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0886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2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121088650 ; 978-7-121-08865-0

本书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是周占文编写的,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教材,本书因其准确的定位及鲜明的特色,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曾多次修订重印。根据教学需要,本书进行了第3版的修订,其特色表现在:
  满足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需要,对内容进行得当的凝炼与选择,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结构与框架的介绍。
  准确地立足与定位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实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层次,注重基础内容的介绍与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章章尾的案例讨论均来自身边的工作场景,使学生易子接受。

目录

**章 绪论
 **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二章 组织及组织设计
 **节 组织的概念任务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组织设计
 第三节 组织类型及其选择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三章 岗位研究
 **节 岗位研究概述
 第二节 岗位调查分析与设计
 第三节 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四章 劳动条件管理
 **节 劳动时间和空间管理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和疲劳管理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五章 人力资源计划
 **节 人力资源计划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及其综合平衡
 第三节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六章 员工的招聘
 **节 员工招聘概述
 第二节 员工招聘的程序
 第三节 招聘测试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七章 员工的培训
 **节 员工培训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员工培训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 员工的职业生涯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八章 员工的使用
 **节 员工的使用
 第二节 员工的调整
 第三节 员工的流动
 思考题
 实习实训题
 案例及讨论题
第九章 员工的绩效评估
第十章 员工的报酬
第十一章 员工的心理关怀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协调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组织及组织设计
  **节 组织的概念任务地位和作用
  一、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和静态的社会实体单位的统一。具体地说,包含四个要点:
·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就是把人、财、物和信息,在一定时问和空问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配合的过程,其主要对象是人。
·相对静态的社会实体,就是把动态组织活动过程中合理有效的配合关系相对固定下来所形成的组织结构模式,其主体是人。
·组织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的统一。
组织是人们实现特定目标的需要。为了实现预定目标,人们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这就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当单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达到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只能依赖组织起来的集体。组织的任务就是将分散的个人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组织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一定的体制。体制是实体和运行制度的总称。凡是正式组织都包括“体”和“制”两方面的内容。要完成某项任务,必须有组织实体,即由人构成的机构,例如企业的各种车间、科室、班组等。为使人们协同动作而形成集体力量,就必须规定机构之间、人员之间的相互责任、权利关系以及协作方式,这就是“制”。
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提供实施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蓝图,而组织则提供实施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组织既包括通过对人员之间的分工、确定协作及权力关系,建立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动,又包括建立由人、工具、场地、原料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即人一机系统)的活动。但是,通常人们把建立人一机系统的活动专门称之为工业工程,而把企业组织的研究领域定义在社会经济系统这一范围之内。因此,企业组织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及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规定企业成员间正式的社会经济关系,以便有效达成企业目标的一系列的活动和结果。
  ……

作者简介

周占文,太原大学管理系教授。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的实务操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主编、参编了《新编企业管理学》、《新编劳动定额定员学》等教材和工具书十余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