人一起发明了一台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复印的样机。但后来发现虽然每张复印件的可变成本与其他技术生产的复印件的可变成本(配件成本、耗材成本等)可以保持相同,但每台复印机的生产成本却高达2 000美元!如何才能让客户为这种全新但高质量的技术支付这么贵的复印机价格呢?
 ……

作者简介

魏炜,男,1965年12月出生,湖南宁乡人。199眸在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土学位。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组织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现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实践家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长圆新材料股份公司、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居泰隆科贸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公司等多家上市/非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主持参与过40余个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在《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决策》《创富志》等国内学术和财经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已经出版论著:《管理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设计》《现代企业管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